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假期能安心出行嗎?】倒計時!元旦、春節假期即將到來,不少人已經按捺不住假期出行的心情了,但在新冠疫情還未結束的情況下,假期出行安全嗎?要注意什麼呢?
12月以來,四川、黑龍江等地接連出現新增本土病例,引發社會關注。時至年末,元旦春節將至,人員流動增加,民眾最關心的話題就是:假期我們能安心出行嗎?
湖南省疾控中心專家表示,關於個人防護,建議廣大民眾在冬季繼續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這些良好的衛生習慣,要關注交通、旅遊等信息,注意錯峰出行。尤其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儘量避免前往人員集中的密集場所,出現可疑症狀後,一定要佩戴口罩,並及時就近就醫。
出行時要注意以下七個方面:
保持警惕,謹慎出行。患有慢性疾病、60歲以上老人,出發前建議聽取專業醫生的健康狀況評價,慢性病發展或罹患其他急性疾病的一定要避免前往疫情發生地。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應該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做好防護物品準備,按照停留時間、旅行地衛生設施狀況等,準備適量的口罩、免洗手消毒劑等。
避免扎堆,錯峰出遊。避開熱門景點或景點的尖峰時段,避免在密閉空間內開展娛樂項目,並提前聯繫景區,了解當地防控政策。國內旅行可首先查閱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了解旅遊目的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及旅遊建議。同時可撥打當地12320衛生健康諮詢熱線詢問當地防控建議。國際旅行可查閱世界衛生組織網站、海關總署網站或目的地國家的官方網站,了解目的地的疫情發生情況。不建議前往當前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
注意衛生,做好防護。不參加聚會及大規模聚餐,不到人員密集的地方或者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正確佩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多喝水,注意呼吸道禮儀。
文明出行,遵守規定。如果乘坐飛機、火車等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和乘務人員的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乘坐交通工具時候,儘量減少飲食。
配合檢查,保持間距。自覺配合旅遊目的地和景區體溫測量工作,有序排隊,保持人際距離。自覺佩戴好口罩和主動出示健康碼,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呼籲每個公民都要遵守當地的防護指引,按照防護指引去做,今天麻煩一點,繁瑣一些,增加了一些臨時性的「負擔」,但是可以確保自身的安全和一方民眾的安全。
公勺公筷,間隔用餐。普通就餐建議選擇衛生條件好的餐廳,就餐前要做好預約。景區內建議首選外帶食品,如需餐廳用餐,建議間隔落座或同側用餐,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衛生入住,開窗通風。住宿應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賓館,入住後要開窗通風。建議採用非現金支付消費,減少接觸,降低感染病菌的風險。
假期出遊,安全先行;健康過節,美好相伴。專家表示,希望大家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時,能夠承擔起安全出行、助力防疫、保護自身與他人安全和健康的社會責任,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
時間進入12月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繼續走低,同時中國本土多地出現了零星疫情。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山東膠州、四川成都、內蒙古滿洲裡、黑龍江東寧、綏芬河、新疆吐魯番,這6個地方先後出現了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這其中,東寧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防控工作指揮部還在12日發布通報,13日0時起實行嚴格交通管制,人員車輛不準離開本地。
眼下,元旦、春節雙節臨近,伴隨的還有人流、物流增加,國內疫情防控究竟面臨怎樣的形勢?對此,近期多位權威專家已經給出研判。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提醒公眾,曾經發生過疫情的地方,在冬季再次發生疫情的概率比其他地方大。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地方不會發生疫情,所有涉及到境外人、物進入的地方,都有可能發生疫情。
他強調,入冬以後,境外絕大多數國家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幅度上升,感染的人數和汙染的物品在增加。對於國內防輸入,防人、防物兩個方面,都增加了壓力。在這樣的全球背景下,中國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屬於常態化防控當中的一個正常現象。
而對於春節期間的疫情傳播風險,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分析稱,在今年國慶期間,也曾遇到過大規模的人員流動,算是做過一次壓力測試,事實證明,只要防控措施得當,風險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但專家強調,春節的情況有所不同,一方面,春運期間的人口流動規模要比國慶長假大得多,另一方面,冬季氣溫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再加上民眾過節會走親訪友,較大規模的室內聚集也都會增加新冠疫情傳播的風險,所以春節期間的疫情防控風險肯定會增大。
曾光認為,雖然春節期間人員大流動,但只要人群中沒有感染者,就不會發生傳播範圍較廣的重大疫情。從這個角度上講,春節期間大家回家過年是沒問題的。但今年過春節肯定還是不鼓勵互相串門,或大規模的室內聚集。
事實上,為了應對冬春季的疫情傳播風險,衛生健康部門已經嚴陣以待。
本月初,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吳良有介紹稱,近期,國家衛健委對全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組建了國家防控專家隊,開展了在線培訓和實戰演練,目前全國累計有295萬人參加了培訓。針對局部地區的聚集性疫情,國家衛健委也第一時間派出國家級專家組,指導做好疫情處置。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還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大概建設完成了發熱門診7000多個。
另外,近日,國家衛健委還印發了《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設置的通知》。
上述《通知》中已經明確要求在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發熱診室。發熱診室應當嚴格實行首診負責制,不得拒診、拒收發熱患者。所有到發熱診室就診的患者,必須登記有效身份信息或掃「健康碼」。
此外,依照要求,基層醫療機構需對全部發熱患者進行核酸檢測和血常規檢查,不具備檢測能力的,需通過與其他醫療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的方式為發熱患者提供檢測服務。
兩節期間,特別是春運開啟後,人員流動將會明顯增加。如何減少春運期間的疫情傳播風險,做好「人物同防」是鐵路、民航等部門的重點工作。
例如,國鐵集團此前已表示,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通過鐵路傳播的風險,鐵路部門採取了加強站車防控、落實通風消毒措施、加強站車工作人員管理、強化應急處置等多方面措施。
另外,鐵路部門還會堅持落實冷鏈食品等貨物查驗制度,按照地方政府防控部門要求,配合做好核酸檢測抽檢,加強貨物運輸疫情防控工作;對裝載車輛、貨位、貨櫃等重點部位進行消毒,提高消毒效果,並做好記錄,等等。
民航局則表示,將參照往年安排,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成立春運工作領導機構,制定保障方案,在疫情防控、安全運行、運力保障、航班正常和旅客服務等方面,切實加強對春運工作的組織領導。
此外,早前民航局還修訂出臺了第六版《運輸航空公司、運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在新版的指南中,同時增加了貨運航班防疫風險等級和防控要求,增加冷鏈、貨運、行李等航空物流關鍵環節的預防消毒工作和貨運人員、行李人員等關鍵崗位的防護要求。
對於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假期,專家們有哪些疫情防控的建議?
曾光表示,首先,大家在春節返鄉的過程中要做好個人防護,比如坐火車、飛機時要全程佩戴好口罩,如果發現鄰座的人沒戴口罩,也要提醒他戴好口罩;在車上要講究個人衛生,打噴嚏時要捂住口鼻,如果發現體溫偏高的情況要及時上報;現在車站、機場,火車、飛機上都有消毒液,要勤洗手。
其次,回到家鄉過春節期間要儘量避免去室內人多的密閉空間,減少走親訪友和人數較多的聚集。
此外,冬季也是流感和肺炎的高發期,曾光建議可以先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因為一旦感染了流感或肺炎,身體抵抗力就會下降,也不利於對新冠肺炎的抵抗。如果在春節前新冠肺炎疫苗能夠出來,大家也可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而對於65歲以上且患有基礎慢性病的老齡人群,曾光不建議春節期間長途勞累奔波,留在當地過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這個人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救治難度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