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社保掛靠在企業單位的名下,那麼通過企業單位來繳納自己的個人社保,這種情況下實際上和這個掛靠企業單位之間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完全的全日制勞動合同,而是一種虛擬的勞動合同關係,所以說是不能夠算作有工作單位的。
當然掛靠單位來繳納社保的情形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常見的,因為一方面可以保證自己在長期居住地實現社保的繳納,因為有的人可能自己的長期居住地和戶籍所在地並不是屬於同一地區,所以說通過掛靠企業單位來交費的方式,可以讓自己實現社保的正常交費,並且可以享受到當地醫保的報銷待遇,所以對自己來說是有一定的好處和作用的。
按同時掛靠企業單位交費,因為建立的是虛擬的勞動合同關係,所以說企業單位不承擔員工個人社保的繳費,那麼員工個人社保的繳費和企業單位,所承擔的社保交費都應該一併由員工本人來自行承擔,相對來說自己所承擔的社保繳費壓力會更高一些,很有可能還需要交納一筆掛靠費。
那麼一般情況下,對於沒有工作單位的個人,我們可以選擇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進行交費,因為畢竟靈活就業的形式來交費的話,那麼自己所承擔的繳費水平和繳費比例相對來說都是比較低的,比如說職工養老保險的交費比例只有20%就可以了,那麼職工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僅僅只有2%四就可以了,所以說二者相加不會超過24%,再加上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大類保險,靈活就業人員是無需來參保的。
可以選擇靈活就業的形式交費,自己所承擔的繳費壓力相對來說要小很多,但是往往他很多人自己的長期居住地和戶籍所在地不是同一個地區,所以就沒有辦法來形成靈活就業的方式來參保繳費的,因為畢竟參加靈活就業形勢的繳費必須是在自己的戶籍所在地才能夠建立相應的繳費,才能夠依法交納相應的費用,所以說只能夠選擇掛靠企業的方式來進行參保繳費,這樣的話就可以實現本地區繳納社保待遇的情形了。
當然這種情況下實際上並不是屬於企業的在職職工,而是一種虛擬勞動合同,雖然說他並不是完全符合規定,但實際上有很多人員確實也是這樣做的,尤其是一些人力資源代理公司,他們最主要的一個業務就是代理社保的交費,所以說通過這樣的情形來交費是完全可以的,但只不過就是自己所承受的非壓力相對來說是比較大的,因為你既要承擔自己個人繳費的部分,也要承擔單位所承擔的繳費部分,還需要承擔掛靠費的費用,相對來說自己的交費壓力是比較大,所以能夠承受這樣的一個繳費壓力是一個前提條件所在。
感謝閱讀,每天講講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