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一天上託班不哭也不鬧,因為我早就陪他做好了準備

2020-08-23 北方妞

兒子嘟嘟已經三歲兩個月了,40天以後就要上幼兒園。

跟全家商量過後,我把他送去了託班,先託半天,早上八點半送到,等他吃好午飯再接回來。

送去託班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9月就要上幼兒園了,讓他有個過渡。之前嘟嘟上的都是親子課,媽媽會跟他一起進課堂,課程都不超過一小時。上幼兒園他就要獨立面對新環境和新朋友,吃睡玩都是一個人完成,還要面臨跟老師、小朋友之間的社交問題。這對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跨越。所以託班先託半天,做個過渡。

二是鍛鍊自理能力。三歲多了,我相信他是可以自己吃飯、自己整理玩具、自己小便好提褲子。但是,日常跟爺爺奶奶一起,隔輩親,老人家替他把事情都做好了,吃飯靠餵、玩具想玩什麼擺一地、要小便了有人會把小馬桶拿到他身邊……我想他需要空間來展現自己的能力。

愉快地出發

昨天是送去託班第一天。中午我收到老師的消息,說奶奶已經把嘟嘟接走了,嘟嘟今天表現不錯,讓我回家後給他些鼓勵。

老母親甚是欣慰。

這是嘟嘟第一次離開熟悉的親人、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他第一天的表現比較平靜,我並不意外。因為我已經提前做好了我能做的一切,做好了鋪墊。

老師的反饋

給他充足的安全感,幫助他長成了一個內心有愛的孩子。

給孩子陪伴。我們一直很重視對他的陪伴,特別是爸爸媽媽的陪伴,在家做遊戲、做手工、講故事、讀繪本,一起去戶外玩耍、去上早教課……陪伴時間充足,而且形式多樣。不敢說每一次都是高效陪伴,但絕不敷衍,三年多來給他營造了一個輕鬆、快樂的成長環境。

引導孩子表達。曾經他也有通過地上打滾、哭鬧來達成目的的經歷,我一直引導、鼓勵他,想要什麼東西、有什麼想法要說出來,說出來爸爸媽媽才會考慮滿足他。加上日常生活中頻繁的語言交流,嘟嘟善於表達、敢於表達。現在他不僅可以完整清晰地說句子,還會表達感情「嘟嘟今天玩得很高興」「嘟嘟不希望媽媽去上班,看不到媽媽嘟嘟會傷心」。

正視孩子需求。對於三歲甚至更小的孩子,他的需求大多是陪吃陪玩,不是原則性的問題,我們一般都會滿足他。但也碰到過玩電器、動手打人這樣的行為,我也會嚴厲禁止並告訴他原因。但無論是否滿足孩子的需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及時給予孩子積極的回應。

提前做了入園的動員工作。

提前一年,我就閱讀了關於孩子入園方面的書籍。隨後就有意無意地給他介紹幼兒園的好處,比如有好玩的玩具、有很多小朋友,有老師帶著做遊戲等,引起他對幼兒園的好奇和嚮往。路過幼兒園,也會跟他講他會到這裡來上學,還會給他聽兒歌,比如「爸爸媽媽去上班,嘟嘟去幼兒園,也不哭也不鬧,叫聲老師早」,強化上幼兒園的概念。


精心挑選了適合的幼託機構。

我本著三個原則給他選了幼託機構:首先是機構和老師資質健全、場所安全衛生;其次是離家近,便於接送;還有一個加分的條件,就是要選的機構裡最好有孩子熟悉的小朋友。

所以,我選了離小區門口只有二三百米、嘟嘟認識的兩個小朋友也報名了的一家教育機構。並且在正式給他報名前,先帶他去進行了參觀。

我們去參觀的時候,教室裡小朋友們正在玩雪花片,教室一角還堆著一些其他的玩具。雪花片和其他幾種嘟嘟沒有玩過的玩具引起了他強烈的興趣。

有的孩子進入新環境可能因為新鮮感、前幾天表現好,新鮮感過了之後會產生抗拒情緒。所以,接下來我還要繼續努力,穩定住他的表現。

加強跟老師的聯繫。由於託班老師的工作時間跟我工作時間基本一致,我較少有機會當面溝通。今天我通過微信,建議老師每天抽空把嘟嘟當天的表現給我一個反饋,包括遊戲、運動、吃飯、跟小朋友交往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有欠缺,需要家長一起配合做些什麼。通過老師的反饋和跟老師的配合,一起守護孩子心中嚮往幼兒園生活的小苗苗。

鼓勵、引導他分享託班感受。每天都問問他在託班的經歷和感受,比如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吃了什麼好吃的飯菜水果、班上的同學叫什麼名字等,一方面從孩子的角度了解信息,另一方面通過引導強化他的積極感受,讓他覺得去託班是一件開心的事。

讀繪本,強化行為。孩子第一次參與集體生活,很多方面爸媽不一定全都能想到。我準備再入手一些入園準備方面的繪本,幫他更加了解幼兒園生活、更加適應幼兒園、愛上幼兒園。還有很重要的方面是陪他一起了解在幼兒園可能碰到的問題,比如被別的小朋友搶玩具這樣的問題,連我自己都沒有很好的建議給他,需要藉助繪本、一起學習。

作息時間調整。目前託班暫時只託半天,早上時間就已經很緊張了。以後入園午睡環節也是一個大問題。要有意識地調整一下作息,爭取做到十點前睡、七點起床。

很多家長不放心孩子,怕孩子去託班、去幼兒園不適應、會哭鬧。其實,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我們家長應該做的是充分信任老師並放手讓孩子成長,相信孩子會帶給我們驚喜!


❥ 我是北方妞,一個熱愛生活的職場寶媽,你願意跟我一起感受更好的生活、遇見更好的自己嗎?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用上託班過渡嗎?做好入園準備工作不用非得上
    不過在孩子上託班的這段時間,她們班裡有倆孩子中途進班,聽老師說起來是為了過渡一下的,小班要轉去別的幼兒園,在這裡過渡一下是為了防止孩子直接去幼兒園不適應。這不是必須的,不過上託班也有好處:1、如果孩子平時沒人帶的話,孩子到2周歲的時候就可以上託班,能夠減輕雙職工家庭的沒人看孩子的負擔;2、孩子上託班,能夠早早的適應幼兒園生活,雖然老師主要還是帶著孩子玩,但是在作息上、生活上和平時都是有規律的,有老師帶著做遊戲、唱歌、跳舞等,孩子們能夠學到一些知識,也會更開心。
  • 3歲寶寶初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半年後退學,奶奶提起就落淚
    有一個媽媽就突然冒出一句:孩子哭出來是正常的,不哭未必是好事,才更需要擔心。這位媽媽說,她家大寶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倒是不哭不鬧,但是上幼兒園後又開始尿褲子,本來已經不尿褲子了,不僅經常尿褲子,而且三天兩頭生病,上了半年幼兒園,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生病,後來不得已退園了。
  • 3歲寶寶初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半年後退學,奶奶提起就落淚
    有一個媽媽就突然冒出一句:孩子哭出來是正常的,不哭未必是好事,才更需要擔心。這位媽媽說,她家大寶剛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倒是不哭不鬧,但是上幼兒園後又開始尿褲子,本來已經不尿褲子了,不僅經常尿褲子,而且三天兩頭生病,上了半年幼兒園,幾乎有一半的時間在生病,後來不得已退園了。在退園的時候,孩子老師說孩子在幼兒園沒有講過一句話。
  • 資深幼師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當初我家大寶上幼兒園時就是這樣,我在外面擔心她在我離開之後也會哭,還特意打電話問了老師,沒想到老師說:「嘟嘟特別乖,沒哭沒鬧正和一個小女孩玩娃娃呢!」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之後我和老師也成為了好朋友,大寶畢業後我們也常聯繫。作為在幼兒園中做了8年幼師的資深幼師,老師曾經跟我說過,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背後的家庭都是有共同點的。
  • 孩子入園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才能讓寶寶不哭不鬧,愛上幼兒園
    黃惠和老公工作特別忙,兒子出生不久,就把孩子放在鄉下姑姑帶。轉眼,孩子3歲了,孩子也該上幼兒園了。於是黃惠將孩子接回城裡。剛開始第一天,孩子顯得很乖,沒有哭鬧。黃恵心裡偷偷地樂,這孩子在農村一住就是2~3年,看來他不認生,上幼兒園不成問題。可是沒高興太久。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師發現問題了,孩子一直在哭喊要回家,不吃飯也不睡覺,連水都不喝。第三天,黃慧送孩子上幼兒園。
  • 資深幼師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來自這3種家庭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說起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我真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第一次帶孩子上幼兒園的那個場面!還沒等進樓,就能聽見各種撕心裂肺的哭聲,那可真是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啊!進入幼兒園,就能看到有抱著父母哭的,有在地上打滾哭的,還有一邊哭一邊拽著家長要走的,場面著實很轟動。
  • 2歲左右的孩子是否能上託班?父母要綜合考量孩子和託班的這三點
    關於2歲的孩子是否該上託班,有一位全職媽媽給動媽後臺留言:動媽,可以幫我拿個主意麼?我家孩子現在2歲多點,每天都要拽著我和他各種玩。但是我怎麼配合他,他都玩得不盡興。在路上看到同齡小朋友就想和人家玩,但是還不好意思主動上前,我需要給他找個託班麼?
  • 聽說你曾奢望孩子不哭不鬧上幼兒園?
    我,一名全職媽媽,終於熬出頭啦!孩子終於要去上幼兒園了。我的心啊,砰砰砰地跳!緊張嗎?一點都不緊張,我是開心啊!畢竟她媽媽我很早開始就為上幼兒園這件事準備著了。1.讓孩子學會自己吃飯因為我以前是幼師的緣故,我見過很多3歲了還要家長在家餵飯,上了幼兒園吃飯也很慢的孩子。
  • 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淡定娃」,多來自於這4種家庭
    每年幼兒園小班的門口都會上演一場大型哭戲。幾乎每個小班裡都是一片哭聲,哭得姿勢千奇百怪不說,還有家長和孩子一起哭的。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庭,在幼兒園放聲大哭在所難免,但有細心的寶媽發現有的孩子不僅不哭,相反還十分的淡定。
  • 學會這一招,孩子可以不哭不鬧,2天就完成斷奶
    文|秘籍君表嫂也是贏了,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斷奶,沒有個十天半個月不行,但是表嫂就是很厲害,從決定給孩子斷奶到孩子真正的斷奶也就只用了2天的時間,關鍵是孩子還是不哭不鬧,自然而然自己吃飯了。但是表嫂卻謙虛的說,這不是什麼很神奇的事情,因為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孩子斷奶沒煩惱。然後她還跟大家分享了一些自己給孩子斷奶的經驗,那些想要給孩子斷奶的媽媽們,都可以試一下,學會這一招,孩子可以不哭不鬧,2天就完成斷奶。
  • 第一天上學時,「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出身於這4種家庭
    文/小熊育兒日記又是一年開學季,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各大幼兒園的門口就會在早上的時候上演一場又一場的「分別大戲」,很多上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會在門口哭著鬧著不願進去。雖然說,不願上幼兒園的孩子每年都有不少。
  • 1歲多孩子上了早託班,帶來的變化讓人驚喜
    到今天嘟嘟已經上早託整整一個月了,當初是抱著試試的心態把孩子送到了早託班,一個月過去了,老師和我都看到了孩子的可喜變化,看來送到早託班是正確的選擇。但是畢竟小,不會說話,什麼都不會說,雖然會叫爸爸媽媽,但讓叫的時候也不叫,吃飯時能用勺子把飯送到嘴裡,但是準確送到的時候不多,大多數時候還是要喂,而且大小便時不會表達。我擔心孩子在早託班得不到細緻的照顧,也擔心改變環境和離開父母傷害孩子的情感,在報名交費到正式送的半個月裡,其實心裡一直在忐忑,開始送以後,每天很多次的在手機看監控,有一次看到監控畫面裡嘟嘟在哭,我一陣心酸差點流下眼淚。
  • 想讓孩子不哭不鬧上幼兒園?試試這麼做
    萌娃心想事成: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前些天我朋友跟我說她接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兒子回家的樣子,她兒子在幼兒園裡面上小班,白天的時候雖然有些不情願去上學,但是在媽媽約定了要第一個來幼兒園接他以後,孩子還是乖乖地背起小書包,到幼兒園去了。等到了放學的時間,我朋友早早地來到了幼兒園的門口等著,拿出手機準備拍攝孩子放學的樣子,也算是一個紀念。
  • 孩子多大上託班比較合適?
    有很多家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希望孩子能在上幼兒園之前先上託班。後來因為疫情時隔4個月再上託班,我還擔心因為好長時間沒去,會不會再哭著不想去,但這次孩子卻很從容的自己進教室,跟我再見,而每次去接都要玩到最後一個走。所以我想結合我個人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上託班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更多的寶寶順利從家庭過渡到學校。
  • 新生入園,不哭的孩子不焦慮嗎
    每年9月份是幼兒園新生入園時間,而剛入園的新生大都避免不了哭鬧的情況。哭鬧讓幼兒無法正常活動,同時也會讓教師感到無力。只有解決幼兒哭鬧的問題,教師才能更好地組織日常活動。所以,新生入園期間,教師都會更多地關注哭鬧的孩子。那麼,那些看起來平靜的孩子呢?他們就不焦慮嗎?事實並非如此。我的女兒第一天入園,她在進門時很小聲地說了一句:「老師早上好!」然後進入教室洗手、吃早餐。
  • 幼教老師:這4種家庭的孩子,上幼兒園大概率不哭不鬧
    一、經常出去玩孩子上幼兒園之,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脫離了原來熟悉的家庭環境,來到陌生的校園中內心會有極大的恐慌和不適這種分離焦慮本質上是無法避免的,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提前適應,而一個家庭如果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就經常帶孩子出去玩,不管是旅遊也好,還是去別人家串門,或者是公園等與家庭環境不同的場所,只要讓孩子熟悉了經常去自己不認識的地方,那麼孩子自然就不會因為去幼兒園換了環境而感到害怕恐慌了。
  • 2歲左右的孩子要不要上託班?父母要看孩子是否滿足這三點
    我家孩子現在2歲多點,每天都要拽著我和他各種玩。但是我怎麼配合他,他都玩得不盡興。在路上看到同齡小朋友就想和人家玩,但是還不好意思主動上前,我需要給他找個託班麼?但是,他還不會說什麼,送去託班我還不放心,怎麼辦?」
  • 寶寶上幼兒園前有必要去託班提前適應嗎
    昨天看到一個鄰居發的朋友圈,說要把兩歲的女寶送去託班。今天出門碰到她,就問了一下:「孩子那麼小,送去拖班肯定要哭,你捨得嗎?」她說:「哭是肯定會哭的,沒關係,哭一哭就好了,讓她提前適應一下,以後上幼兒園會更好。」 才兩歲的孩子啊!我的寶寶只比她家的大十幾天,我去哪裡都要帶著,即使需要短暫離開,也必定有家人幫忙看護。
  • 孩子上幼兒園如何不哭不鬧,絕好方法在這
    每一年9月份前的幼兒入學,都有無數哭崩的孩子,尤其是今年,因為疫情,我女兒的幼兒園是封閉的,不讓家長送進學校了,需要孩子自己走進去,女兒現在大班,哭鬧這個問題幾乎不會發生了。說說剛進園的新生該怎麼讓他們不哭鬧呢,天知道想讓他們不哭都已經很不錯了,現在還要他們自己走進學校,分分鐘能給你跑回家。其實孩子的心情我們都理解,千萬別責怪。
  • 孩子哭鬧不上學?家長要找對背後的隱藏密碼,才能用對方法
    以前一直知道,很多孩子都有上學焦慮的情況,但現在才真正領教到,孩子為了不上學,會多麼激烈和聲嘶力竭。壹我隔壁鄰居家,有一個叫核桃的小男孩,剛3歲。早上我正準備帶閨女下樓,還在家裡,就聽到他在哭喊。就見核桃一邊哭著說要回家,一邊快速地重新按了他家所在樓層的按鈕。見電梯繼續往下降,雙手死死抱著電梯裡的廣告牌,不願鬆手,大叫我不去學校,眼淚是真的譁譁往下流。出了電梯又緊抓著大門把手,差點從他外婆身上摔下來。他外婆也沒辦法,只能硬是把他手扯下來,背著向學校的方向去,然後一路上,就聽到核桃聲嘶力竭的哭喊聲,引得路人紛紛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