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帶來中國經濟轉型新動能:阿里巴巴2017年納稅366億元、平均每天納稅超1億元,帶動生態上下遊產業納稅超過2900億元,創造就業3300萬,帶動四分之一中國人參與公益。
阿里巴巴大企業採購業務(Go.1688.COM)2017年年度採購規模破千億,成為大型企業雲採購首選平臺,堅持打造大數據驅動的供應鏈協同網絡,為大型企業提供採購雲工作檯,成為中小企業服務大型企業的主通道。
今天(1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再次向社會公布其年度納稅、創造就業等成績。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有力支撐,而阿里這份成績單就是有力佐證。
阿里巴巴集團披露:2017年阿里巴巴納稅366億元,平均每天納稅超1億元,帶動生態上下遊納稅超過2900億元,並帶動產業鏈上下遊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就業崗位;帶動四分之一中國人參與公益。
在2017年9月的十八周年慶上,阿里巴巴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曾告訴幾萬阿里員工:阿里巴巴必須要有社會責任、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馬雲始終強調,解決多大社會問題,成就多大企業」。據悉,這正是阿里巴巴堅持每年向社會公布社會責任系列相關數字的原因。
每天納稅超1億,
帶動生態上下遊納稅8個
相比2016年的238億,阿里巴巴集團納稅增幅超過50%,相比2015年的178億更是翻了一倍。
而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以70億元納稅額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納稅第一名;2014年,阿里巴巴納稅總額首度邁過百億大關,為110億元。
不僅如此,作為開放平臺,阿里巴巴構建的生態圈內包含商家、第三方服務商、物流合作夥伴等,都依託阿里巴巴旗下平臺展開業務。淘寶及天貓平臺上的千萬商家創造巨大經濟增量,拉動新增內需,極大地拓寬了稅基。
專家測算,2017年,因為平臺產生消費增量而帶動的上遊生產製造與批發增量、物流增量等所產生的稅收貢獻初步估計超過29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日均帶動納稅8個億。
據了解,這2900億元稅收數值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天貓和淘寶共同助力新增內需帶來的上遊製造業稅收增長,約2600億元左右。另一部分是天貓和淘寶包裹拉動的下遊快遞業稅收增長,約為300億元。
納稅表現完爆亞馬遜沃爾瑪
據統計,全球最大的傳統零售企業沃爾瑪,每年納稅額不到60億美元,略低於阿里巴巴每年的納稅額。
美國公司納稅排行榜
美國知名投資銀行Jefferies評論說,科技一直是零售行業加速發展的酵母,阿里只用了12年就達到3萬億人民幣交易額,沃爾瑪則用了53年才達到類似目標。而且,阿里只有5萬多員工,沃爾瑪有23萬員工,「以平均員工創稅來講,阿里巴巴的效率是沃爾瑪的4倍之多。」
阿里巴巴的納稅額也遠超同行業的美國網際網路巨頭,比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等。根據公開數據,2016年,亞馬遜年營收1360億美元,納稅數額卻只有4.12億美元。
天貓商家成為當地納稅主力
阿里這份精彩的年度成績單背後,更有淘寶天貓商家近越來越出色的表現。越來越多品牌商家,成為所在省市的納稅大戶。
例如,美的利用新零售驅動新製造,從冰箱到洗碗機,多款基於天貓大數據的C2B定製產品,受到消費者熱捧。美的也連續多年在天貓年銷過百億,並且與天貓出海合作,在海外打響「中國品牌」。2017年預計美的全年納稅145億。
四個月前,太平鳥與天貓宣布開啟全方位新零售戰略合作,天貓將將幫助太平鳥在2020年實現營收線上線下雙百億。而這家服飾企業2016年利稅已達18.5億,連續六年入圍寧波市「納稅50強」企業。
老字號五芳齋,從一個小作坊發展到食品集團公司,積極擁抱天貓,緊跟網際網路步伐。2016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8.35億元,同比增長31.11%; 實現利稅3.36億元,同比增長39%,規模、效益、稅收三項指標均創歷史最高。
網際網路品牌三隻松鼠依託平臺紅利「快速奔跑」,至2017年9月,三隻松鼠在天貓累計銷售突破百億。 而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曾經透露,2016年公司繳納稅收上億。
馬雲說,未來10年,整個中國納稅最多的企業,就是今天使用好網際網路、使用好大數據高科技、完全挖掘消費需求和真正能服務行業的企業。
創造3300萬個就業
據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測算,阿里巴巴零售平臺帶動產業鏈上下遊,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個就業崗位。
在阿里巴巴的生態中,還不斷有新的物種誕生,從而創造出全新的崗位。據統計,阿里巴巴新零售平臺內,僅內容電商從業者已經超過100萬人,另外,機器人「飼養員」、電商主播、「淘女郎」、數據標籤工等新型就業崗位也被創造出來。依靠網際網路科技平臺創新產生就業機會,已成為全球商業大趨勢。
阿里巴巴稱,自己是一家為解決社會問題而生的公司,二十年後,希望能夠服務全世界20億消費者,賦能1000萬家贏利的企業,創造一個億的就業機會。
第一家把脫貧
當做戰略性業務的公司
12月1日,阿里巴巴脫貧基金宣布成立,馬雲任主席,蔡崇信、彭蕾、張勇、井賢棟4員大將擔任基金副主席,阿里巴巴黨委書記邵曉鋒任基金秘書長。
馬雲說,脫貧已成為阿里巴巴的戰略性業務,未來5年將投入100億元。
阿里平臺催生的淘寶村已經有2118個,其中400多個出現在省級貧困縣和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阿里電商平臺的興農扶貧頻道累計對接120個國家級貧困縣。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1月18日的電商脫貧(重慶)高峰對話會表示,通過興農脫貧頻道這個數位化窗口,要讓貧困地區的好產品走向千家萬戶,下一步要提升這個窗口的「深度和厚度」,打通農產品的產業鏈上下遊和供需關係。
「俠之大者、利國利民」
阿里交出的這份年度成績單上,還描述了公益、科技投入、全球競爭等方面的努力。
公益不僅融入阿里人的基因,更通過平臺融入商業模式,讓「人人參與」成為常態。2017年,178萬商家、3.5億買家參與籌集善款的「公益寶貝」計劃。
2017杭州雲棲大會,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成立「達摩院」,從事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未來3年阿里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將超過1000億人民幣。在武俠小說中,達摩院作為武學最高研究機構,代表了修為的最高境界。
馬雲還倡導成立eWTP(全球電子貿易平臺),幫助全球中小企業和年輕人。2017年11月,eWTP取得裡程碑式進展,海外首個e-hub在馬來西亞啟動。
作為一家中國的世界級企業,阿里巴巴也正在以自身實踐參與全球競爭,貢獻商業模式和科技創新方面的智慧。
附:阿里巴巴2017年度社會責任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