今日的五臺山驢友遇難事故震動了戶外圈兒,由於大雪迷路,三名驢友失聯,造成兩死一傷的惡性事故,究其原因是因為裝備不足失溫導致的,此條新聞也被各大門戶爭相報導,由此冬季服裝的保暖性能也由舒適提升到了關乎生命的高度。
在祖國的北方冬季氣溫經常在-20℃一下,-30℃也不鮮見。這種環境下通常要一件厚一點的羽絨服才能過冬,但羽絨服外形臃腫,並且很怕水,落在身上的冰雪融化之後,它就不保暖了。所以羽絨服只適合出街,並不適合戶外活動。
感謝太火鳥科技給的這次機會,這款fooxmet風謎智能溫控發熱外套4.0版可以通過電加熱的方式來給自身供暖,並且有抗風防水的功能。它規避了羽絨服臃腫的外觀,顯得幹練利索,是一款很適合戶外活動的保暖服裝。
這款自發熱外套的裡料是生蠔科技棉填充物,是一種海產品回收物製成的纖維以及微量納米金屬,導熱性低於羊毛,自然保暖性能也會高於羊毛,同時也很環保。
這是一款經過4代改進的產品,是通過碳納米管加熱處於口袋和後背的3片加熱片,來提升溫度抵抗寒冷的,屬於主動保暖,相比靠體溫的被動保暖來說,會感覺更加溫暖。
前胸有3D的光學變色圖標,除了炫酷之外具有一定的反光效果,在夜間的馬路邊行走可以被司機看到,有提示作用,另外在野外也容易被同伴發現。
圖標旁邊就是溫控按鈕,按鈕的尺寸很大,帶著手套也能正常操作。溫控有中央處理器晶片,有強、中、弱三擋可以調節,分別對應40℃、46℃、53℃,同時按鍵邊緣會有白色、橘黃色、紅色的光圈顯示,除了提示效果也很漂亮。
拉鏈是直通的,可以拉到下巴處,沒有鑽風的處所。拉鏈外面的防風門襟有魔術貼,開合方便,不用像紐扣那麼費力。
帽子很厚實,與衣服連為一體,也沒有鑽風的地方,帽口有快速束緊裝置。袖口有針織的防風手套,冷風不會由此灌入,袖口外側有魔術貼束緊。
外套很有意思,在裝充電寶的口袋上面有一塊縫製的說明書,詳細介紹了溫控發熱的使用方法。
拉鏈柄上面有一個裝飾用的小指南針,可以拆卸下來。發熱裝置有安全防護設計,當遇到故障、電流異常、溫度超過60度時都會自動斷電。 同時它是遠紅外原理髮熱原理,無論是發熱片還是控制器都沒有輻射源。
它的外形要比羽絨服利落的多,顯得很乾練。黑不是很黑,白也不是很白,但搭配起來顯得很有活力,配色顯得時尚。
它的裡料是蓄熱的高科技裡布,能夠反射體溫,防止熱量散失。
裡面的口袋是不對稱設計,左側是一個插兜,可以裝錢包、證件等東西。裡面的黃色小包塞了一塊眼鏡布,冬季來到室外,眼鏡馬上就會上霜,這塊眼鏡布就很貼心了。
右側在裝充電寶的口袋上面,有一個較小的口袋用來裝耳機盒,耳機盒就不會和鑰匙等雜物混在一起,避免了劃傷,外套的下面也有和帽子一致的快速束緊。
放充電寶的口袋很大,能容納大容量移動電源。口袋裡面有一個USB插頭,通過導線與控制器連接,插入充電寶之後,隨手即可放在口袋裡面。
衣服裡面還縫製了背帶,當天氣轉暖之後,外套脫下來就掛在後背,不用拿手拎著,十分方便。
外套的面料緻密,有一定的防水效果。在野外遭遇雨雪時,衣服不會被打溼,同時也因為面料緻密,還具有一定的耐劃抗刮的性能。
12月的中旬的清晨,黑龍江的氣溫基本能達到-20℃,是一種透骨的冷,穿多厚的衣服也不會閒多的。
我在裡面只穿了一件衛衣,在衛衣與外套之間,溫度為-10℃左右,也是感覺冰涼的,時不時會打冷戰。
插上充電寶,開啟了最高檔的加熱。後背很快就會感覺到熱量,隨後兩個口袋的部位也有了溫暖的感覺,速度很快。
一共在戶外活動了5個小時左右,沒有感覺到寒冷,一直在高加熱檔位,10000毫安的電源寶,電量從99%降到了17%,還是比較省電的,搭配·一塊大容量充電寶足夠在戶外的活動時間了。
外套各處束緊之後沒有鑽風處所,外套與衛衣之間的溫度也上升到了5℃,明顯感覺到了溫暖。在-20℃的氣溫下。這款外套搭配一件衛衣就可以抵抗寒冷。
由於經常外出採風,會不知不覺進入無人的野地,遭遇狂風或者雨雪的時候,是沒有救援的,此時不僅是失溫生病的問題,還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有了這款
風謎智能溫控發熱外套 4.0版,可以防風抗雨雪,比羽絨服更加適合。此外它的配色時尚,也很適合出街,最後的優缺點總結~~
優點:
a、帽子是連體,各處都有束緊、密不透風。
b、發熱快、續航久,搭配一塊大容量充電寶可滿足戶外活動時間。
c、可整件水洗。
d、防風性能好,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缺點:
a、背帶不可拆卸,影響舒適性。
b、USB插頭無金屬外殼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