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池塘生態養殖技術

2021-02-08 龜友天下

點擊題目下方 龜友天下 | 免費訂閱

諮詢龜病請 +龜友天下醫師QQ:800055915


烏龜不僅僅是我們常說的龜類,一般來說,烏龜還特指中華草龜。草龜是一種既可以飼養賞玩、又可以食用的龜種,是我國最常見的本土龜種,飼養的數量也比較大,下面介紹一下烏龜池塘生態養殖技術。

一、創造良好的烏龜所適應的池塘生態環境是養龜的一項關鍵技術

池塘選址時要求靠近水源、水質良好、環境安靜、背風向陽、空氣清新、交通和電力便利。池塘四周建有防盜、防逃牆,牆內要留有20%~30%的陸地,供烏龜棲息、運動和繁殖。牆外要有「電子滅鼠器」等防害裝置。稚龜塘可搭建防暑遮光網。水陸交界處一定要保證有斜坡淺水地段,可在水邊以25~30度傾角斜鋪水泥板以便烏龜及時爬出水面。在龜池四周的水泥板擺放半浸水式的食臺,隔水5~6釐米處投料,以適應烏龜咽水咬食的習性。食臺外隔1~1.2米處全塘搭建一圈水葫蘆帶,水葫蘆帶寬1.5米。利於烏龜攀附隱藏,曬背歇涼。食臺和水葫蘆要放穩、放好、放整齊。池塘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後,先注水50~80釐米,隔日排掉,再注水50釐米,全塘潑灑1~2克/平方米漂白粉。

二、正確選擇烏龜種苗,合理安排放養工作是養龜成功的先決條件之一

選龜一定要種質純正,防止近親繁殖,採用從良種場選購的具有優良性狀的烏龜種苗,要求龜殼完整、無傷無病、無畸形、活力強、規格整齊。一般說來放養密度8~12隻/平方米(每畝6000~8000隻)。根據水源情況,如水源充足也可放至10000隻/畝。水質調控要做到肥、活、嫩、爽。水的透明度在25~28釐米左右。稚龜放養前要降低水位至50~60釐米,塘周岸邊80釐米處要設「易返回」紗網限制烏龜的運動範圍,保持60天後可拆除,因為龜雨天順水而上之後難返回到水裡。水中150釐米設「易返回」紗網限制烏龜的運動範圍,保持20天後可拆除,解決稚龜遊泳能力弱而水域寬廣的弱點。塘坡一定要修整好,泥質塘坡不要有坑窪,注意填平;沙質塘坡可每日下午潑灑水,保持形狀,確保不塌倒埋住烏龜。放養前稚龜用20克/平方米的濃度高錳酸鉀液浸泡,水深以蓋過龜背1釐米為準。放養時待稚龜休息後,撈放在塘坡無水處,讓龜自行爬入水中,嚴禁將龜直接倒入水中引起嗆水。放養操作過程中特別注意不能讓龜在水中處於倒置狀態,一旦發現要立即將龜翻轉。

三、保持良好的水質是池塘管理的中心環節,也是養好烏龜的主要措施

1.進行龜魚混養,以魚調水,以優質水養龜。放養濾食性魚類控制浮遊生物,放養底食性魚類控制有機物,每畝水面配養鰱魚150~200尾,鱅魚80~100尾,鯽魚或本地塘蝨150~200尾。

2.經常加換新水,最好保持微流水。烏龜對水位很敏感,換水操作時注意水溫變化不能超過5℃。

3.氣溫下降時,第一年的幼龜因沒有冬眠的適應性,可直接採用簡

易棚膜採光增加溫進行冬養。通過氣泵從棚膜外向水中輸送空氣,可提高水中溶氧含量,避免配養魚浮頭。

4.經常撈出和補放水葫蘆使水質清新,撈補時避免弄翻龜,影響正常呼吸。

5.每隔10~15天潑灑生石灰或有益微生態製劑,調節和改善底質和水質。

四、給予充足和營養全面的專用飼料是促進烏龜穩定快速生長的首要條件,也是養龜成功的基礎和關鍵

飼料的選擇,最好以烏龜全價專用配合飼料為主,輔以少量鮮嫩乾淨植物性餌料。可於每日上午6~7時和下午5~6時在食臺多點投喂,應根據季節來決定投飼的時間。投餵量相當於龜體重的2%~5%。平時應儘量減少外界對龜的幹擾,應充分遵循烏龜的進食規律,做到合理、按時、足量、科學的投喂。

五、疾病預防是保證養龜順利進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確保獲取良好經濟效益的前提

長期的養殖實踐證明,堅持生態、生物防病為主,中草藥預防為輔的綜合預防措施,由於龜殼的保證作用,烏龜是極耐粗養的,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但是,由於龜排出的糞尿較毒,對烏尾有一定的腐化作用。剛孵出的稚龜其尾部與身體基本等長,隨著自然生長尾部變得越來越短,在這個過程中,注意保持水質清新,避免龜尾部變短時被細菌感染,顯得尤為重要。

六、細緻入微地做好防逃工作

要注意在場地建設過程中,應考慮到防逃的事項:池塘和水泥板的建造,轉角和接口處建成圓形,要平整,無縫隙。圍板離地面60~80釐米高。防止夜晚和雨天烏龜「疊羅漢」翻牆逃跑。平時除修補漏洞外,還應加固水泥板,更要注意大風暴雨時,特別是在晚上,嚴防水泥板倒塌。進出水口要設防逃設施,塘坡絕不允許有孔縫洞穴存在,中空的工具用完後要拿走,以防烏龜鑽入其中,易進難出。

總之,我們養殖者要知道下面幾點:

1.烏龜是半水棲龜類,雖是水中物,更要出水面呼吸空氣,到陸地上繁殖。

2.龜無殼就不成龜。由於殼重身沉,若龜在水中四足朝天,背朝水下,腹朝上之後往往難以立即翻身,易嗆水死亡。

3.常保持水質清新是養好烏龜的基本條件。實行龜魚混養,以魚調水,保證以優質水養龜。

4.根據不同生長季節使用烏龜專用配合飼料。

5.龜糞尿比較毒,對龜尾有腐化作用,應避免尾端被感染。

6.養龜要搞好「三防」(防盜、防病、防逃)工作,以防盜為主。

7.養殖烏龜成功的秘訣是一種二料三管理。這三個環節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把幾項都搞好,才能保證養龜成功。

龜友們喜歡本文就分享朋友圈吧,這是對龜友天下最大的支持。

來源:網際網路

推薦:

龜友天下商城:龜藥、龜箱、龜飼料、龜食臺、保溫設備等產品,全場正品!

http://gui999.taobao.com長按複製網址在瀏覽器中打開↑

安卓手機龜友進入360手機助手搜「龜友天下」下載APP
蘋果手機龜友點擊【閱讀原文】下載龜友天下APP

↓↓↓↓

相關焦點

  • 乳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舉辦水產生態養殖培訓會
    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又印發了《關於實施2020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五大行動」的通知》,重點部署開展生態健康養殖模式推廣等「五大行動」。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一系列政策措施,強化技術支撐,加強生態養殖體系建設,12月22日,乳山漁業技術推廣站聯合乳山老科協、山東寶來利來生物產業集團共同主辦了水產生態養殖培訓會,圍繞水產養殖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展開探討。
  • 水蛭最新養殖技術,田盛源生態農場這些技術要點需掌握
    部分水產養殖戶、蓮藕養殖戶等都在轉行投入到了水蛭養殖中,採用無土大棚養殖、土池養殖、池塘網箱養殖、城鄉庭院養殖、稻田混養、湖泊養殖、水泥池養殖、塑料泡沫養殖等等。但是水蛭是雌雄同體,異體交配,很難規模化養殖,也需要有一定的技術支持。江蘇田盛源生態農場憑藉多年的養殖經驗,以及國內外專家的指導,突破了規模化養殖技術瓶頸,成為為數不多的水蛭繁育、養殖、量產技術的企業。
  • 田盛源生態農場特色養殖 創新技術為你創業之路保駕護航
    田盛源是主營生態養殖的特色農場,主要從事水蛭養殖、青蛙養殖及種苗銷售、技術服務等,是一家現代化大型農產生產企業,目前農產面積高達300多畝,目前在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農場計劃2021年新徵地200畝,提供創新技術支持是水產養殖創業者的最佳選擇。
  • 生態養殖技術分享
    生態雞是在林場、果園、草場等生態環境下,以土雞為飼養對象,舍飼和林地、果園等放養相結合,以自由採食昆蟲、雜草為主,人工補料為輔,生產出天然優質的商品雞,產無汙染的綠色蛋。生態雞怎麼養?生態雞養殖技術。
  • 「貨櫃+生態池塘」等兩項綠色高效養殖技術榮列農業農村部2020年...
    「貨櫃+生態池塘」等兩項綠色高效養殖技術榮列農業農村部2020年十大引領性技術2020-07-23 16,以支撐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每年發布10項關於綠色增產、節本增效、生態環保、質量安全等方面的引領性技術,著力打造集成示範樣板,發揮引領作用,加快成果轉化,推動農業提質增效。
  • 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模式
    技術模式圖當前,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模式主要分為海水和淡水兩大類。海水模式包括「海水池塘蝦蟹貝魚多營養層次生態健康養殖模式」「低鹽水魚蝦多營養層次生態養殖模式」「斑節對蝦與青蟹、黃鰭鯛養殖模式」等;淡水模式包括「池塘分級序批養殖模式」「池塘種青養魚生態健康養殖模式」「華南草魚多級養殖模式」等。
  • 技術支持養殖更放心,湖北成豐黃骨魚、黑魚養殖
    湖北源福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規範化、標準化的大型養殖示範基地,大力發展新型生態立體養殖模式,大力創新人工養殖繁殖技術領域,創建了多項實用新型技術發明成果,成豐黃骨魚、黑魚養殖為促進我國水產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發展農村經濟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科技情報》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4-07-11 12:15:00   近年來,我國的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養殖環境和養殖水域的水質日趨惡化,制約著我國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並引發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問題。為此,有關漁業主管部門開始推廣水產健康養殖技術。
  • 延平爐下鎮:打造循環水生態養殖基地
    近年來,延平區爐下鎮下嵐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整合區域資源,全力做好水美文章,大力發展「生態養殖+垂釣+旅遊」產業。生態養殖+垂釣+旅遊目前,下嵐村樟林循環水生態養殖基地已成為一處休閒垂釣示範基地和旅遊觀光景點。近日,南平市老乾局組織離退休老幹部來到爐下鎮下嵐村樟林循環水生態養殖基地參觀遊覽。
  • 水產養殖收益好 綠色生態顯重要
    穀城縣農技推廣中心通過了解養殖戶們實際生產狀況後,組織水產技術人員牽線搭橋,幫助養殖戶尋找水產品經銷商及批發商,引導商品成魚有序捕撈上市。又趕上年末,傳統醃製臘魚、風乾魚的風俗習慣,當地人們知道本地魚都是按照水產技術人員指導的以綠色生態養殖模式養殖生產的「放心魚」,特別是本地十斤以上草魚口感好、味道鮮,在捕魚現場,養殖戶們看到收穫上岸的大魚及附近村莊的人們來搶購魚的情景,禁不住喜上眉梢! 農技人員聯繫水產經銷商銷售成品魚以前養殖戶們不重視綠色養殖,只重視養殖產量,銷售價位提不上來。
  • 樂農之家:網際網路養殖 開啟生態養殖共享經濟藍海
    其中開啟土地共享創新模式的樂農之家,首先提出了將實體農場共享,以「網際網路+實體農村+電子商務」為發展模式的O2O生態養殖。     這種網際網路生態養殖,不僅實現了土地共享的理念,優化農場資源,讓土地最大地輸出生產力,而且實現了養殖智慧化,將網際網路+的創新思維、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農畜牧業養殖相結合,為傳統農業的粗放式管理
  • 海鰻養殖的投餌技術,以及養殖的生態條件和繁殖方式!
    下面介紹一下海鰻養殖的投餌技術。一、海鰻養殖鰻種的投餌次數剛分養到二級池的海鰻每天投餌3次,當海鰻長到0.5克以上時,一天可投餌2次,時間是上午7時~8時、下午1時~2時。二、海鰻養殖鰻種的投飼量投飼量因溫度、水質、天氣和鰻種規格等的不同而差異較大。一般在溫度、水質、天氣良好的條件下,1克左右的鰻種日投飼率為8%~10%,3克~5克的為6%~8%,5克~10克的為5%~6%,10克~20克的為4%~5%。
  • 交流學習肉牛養殖技術
    5月8日至13日長達6天時間裡,參觀交流團隊分兩批交流學習,期間帶隊領導互動交流肉牛養殖、繁殖及飼養管理實用技術,兩個旗的技術人員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做法,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使參訓人員能夠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真正達到「學以致用、學以致富」的目的。
  • 生態無公害山豬的養殖條件有哪些?
    生態無公害山豬的養殖條件有哪些?丘陵山區養殖山豬,應在調查研究當地現狀情況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規劃,綜合政策、山地、資金、技術條件等各種資源的情況,根據 山地的空間環境條件,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統籌安排。
  • 創業選擇水蛭養殖 田盛源生態養殖場地祝你一臂之力
    做水蛭的養殖最大的難點就在於幼苗的繁育工作,還有病害的解決,幼苗在繁育過程當中很容易遇到問題,讓養殖者遭受損失,在養殖的中後期也很容易遇到病害的問題,而導致損失。既然水蛭養殖有難點,為啥投資者還要選擇?水蛭養殖確實有一定的難點,但是在強大的利潤面前,投資者也還是挺勇敢的。
  • 又到金口出蝦時 生態養殖喜豐收
    中國山東網9月29日訊 連日來,位於金口鎮的水產品養殖示範園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南美白對蝦、竹節蝦等喜獲豐收,吸引了周邊區市眾多的客商前來收購。目前,示範園內廣泛養殖對蝦、竹節蝦等品質超3萬畝,年可產600萬斤。
  • 田盛源生態農場,統一標準、統一銷售、分散養殖
    田盛源生態農場的建立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趨勢,回顧習總書記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他說:"環境就是民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國各地都要建設處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自然生態環境",所以說生態農場的建立也順應了這個理念,將從前傳統的農業養殖業與現當代的新型現代化農業技術相結合,通過建設立體化生態化的農場,從而實現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環境的良好保護。
  • 重慶開縣:池塘多元化養殖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近年來,開縣大力推廣池塘多元化生態養殖模式,建立了「魚菜共生」、「魚蚌混養」、「魚鱉混養」及「泥鰍、青蛙、蔬菜共生」等池塘多元化養殖基地,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環境效益:池水水質更好了  「池塘多元化生態養殖,是在水面種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水下混養魚、蚌、鱉等水產品。」
  • 水產養殖走上生態綠色之路
    林埭鎮治水辦工作人員倪偉力說,經過實踐,養殖尾水經過尾水收集管道到達改造的「三池兩壩」,通過使用微生物製劑來控制池塘水質富營養化,系列環節層層淨化,治理後的尾水達到相關排放標準,大大減少了水汙染。一直以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是我市經濟發展的組成部分,但由於養殖布局和產業結構不合理、局部地區養殖密度過高等,使得養殖尾水直排直放或排放不達標,破壞了水生態、水環境。
  • 發展中華鱉稻田生態養殖 闖出致富新天地—記安徽傑與祥水產養殖...
    他想到了成立水產養殖合作社,吸收村裡的老百姓加入合作社,做到統一管理,統一採購,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等。2012年,他開始發動周邊農戶一起開展水產養殖,並牽頭組建了肥西縣傑祥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與大家一起幹起甲魚養殖,帶動周邊農戶一起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