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胡玥姣 報導
由余慶執導,蔣勤勤、週遊領銜主演的懸疑劇《迷霧追蹤》於12月11日在優酷視頻播出。近日,主演蔣勤勤接受了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的專訪。
大眾網·海報新聞:《迷霧追蹤》是一懸疑犯罪題材作品,您為什麼會接這個劇?怎麼評價自己飾演的這個女刑警的角色?
蔣勤勤:這部劇是一個很好的故事,而且這樣的角色我還沒塑造過,所以想嘗試一下。我飾演的角色林雨虹是一個事業型的女性,辦案的時候很拼很敢,但是在兒子面前又會很柔軟。她面臨的情況可能是當下很多女性都會遭遇的困境,無論是對待家人的還是工作上的,是一個很真實的現代女性。我也能從她的身上看到自己以前面臨的一些問題,看前面你會覺得這個角色有些奇怪,會覺得她為什麼會這樣。但當你看完整個故事就會理解她為什麼會這樣了,對我來說是挺有挑戰性的一個角色吧。
大眾網·海報新聞:您之前大多數都演的是古裝劇,「古裝戲女神」飾演一個刑警,想必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談下新角色對您的意義?
蔣勤勤:這個角色會讓我更加理解我父親吧,因為我父親是警察,這個角色會讓我代入父親的視角,去看待很多事情。也可以說我在這個戲裡塑造了我父親,有他的影子在,可能這個影子大家也會看到,會想:啊,蔣勤勤原來還能這樣的!這個也是我自己很少見的一面,所以我跟導演溝通的時候也提出儘量讓這個角色出現時,是不太一樣的女刑警。我覺得這是一個挑戰,做得好是一個驚喜,沒做好就是一個驚嚇。我很希望這是個不同以往的角色,不同以往的表達方式。
大眾網·海報新聞:您的父親是警察,飾演女刑警是不是更有感覺一些?小的時候有沒有受父親的影響,有過長大想當警察的想法?
蔣勤勤:我會在角色中放入一些他的性格,其實他在生活中是不苟言笑的一個人,沒有太多的情緒表達。所以我飾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我會把他代入進來。
在我看來警察是一個很帥很酷很颯的職業,我很佩服和欣賞這個職業,不過我自己的話會更喜歡表演一些,所以就選擇了去考北京電影學院。
大眾網·海報新聞:《迷霧追蹤》裡面有很多動作戲,和古裝戲有很大差別,適應嗎?拍攝過程中,讓您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蔣勤勤:會有差別,這部劇其實對我來說是有些挑戰的,比如導演對這個角色的設定是語速非常快的那種,有點類似「倍速」說話,在剛開始我其實不是特別能適應,所以會出現嘴瓢的情況。很可惜我們沒有來得及去修正這個問題,我是有點完美主義的人,所以我跟導演說能不能再去完善一下這個工作,希望能儘量做到最好。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場戲這個角色被綁架之後,關於角色面臨的一些疑惑,父親的失蹤,對父親的握手言和……再說就劇透了!所以這個戲一定要從頭看到尾,你才能理解到這個人物之前為什麼會這樣,可能要到第二季的最後才會有一個解答。
大眾網·海報新聞:感覺這部劇和您挺有緣,您是重慶人,戲是在重慶拍攝的,導演餘慶是四川人,在家鄉拍戲有什麼特殊的感情嗎?
蔣勤勤:感覺在家鄉特別親切,周圍的環境、方言、飲食等等,都讓我覺得很熟悉,所以整個拍攝過程都很快樂。劇組的大家也都相處得非常好,很期待還能繼續合作。
大眾網·海報新聞:和男主角週遊是第一次合作,如何評價兩個人的合作?
蔣勤勤:他是一個非常努力的演員,戲裡面有很多追逐和相對危險的動作,他都在安全的情況下儘量自己去完成。在劇組的時候他看到我喜歡吃瓜子,直接買了一大箱給我,是個很可愛又有點憨憨的男孩子。
大眾網·海報新聞:您懷孕的時候上的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會有上親子的綜藝節目的想法嗎?介意孩子過早進入演藝圈嗎?
蔣勤勤:暫時沒有上親子節目的想法,我覺得孩子如果自己想進入娛樂圈,我們也會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會給他們意見和建議,不過他們的人生還是要他們自己決定。
大眾網·海報新聞:相對比電視劇,您近幾年出演的電影比較少,是相對刻意的會更傾向於電視劇的劇本嗎?
蔣勤勤:其實我沒有說特別傾向演哪種影視類型,主要還是看劇本和角色吧,今年我演的兩部作品(《迷霧追蹤》和《當家主母》),就是劇本和角色都很不錯的作品。
大眾網·海報新聞:您害怕女演員的「中年危機」嗎?可能不好再去繼續演偶像劇之類的,或者說在角色上的選擇越來越少,在心態上有變化嗎?
蔣勤勤:我覺得中年男演員也有危機,比如陳老師,他也苦於找不到合適的劇本和題材,苦於沒有找到打動他的角色。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沒有說特定指男演員還是女演員,最主要的是這樣的困境我可能會在自身上找問題,怎麼樣能夠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更好,在表演上能有什麼新的感悟,能否和角色融合在一起。然後把這樣的感悟拿出來,讓觀眾看到。
現在市場上給到中年女演員的戲會比較少,其實中年男演員合適的戲也不多。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問題,而且中年人遇到的問題相對更複雜和殘酷,我覺得分級的話會得到改善,我們現在的電影電視還沒有涉及到分級,所以作品會符合於普遍大眾的類型,這樣容易產生局限性,對創作者本身來說也有局限性。
大眾網·海報新聞:之前陳建斌老師上了綜藝《親愛的小課堂》做「校長」,分享教育觀念,接受孩子的差異化。那你們作為兩個孩子的父母,兩人在孩子的教育理念上有衝突嗎?發生衝突的時候誰說了算?
蔣勤勤:其實還好,我們都挺尊重孩子的自我發展的,主要是引導孩子,不會去約束和限制。偶爾也會有衝突的時候,我跟陳老師是屬於生活中溝通比較多的,都會了解對方在意的點在哪裡,這個時候就誰有道理聽誰的吧。
【來源:大眾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