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合肥市公安局局長程瀚的一次「務虛」
本報記者 李光明
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近日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務虛會」,研究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務虛會」大多數與黨委重要工作相聯繫,作為注重實戰的公安機關引進「務虛會」,謀劃公安工作,引起了人們的濃厚興趣。
那麼,「務虛會」給合肥警方定了什麼「調子」,又給合肥警方帶來怎樣的變化呢?記者採訪了合肥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程瀚。
「公安實戰的動力來自於一定時期所確定的發展目標,要想讓實戰目標化,就必須對公安工作進行規劃。」合肥市公安局局長程瀚說,為了使全市公安工作符合黨的十七大精神所提出的新理論、新要求,全市各級公安機關要堅持「六個必須」:必須以服務大局的理念謀劃公安工作,必須把執法為民的宗旨貫穿公安工作,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進公安工作,必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支撐公安工作,必須以高素質隊伍來保證公安工作,必須始終堅持黨對公安工作的絕對領導。
「今年6月份以來,合肥警方在全市各級公安機關中組織開展的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全警人人參加網上考試,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公安科技等3個科目考試一次性全部通過率達84%,為規劃和實現今後一段時期合肥公安工作目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程瀚說,通過學習和討論,全市5400名民警求知的欲望、進取的精神不斷增強,思學習、會學習,想幹事、幹成事,在民警隊伍中形成主流,與此同時,合肥警方加強學習教育長效機制建設,建立健全民警學習電子檔案,積極探索民警崗位資格認證制度,民警崗位職責描述基本完成,建立了離崗培訓制度,實施了績效考評,開展了「戰訓合一、輪值輪訓」工作,民警學習、考試情況直接與民警績效考評、評先獎優及崗位資格認證等緊密結合起來,有力地推動了民警立足崗位苦練基本功。
程瀚認為,如何確保公安機關不論在自身發展還是社會管理上都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落實科學發展觀,還要始終突出「四個堅持」。首先是堅持服務發展,要善於把公安工作置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中來謀劃,放在加快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進程中來思考,提升到促進社會和諧的更高層次上來追求。
「今後,不管有多大困難,只要是有利於促進發展,有利於方便群眾,合肥警方都將一以貫之、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決不能走回頭路。」
再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在自身建設上,運用現代管理科學,堅持「警力跟著警情走」,進一步把管理機制理順、把激勵措施健全、把警力資源盤活、把從優待警落實,最充分、最廣泛地把各級機關和廣大民警的積極性調動好、引導好、保護好。在社會管理上,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公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關注民生、保障民安、維護民利、化解民怨,堅定不渝地堅持立警為公、執法為民,堅持不懈地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我要求在全體民警中開展結對子聯繫群眾活動,每個民警要聯繫1至2名困難群眾,與群眾結對子、走親戚,警民共建和諧。」
此外,還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堅持統籌兼顧,使公安工作既要總攬全局,統籌安排,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重點突破、整體推進。
「我認為以服務的理念謀劃公安工作,可以讓公安工作從群眾中獲得民智、得到理解和支持,促進公安工作的改革和創新。」程瀚說,體現在執法上,要不斷提高執法質量和水平,切實摒棄單純執法的觀點、機械執法的做法,更加注重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和諧統一,把執法管理的過程變成維護群眾基本權益、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過程,變成化解群眾矛盾、理順群眾情緒、贏得群眾理解的過程。在行政管理上,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把為人民群眾服務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作為公安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適時推出一批方便服務群眾、利於經濟發展,形式多樣、方法靈活的新舉措,做到「零距離」服務,「零關係」審批,「零等待」流轉。
對於警務機制改革,程瀚認為,必須以警務作用最大化、工作效能最優化為目標,從機關到基層逐步打破常規,科學調整勤務時間,優化警力配置,確保警力覆蓋的集中時段與違法犯罪的高發時段相一致,在時間上控制犯罪、空間上擠壓犯罪、心理上震懾犯罪、措施上預防犯罪,實現防控打擊全時空覆蓋。「對公安機關而言,信息化的發展,必將帶來警務理念、警務方式、警務機制的重大變革,因此,將成為合肥警方選調民警和提拔幹部必跨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