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中心舉行原子力顯微鏡(SPM-9700HT)培訓

2020-12-14 西安交大新聞網

11月10日—13日,分析測試中心舉行了原子力顯微鏡(SPM-9700HT)培訓活動,約有20餘名師生參加。

10日上午,島津應用工程師在中心培訓教室對原子力顯微鏡的原理、注意事項、參數調節、應用等作了概述。下午,在上機過程中針對不同的模塊進行講解,從開機、裝針、調雷射,再到接觸模式、相位模式、動態模式、表面電勢模式、壓電模式、磁力模式、力調製模式、環境控制倉等模塊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並強調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及使用技巧。

原子力顯微鏡SPM-9700HT是島津公司推出的一款高端原子力顯微鏡,中心採購的原子力顯微鏡模塊全,功能多,從普通形貌觀察的接觸模式、動態模式到特殊觀察的表面電勢、壓電模式再到原位實驗的變溫模式、環境控制等應有具有,是一款高端科研型設備。

目前,該儀器已安裝到創新港18號輔樓分析測試中心1層18-1020,請各位師生在物聯繫統上先預約後測試,儀器運行狀態會在物聯繫統上公告,望廣大師生關注。具體事宜可聯繫該設備工程師任子君,聯繫方式:15891798619,郵箱:renzijun@xjtu.edu.cn。

相關焦點

  • 【通知公告】校分析測試中心原子力顯微鏡(AFM)開放運行通知
    校分析測試中心原子力顯微鏡(AFM)開放運行通知 校分析測試中心是我校2016年設立的校級公共分析測試平臺,是獨立建制的二級單位,現中心於2017年12月14日完成了另一套設備——原子力顯微鏡(AFM)的調試安裝,近期已面向全校開放運行
  • 島津中標應急管理部原子力顯微鏡AFM採購
    儀器信息網訊 3月23日,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原子力顯微鏡AFM採購項目中標結果出爐,島津SPM-9700HT原子力顯微鏡成功中標,中標金額為185萬元。詳情匯總如下: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SDZG-01190202項目名稱:原子力顯微鏡AFM項目聯繫人
  • 2012年布魯克原子力顯微鏡西安用戶研討會圓滿召開
    隨後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中國區應用科學家仇登利博士何龍飛博士針對布魯克最新研發的自動優化全智能掃描模式、納米尺度定量機械性能測試模式、峰值力隧道電流顯微術、AFM-Raman聯用、針尖增強拉曼、AFM快速掃描技術、生物型快速掃描原子力顯微鏡等產品和技術進行了詳細而專業的講解,這些內容將加深廣大AFM用戶對原子力顯微鏡強大功能和廣泛用途的認識,大大提高用戶在儀器使用、操作、結果分析上的熟練掌握程度。
  • 為什麼要選擇日立原子力顯微鏡,聽聽用戶怎麼說
    AFM5300E是一款環境型原子力顯微鏡,它的環境控制單元可以使樣品在大氣中、真空中、溶液中等環境中進行測量。AFM5300E還具有高低溫控制功能,可以檢測溫度對樣品表面形貌和物理特性的影響。這款儀器使用起來到底如何呢?
  • Park原子力顯微鏡完成對Molecular Vista股權投資:填補AFM化學信息...
    Molecular Vista推出全新一代的原子力顯微鏡VistaScope與紅外光誘導力顯微鏡聯用, 提供納米成像與光譜原子力顯微鏡(AFM)經過30多年的發展後,從形貌測試及其它常規功能來看已經非常成熟
  • 原子力顯微鏡的原理
    (2)利用原子吸引力的變化而產生表面輪廓為非接觸式原子力顯微鏡(non-contact AFM ),探針與試片的距離約數十個? 到數百個?。  二、原子力顯微鏡的硬體架構:  在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的系統中,可分成三個部分:力檢測部分、位置檢測部分、反饋系統。
  • ——記清華大學原子力顯微鏡設計大挑戰
    科學也可以如此好玩——記清華大學原子力顯微鏡設計大挑戰來源:中國科學報 2013-9-12 鍾華  9月6日,新學期伊始的周末下午,一場特殊的答辯會在清華大學舉行。四支由來自倫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組合而成的「國際團隊」正在向評委們介紹他們的暑期成果——一臺成本不到1000元人民幣的原子力顯微鏡。  這些來自不同教育背景的大學生與研究生,在充滿競爭與合作的環境中接受挑戰,在一個星期內設計出低成本、適用於高中學校的原子力顯微鏡。
  • 華慧高芯知識庫_材料的表徵方法——雷射共聚焦原子力顯微鏡
    雷射共聚焦原子力顯微鏡具有常規光學顯微鏡、雷射顯微鏡、原子力顯微鏡三種功能,常規光學顯微鏡和雷射顯微鏡同軸,其中雷射顯微鏡採用405nm雷射光源,平面X、Y解析度能達到120nm,可進行小尺寸的樣品測試且便於原子力測試時進行樣品定位。
  • 走進帕克(Park)原子力顯微鏡韓國總部——探尋31年AFM技術傳承...
    1985年, Gerd Binnig (IBM公司阿爾瑪登研究中心)、Christoph Gerber(IBM公司蘇黎世研究實驗室)、Calvin Quate教授(史丹福大學)共同發明了原子力顯微鏡,並共同在1986年3月的「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該成果。史丹福大學 Calvin Quate 實驗室成功發表全球首臺AFM。
  • 原子力顯微鏡的工作原理、組成和優缺點
    概念: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一種可用來研究包括絕緣體在內的固體材料表面結構的分析儀器。   原理: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簡稱AFM)利用微懸臂感受和放大懸臂上尖細探針與受測樣品原子之間的作用力,從而達到檢測的目的,具有原子級的解析度。由於原子力顯微鏡既可以觀察導體,也可以觀察非導體,從而彌補了掃描隧道顯微鏡的不足。
  • Park原子力顯微鏡完成其對Molecular Vista的股權投資
    本文轉自【美通社】;加州聖何塞2020年5月12日 /美通社/ -- 2020年4月29日,Park原子力顯微鏡宣布最終完成對美國加州聖何塞的Molecular Vista進行的股權投資。Molecular Vista作為一家AFM的生產商,該公司主要聚焦於基於光誘導力顯微鏡的納米紅外技術(IR PiFM)進行AFM紅外聯用的定量可視化研究工作,從而實現分子水平上探測和解析物質的紅外光譜特徵。 Molecular Vista推出全新一代的原子力顯微鏡VistaScope與紅外光誘導力顯微鏡聯用,提供納米成像與光譜。
  • 海茲思原子力顯微鏡——中學多學科融合教學的好幫手
    海茲思超微教學型原子力顯微鏡已經進入了全國近百所中學的納米創新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和納米STEM\創客實驗室裡使用,受到師生們的廣泛喜愛。海茲思超微教學型原子力顯微鏡,關鍵在於「超微」二字,一般的原子力顯微鏡多用於科研機構或大學,操作及其複雜,且體積碩大。而海茲思超微教學型原子力顯微鏡就特別適用於中學的教學觀察實驗,體積微型,輕便易攜,可攜帶進教室上課;且智能化程度高,易用性強,無需繁瑣的調試,可向學生提供快速、簡易的課堂演示。學生亦可輕易上手,獨自完成實驗操作,在快速成功中獲得激勵,且解析度達到科研標準。
  • 掃描探針顯微鏡 SPM 對纖維素納米纖維的形貌觀察與其長度、寬度的測量
    編輯 | steins來源 | 島津分析中心
  • 腳踏實地,國產原子力顯微鏡企業發展之路——蘇州飛時曼走訪報導
    掃描探針顯微鏡(SPM)由IBM兩位工程師在20世紀80年代初發明。SPM一經問世,就引起巨大的轟動。它的出現,使人類第一次能夠實時地觀察單個原子在物質表面的排列狀態,被國際科學界公認為表面科學和表面現象分析的一次革命。原子力顯微鏡(AFM),是SPM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員。
  • 納米磁ezAFM原子力顯微鏡走進廣州、重慶
    近日,英國納米磁原子顯微鏡中國總代理北京中顯恆業攜ezAFM精緻型原子力顯微鏡走進廣州、重慶等相關儀器銷售公司。現場展示和演講ezAFM的工作原理、目標客戶和細分市場,受到了廣大儀器渠道商的熱烈歡迎。
  • 原子力顯微鏡及其在聚合物凝聚態中的應用
    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是在1986年由掃描隧道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的發明者之一的Gerd Binnig博士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與Quate C F和Gerber C等人研製成功的一種新型的顯微鏡[1]。
  • 2017年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原子力顯微鏡武漢研討會順利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12月8日,布魯克納米表面儀器部(BNS)原子力顯微鏡武漢研討會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順利召開。會議吸引了高校、科研院所的專業人士近150人參與,此次研討會反映熱烈,大家針對原子力顯微鏡(AFM)的專業技術進行了細緻溝通和探討。
  • 布魯克發布原子力顯微鏡新品 號稱世界最快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當地時間2011年5月2日,布魯克(Bruker)發布了一款具有創新性和獨特外形的原子力顯微鏡新品——Dimension FastScanTM,該產品在不犧牲納米級解析度的前提下提高顯微鏡成像速度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韓國Park Systems工程師回訪中國原子力顯微鏡用戶
    2014年6月4號至16號,Park Systems公司廠家工程師Chris OH在天美公司應用工程師以及安裝工程師的陪同下回訪了中國華南區眾多原子力顯微鏡客戶,提供了免費的檢修服務,包括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化學學院,深圳三星精美特、昱科環球、萊寶以及惠州易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最後一站來到香港,
  • 我國科學家用高分辨原子力顯微鏡全球首次「看見」氫鍵
    生意社11月26日訊  近日,我國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裘曉輝團隊,利用原子力顯微鏡技術實現了對分子間局域作用的直接成像,在國際上首次直接觀察到了分子間的氫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