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身份不同高考大不同

2020-08-27 留學香港


有不少家長拿到香港的工作籤證後,會來諮詢如何帶上孩子一起來香港上學。

甚至有的家長為此特意申請了進修移民,帶上娃赴港上學,拿香港身份。

這樣煞費苦心,都是為了讓孩子在激烈的升學競爭中能佔據更多的優勢。畢竟相比內地生,港籍身份在申請大學時優勢更大。

而除了港籍,升學考試時,不同身份的優勢還有哪些呢?



華僑、三僑和外籍

不少家長,對「華僑生」及「華僑生聯考」的概念並不陌生,但「三僑生」和「外籍生」的概念,大家可能鮮有耳聞。

什麼是「華僑生」?它與「三僑生」、「外籍生」之間有什麼不同呢?今天就來和大夥聊聊這其中的奧妙。


華僑生

說到華僑生,總有一個詞與其緊密聯繫,那就是「華僑生聯考」。

華僑聯考,就是平時大家熟知的「港澳臺聯考」,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

這是中國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專門高考,也是港澳臺僑學生報考中國內地大學的主要途徑。

華僑生聯考有哪些優勢?

1.題目簡單

聯考考試題的難度要遠遠低於內地普通高考的難度,跟會考差不多,如數學考試的試題難度,基本上和書本上的例題難度差不多,甚至考試內容還包括70%的初中知識。

2.錄取分數低

平均比內地普通高考的錄取分數線低150分-200分左右,400分就可以上985、211一本院校,二本300分,藝術類200分,且不佔用高校的普通高考招生指標。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學校都招收聯考生,且不同學校的分數線也不相同,報考前需先了解清楚)


3.競爭壓力小

2019年高考有1031萬考生參加,而華僑聯考只有5000到8000個學生參加。因此參加華僑聯考的競爭壓力相對小許多。

4.選擇範圍廣

2019年,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的本科招生高校已有316所,預科招生高校也有16所。

其中,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廈門大學等眾多知名院校都包括在內。可以說,考生填報志願的可選院校範圍已十分廣泛。


「華僑生聯考」優勢確實很多,但僅適用於報考內地高校,相當於放棄香港和海外高校申請。

可以說,若您孩子已經決定只報考內地的大學,那「華僑生聯考」就是TA的絕佳跳板!


那麼,究竟哪些人才有資格參加華僑聯考呢?

華僑聯考報考資格

1.港澳地區考生,具有香港或澳門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2.臺灣地區考生,具有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3.華僑考生,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須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並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2年,兩年內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其中考生本人須在報名前2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18個月。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在住在國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且考生本人在報名前5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於30個月的,也可參加報名。

注意了,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包括公派和自費)在外學習期間,或因公務出國(包括外派勞務人員)在外工作期間,均不視為華僑。


三僑生

華僑生和三僑生政策雖然都是針對於歸國或在國內的學生的考試政策,但是定義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相較於華僑生,三僑生的定義更為廣泛,三僑生是指歸僑青年、歸僑子女、華僑在國內的子女。

注意:

  • 歸僑的孫子女、外孫子女,華僑在國內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港澳同胞的子女均不屬「三僑生」。
  • 持探親護照、外派人員或未取得國外居留權的出國人員的子女也不屬「三僑生」範圍。



歸僑則是指放棄國外長期或永久居留卡的華僑或者恢復中國國籍的外籍華人。也就是說,三僑生也必須是擁有中國國籍的考生。三僑生享受的升學照顧政策如下:

1、報考普通高等院校,在原始分基礎上加5分;

2、報考成人高校大專、本科,在原始分基礎上加30分,大專畢業生報考成人高校本科,在原始分基礎上加20分;

3、報考高中(包括中專、職校、技校),在原始分基礎上加8分。


外籍生

對於擁有他國國籍的華人,想要入讀國內優質大學,則以留學生相同要求而論,完全不同於華僑生和三僑生。

一般各高校有留學生申請的官方通道,其要求也不盡相同。

比如在參加學校組織的面試或筆試方面:

北大錄取外籍學生採用筆試+面試兩部分,筆試僅需語英數3個科目考試;清華大學採用資料審核制後面試,成績優異者免試;

審核資料包含高中學歷畢業證書,高中階段歷年成績單,雅思或託福成績證書,漢語水平測試4-6級,推薦信,個人風採視頻,健康證書等(不同高校及專業略有不同,詳見各高校網站公示)。

除清華之外,廈大,人大,傳媒大學等多所高校也採用審核制。


此外,各大學在護照持有時間上也有一定要求:通常須持有效的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截止報名時間結束止)之內有在國外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一年中實際在國外居住滿9個月可按一年計算,以入境和出境籤章為準)。

看到這裡,「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三者之間的區別及優勢,你都清楚了吧?為了自己孩子能在高考時有一定優勢,家長們也要早早準備起來了。


低門檻移民途徑

目前,取得港籍身份門檻最低的途徑,就是進修移民。只要擁有本科學歷,通過修讀香港碩士學位,就能獲得讀書籤證,並在往後共7年內受聘於香港企業。 滿7年後, 申請人及家屬均有資格申請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及特區護照。

進修移民條件

學信網可查的本科學歷(含自考本科)

年齡45歲以下


進修移民費用

讀研期間學費大概10-15萬港幣/年

如果您有一個港籍寶寶和一個內地籍寶寶,想讓內地籍寶寶也享受香港教育的福利;如果您全家都是內地身份,想要快速、便捷地移民香港



相關焦點

  • 華僑生、三僑生和外籍生有什麼差別?不同移民身份高考優勢各不同
    「華僑生聯考」的概念,對於想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的高淨值家庭來說並不陌生,其優惠的升學政策吸引了許多家長紛紛為孩子規劃海外身份。但「三僑生」和「外籍生」的概念,大家可能鮮有耳聞。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到底都有什麼區別,以及各自都有什麼優勢。什麼是三僑生?
  • 掃盲 | 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傻傻分不清
    「華僑生聯考」的概念,對於想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的高淨值家庭來說並不陌生,其優惠的升學政策吸引了許多家長紛紛為孩子規劃海外身份。但「三僑生」和「外籍生」的概念,大家可能鮮有耳聞。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到底都有什麼區別,以及各自都有什麼優勢。
  • 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傻傻分不清楚?不同身份能為孩子升學帶來怎樣的幫助?
    那麼華僑生、三僑生和外籍生之間有什麼不同?今天就給大家捋一捋。根據今年6月份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各批次錄取最低分數,普通類院校一本最低分數線僅300分,北大清華等一類大學的最低分數線為400分。按照《國務院僑辦關於界定華僑外籍華人歸僑僑眷身份的規定》(國僑發〔2009〕5號),華僑生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 什麼是華僑生、三僑生和外籍生
    但「三僑生」和「外籍生」的概念,大家可能就鮮有耳聞。今天,劉老師就為大家科普一下,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之間的區別,以及各自都有什麼優勢。華僑生被提及最多的華僑生聯考,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以下優勢:考試試卷的難度遠遠低於國內普通高考試卷,例如數學考試中,試題難度與課本例題相當。
  • 【詳解】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哪條才是通往國內頂尖高校的捷徑?
    ,但「三僑生」和「外籍生」的概念,大家可能鮮有耳聞。 總體來說,低於國內普通高考100-200分,選擇華僑生聯考的優勢不言而喻。  相較於華僑生,三僑生的定義更為廣泛,三僑生是指歸僑青年、歸僑子女、華僑在國內的子女。 歸僑的孫子女、外孫子女,華僑在國內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港澳同胞的子女均不屬「三僑生」,持探親護照、外派人員或未取得國外居留權的出國人員的子女也不屬「三僑生」。
  • 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一字之差,分別能讓孩子高考降多少分?
    越來越多企業家家長在中國高考的重壓下,關注到」華僑生聯考「這條綠色通道。但對「華僑生」、「三僑生」和「外籍生」不同身份優勢知之甚少。 今天為大家科普一下,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之間的區別及其各自優勢。
  • 華僑生、三僑生和外籍生的區別有哪些?
    「華僑生聯考」的概念,對於想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的高淨值家庭來說並不陌生,其優惠的升學政策吸引了許多家長紛紛為孩子規劃海外身份。但「三僑生」和「外籍生」的概念,大家可能就鮮有耳聞。今天,就為大家科普一下,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之間的區別,以及最重要的是各自都有什麼優勢。
  • 科普 | 一次搞懂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都有什麼區別優勢?
    而「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身份不同,高考考試更是大不同。各自又有什麼優勢呢?      說到華僑生,總有一個詞與其緊密聯繫,那就是「華僑生聯考」。      「華僑生聯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是由中國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專門高考。
  • 華僑生和外籍生有什麼區別?不同移民身份高考優勢也各不同!
    國內競爭激烈的教育環境讓不少家長和學生在經濟、精神上均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國內高考堪稱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為了減輕孩子的負擔,有些家長選擇移民到海外,讓子女接受西方教育。也有家長出於對中華文化或其他顧慮,會選擇給子女開闢一條通往國內名校的高考快捷通道——華僑生聯考。什麼是華僑生聯考?
  • 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三者之間的區別和優勢是什麼?
    華僑生聯考     「華僑生聯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是由中國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專門高考。     華僑生聯考最吸引人的莫過於以下優勢:     1.
  • 華僑生身份的含金量,碾壓北京戶口!
    各大高校為華僑生提供1000多個專業,預科招生院校也有16所。考試內容不同 華僑生聯考題目簡單高考注重應試能力考核,華僑生聯考注重知識點的了解,不需「填鴨式」死記硬背,試卷的難度遠遠低於國內普通高考試卷,如數學題目的難度與教材的例題差不多。
  • 移民知識點普及: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三者之間的區別和優勢是什麼?
    教育部公布我國2019年高考報考人數突破1000萬,創造歷史新高。這場愈演愈烈的沒有硝煙的戰爭,讓萬千家長操碎了心。很多家庭為孩子另闢蹊徑選擇移民,移民後孩子可在移民國接受教育,也可回國參加華僑生聯考。「華僑生聯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是由中國教育部單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專門高考。
  • 華僑生聯考落下帷幕!搞懂這些讓孩子輕鬆「彎道超車」
    而剛剛落下微末的華僑生聯考則像是在這條擁擠潮流中開闢出了一條捷徑。華僑生聯考,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是由國家教育部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專門本科升學途徑,華僑生聯考由於報考考生數量少,試題簡單,錄取分數低等諸多優勢,近年來逐漸成為孩子們「繞開」高考的絕佳升學路徑。
  • 華僑生、三僑生和外籍生(留學生)有什麼差別及各自優缺點.
    她以阿根廷國籍的身份成功入讀北京大學法學院本科。而她的高中成績據稱為當地高中中上遊水準。而所在高中從建立開始並未有一人成功入讀清北。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三類針對擁有僑胞身份的人如何回國讀大學並且判斷出哪一類對我們是最理想的選擇。
  • 2020華僑生聯考6月15日開始報名!想搭清北直通車?這些先搞懂!
    華僑生、三僑生與外籍生,能給孩子降幾分? 華僑生vs三僑生 相較於華僑生,三僑生的定義更為廣泛,三僑生是指歸僑青年、歸僑子女、華僑在國內的子女。
  • 重新定義「三僑生」?
    在新文件實施後,申請人只需提交已註明本人為華僑回國定居落戶的居民戶口薄。若歸僑學生、考生父母曾經是外籍華人的,應出示公安部門出具的加入或恢復中國國籍證書。此前,歸僑學生、歸僑子女在申請辦理「三僑生」身份確認時,需提交居民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三是提高審批效率。
  • 華僑生身份與外籍生(國際生)身份上國內大學資格條件對比
    小編為您解惑華僑生與國際生的區別,是應該選擇華僑生參加聯考,還是國際生去申請學校,其中利弊,讓家長為孩子明確如何抉擇!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包括公派和自費)在外學習期間,或因公務出國(包括外派勞務人員)在外工作期間,均不視為華僑。2019最新政策: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不接受持菲律賓特別退休居住籤證,和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的學生報考。其他高校華僑聯招正常。
  • 北京大學取消2020年外籍學生入學考試!十年寒窗VS別人的一紙國籍
    高考競爭愈加激烈。很多家庭為孩子另闢蹊徑選擇移民,獲得海外身份,然後回國讀大學,就會輕鬆很多,也容易很多。 要知道,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目前,入讀國內名校的捷徑有:華僑生、三僑生、外籍生。
  • 移居海外就算華僑生了嗎?華僑生和外籍生有什麼區別?
    也有家長出於對中華文化或其他顧慮,會選擇給子女開闢一條通往國內名校的高考快捷通道——華僑生聯考。什麼是華僑生聯考?簡單來說,這是一項招生考試。只不過,針對的人群有些特殊,不是普通的高考學子,而是教育部專門為海外華僑同胞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一種高考模式,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
  • 你的孩子需要走高考的獨木橋嗎?名校「快速通道」,了解多少?
    如果不能充分摸透高考五花八門的升學路徑,很可能就會將炙手可熱的名校入學機會拱手讓人。如今,越來越多企業家家長在高考重壓下,關注到「華僑生聯考」等「快速通道」,也對「華僑生」、「三僑生」和「外籍生」等不同身份的高考優勢雲裡霧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