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已經過去,秋招也已接近尾聲,你找到滿意的工作了嗎?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聯合智聯招聘公司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顯示,畢業生平均期望薪酬約6930元,那理想和現實差距有多大呢?目前國內本科生的平均起薪主要集中在4K-5K左右。
那麼如何提升你的就業競爭力與薪資呢?讀研就是有效途徑之一。
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的首份工作起薪高於整體水平2000元以上,形成顯著差距,且名校出身同學,就業的平均薪資也大都高於整體平均水平。
今天根據讀研的國家地區,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國內考研、歐美留學和日本留學的情況。
先一起來看看三種讀研途徑的現狀與對比吧~
國內考研
本科畢業後在國內讀研究生可以說是大部分想深造同學的選擇了,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考研大軍隊伍的逐年壯大。
2021年考研報名人數已高達422萬人,且一年僅有一次統考機會,如果不能一擊必中,將面臨的則是二戰乃至三戰,這讓人的生理和心理都遭受巨大考驗。
歐美留學
歐美一直以來都是留學熱門地,科研水平高,名校認可度也不錯,但高昂的學費加之獎學金極其難申請甚至沒有,且大部分國家都不允許校外兼職,導致許多工薪家庭的學生只能望而卻步。
另一大問題就是學生畢業後難以留在當地就職,相比投入回報過低。
日本留學
首先,日本院校獨立招生。
學生可以同時報名多所院校,像高考填志願那樣給自己一個保底院校,就不會出現國內幾百萬考研大軍過獨木橋,勝則勝矣,敗則敗矣的情況哦~
其次,日本科研水平高,科研成果突出。
2000年來的20年間,日本共有19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平均每年一位,令世人驚嘆。其實早在2001年,日本政府便誇下海口,要在50年內拿到30個諾貝爾獎。
毫無疑問,此話一出,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很大的轟動,其中質疑的聲音遠大於支持聲,就連日本自家人野依良治(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都直言:日本政府說這種話,簡直沒有頭腦,純屬狂妄之言。
畢竟我們都知道,諾獎的含金量有多高,又有多難得到,而按照目前的趨勢,實現這個「50+30」計劃並不是難事,那麼問題來了,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
這主要還是得益於日本政府對科研投入比例高。
其實早在上世紀60年代,日本就制定了一項名為「振興科學技術」的綜合基本政策。明文規定,每年用於科研事業的經費要佔到GDP的2%,截至2017年,日本將這個比例提高到3.67%。這個比例比在科研方面「揮金如土」的美國還要高出0.2%,位居世界第一。
如此重視科研的政府自然也不會虧待科研人員的孵化地——各大日本高校。由於日本政府有大數量的撥款供學者研究課題,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校在僱傭人才上的花費,學校不需要太依賴收取學費來維持運營,學費自然也不高。
另外作為留學生的我們一般都能申請到國公立大學的學費半免or全免,部分私立大學也可申請免除30%。此外還有來自如JASSO等各種機構的獎學金,也是非常容易申請滴~加上留學生一周可以打工28小時,cover掉自己的生活費甚至賺錢充實小金庫都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呀!
看到這裡,肯定有同學要提問了,留學之後的就職情況又如何呢?(((*)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加深,中日貿易往來愈加頻繁,中日兩國都急需大量高端專業人才,由此可看出,留學日本的就業前景之廣闊。且由於日本的老齡化和少子化的加劇,為緩解社會壓力,日本政府放寬了外國人籤證政策,讓更多的外國人可以來日本工作,在日本的高度技術人才籤證中,中國留學生就佔到了90%的比例。
日本公司畢業生就職起薪
公司初任給普通公司/一般大企業約1.5萬元IT/諮詢/金融大企業約1.8萬元頂尖投行約3.5萬元-4萬元
以日本三菱UFJ銀行為例,今年綜合職(向管理層培養的儲備幹部)的薪資構成如下:
其中獎金根據公司不同,一般相當於3~6個月工資。
租房補貼從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的「令和2年就労條件総合調査」來看,2019年11月全日本企業的平均住宅補貼為1.78萬日元,越大的企業提供的補貼越多。有的大企業補貼甚至高達75%,例如每月的房租是10萬日元,公司會補貼7.5萬日元,可謂是相當慷慨~\(≧▽≦)/~此外有些公司還會發放額外獎金哦~
根據生徒會的情報,東京圈TOP30院校的留學生畢業後在日就職的平均年薪達到了35萬元人民幣,相對於留學投入來說回報率是很高的。
持有高度人才籤證的外國人還可以根據積分申請日本永住,70分以上只要在日本連續居住3年就可以申請,而80分以上最快只需1年。
在這個積分制中,語言能力、學歷和年收的賦分都非常高,所以對名校畢業後又進入大手企業工作的你來說,留在日本真是so easy~此外,在華投資的日企眾多,畢業後想歸國就業的同學的發展空間同樣巨大。
至此相信大家對日本留學
已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了吧~
是不是對去日本留學蠢蠢欲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