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0x220x290x66
來源: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本文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區塊律動BlockBeats提醒大家注意風險,謹慎操作。
「如果人們每天走路就能掙錢,那就沒有人去工作了。」這是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在11月18日《焦點訪談》節目中對某傳銷項目的評價。而現在,有一個連路都不用走,只需要每天動手指的區塊鏈項目,開始入侵各個社區。
每天至少打開1次App,點擊特定位置,可以在App裡的內置聊天區聊天,獲得獎勵的多少取決於拉新人數、日活人數,目前暫時無法提現,直到官方公告後,最終完成KYC認證的用戶才能提現。
這不是網際網路產品,這是一個名為「Pi Network」的區塊鏈項目。
Pi已經持續火爆了數月,如今仍在火熱吸納全球用戶。這個誕生僅8個月的挖礦項目,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百萬的註冊用戶,地域遍及全球,一股關於Pi的挖礦熱潮席捲全球,「千萬個礦工,就像千萬蟻團軍一樣。」粉絲如此自稱。
始於美國,爆發於中國,再反噬國外社區,Pi的發展完全不同於其他項目。而區塊律動BlockBeats也發現,Pi還有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代碼沒有開源,主網沒有上線,我們甚至無法判斷,Pi究竟是不是一個區塊鏈項目。
Pi Network是什麼
今年的白色情人節,這個名為Pi Network(以下簡稱Pi)的項目正式啟動,三位創始人Nicolas Kokkalis、Chengdiao Fan,和VincentMcPhillip均有名牌高校史丹福大學背景。這個旨在實現一個人人可參與的低準入、低成本加密貨幣網絡的項目門檻極低,只要你有一部手機,下載App即可開啟挖礦,所有的π幣均由用戶親手挖出。
作為一個全球性項目,Pi挖礦不受區域限制,整個挖礦過程不耗電,甚至不需要開機,只需要每24小時點擊一下屏幕右側的「閃電標誌」,即可開啟你的挖礦之旅。
該基於恆星共識協議(區塊律動BlockBeats註:Stellar的共識協議,同樣主打手機挖礦的Spacemesh也使用了該算法)和聯邦拜佔庭協議(FBA)(NEO和Ripple的共識機制)搭建共識機制,特點在於更加輕量級,沒有資源消耗。目前來看,Pi的挖礦對手機沒有任何損害,用戶可以放心參與。
為了吸引用戶,Pi主打多倍聯合挖礦,每日挖礦的速度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名為Pioneer,是基礎速度,所有人都一樣,目前數值為0.2π/h。第二部分名為Contributor,用戶需要挖礦三天後解鎖,速度加成的計算公式為:安全連接數x基礎速度x20%,安全連接數上限為5個。第三部分名為Ambassador,代表邀請獎勵,也是決定挖礦多少最重要的變量。簡單說,你邀請的人越多、隊伍裡的活躍用戶越多,你每天得到的速度加成越高,挖到的Pi幣越多。
「最終的速度=基礎速度+(安全連接數*基礎速度*20%)+[邀請活躍數量*25%*(基礎速度+安全連接數*基礎速度*20%)]
註:其中安全連接數(上限為5)、邀請活躍數量為無限變量」
不過,目前挖礦獲得的π代幣還不能交易,只有等主網上線完成KYC認證後,才能提幣。
Pi的盛景
11月15日,Pi的官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全球粉絲祝賀視頻,慶賀Pi的註冊用戶數量超過100萬。
100萬用戶是什麼概念?融資一年、全球融資42億美元、號稱區塊鏈3.0的EOS,在主網上線的10個月後,也就是2019年4月25日,帳戶量才達到100萬,這是曾市值排在前三位的頂級項目,從推出到百萬用戶,花了近兩年時間。
而Pi才剛剛推出幾個月,主網都沒有。
100萬用戶這個數據是否真實,我們無法確認,但在各種社群中發現,Pi的確有很大範圍的信仰者。曾經的那些VDS、VAS等各種社區傳銷項目的頭目早已轉戰Pi的戰場,開始帶領各自的團隊挖礦。最讓我們驚嘆的是,推廣Pi的人無處不在,我們幾乎在每個社群都會發現一個Pi的推廣者,推廣著這個與社群主題毫不相干的項目。最早區塊律動BlockBeats介紹Pi Network的文章,現如今每天仍有上千人閱讀。
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Pi現在就是幣圈裡的拼多多。
「我挖了六個月,最開始隊伍不到10個人,推不動,被人罵成騙子。」和其他項目一樣,Pi挖礦同樣是早入局者佔先機,一位早期參與Pi挖礦的用戶羅生(化名)告訴區塊律動BlockBeats,現在他的隊伍已經超過100人,「玩著玩著發現它已成為了趨勢。」
按照Pi的官方數據,這個項目確實掀起了一股挖礦旋風。數據顯示,Pi項目剛啟動兩個月,App註冊用戶數就超過了1萬,在120多個國家被下載;7月5日,Pi註冊用戶數超過10萬。社區發展速度越來越快,8月2日,註冊用戶超過20萬;兩個月後,用戶超過50萬;11月15日,用戶超過100萬,來自英國、越南、韓國、美國、澳大利亞、中國、巴基斯坦等國的「礦工」紛紛在社交平臺曬出祝賀的視頻。
羅生的100人戰隊根本不算什麼,有人曾在推特上曬出了自己的戰隊成績:超過1240位成員,已經挖出超過20萬枚Pi幣。Pi幣逐漸被人認可,有人為了挖到更多的Pi幣,不惜「每天安利,每天去提醒隊友打開App。」甚至開始付費「地推」。
「招聘手機兼職,工作手機挖礦,每24小時點擊一次,工資200元/月,平臺身份認證後每個月把幣轉過來即可。」在Pi微信交流群裡,有人打出這樣的廣告。
而死忠粉們,則開始自發為Pi尋找落地場景:開發周邊(帽子、T恤、衛衣)、Pi幣支付,「Pi要做建立在行動支付系統之上的社交,要做區塊鏈上的亞馬遜購物平臺+區塊鏈上的facebook社交平臺。」一位粉絲向區塊律動BlockBeats介紹,「Pi就屬於生態型項目。」
——「種種跡象表明Pi失敗的機率幾乎為0。」
——「哪些跡象?」
——「至於哪些跡象,一時半會兒說不完。需要你自己看資料,說不明白的。」
自帶如此龐大流量的項目自然不會被交易所放過,個別小交易所繼續慣用套路,搶先上線了PI的期貨,價格最高達到過近1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Pi主網上線、進行代幣上鏈兌換前,所有用戶必須進行KYC認證,任何不進行認證的帳號所擁有的π將被銷毀,同時被銷毀帳戶的邀請人的裂變收益也將被銷毀。目前在App中,用戶不能轉帳也不能提幣。
為何只有Pi火了
肉眼可見,Pi這個項目有幾個明顯特點:
首先,Pi的挖礦門檻極低,也沒有成本,只需要一部智慧型手機,不需要安裝複雜的程序或插件、購買昂貴的ASIC礦機,也不需要接觸密鑰類的加密貨幣知識,即可參與。
其次,在推廣中,史丹福大學開發團隊一直是Pi社區粉絲們強調的重點。不是什麼草根創業者,而是根正苗紅的、大名鼎鼎的史丹福大學的高材生出來做的區塊鏈項目,Pi粉宣傳的潛臺詞裡給人更多的踏實感——我們不是來圈錢的,我們真的是來改變世界、重塑金融體系的,我們是來實現去中心化加密貨幣理想的。
肉眼不可見的,是Pi對於人們如同盲盒一般的吸引力。
簡單賺錢的玩法,不是沒有人玩過。回看年初的網際網路戰場,三家新社交平臺大戰微信,羅永浩甚至都搬出了類似區塊鏈的概念,推出了「聊天即挖礦」的聊天寶,收效甚微,以致於老羅不得不探索新領域。
羅永浩的自身社區屬性,毋庸置疑。不管是老羅語錄吸引來的「羅粉」還是錘子手機號召來的「錘粉」,他永遠不會缺少粉絲。一場鳥巢手機發布會賣門票可以賣出500萬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聊天寶居然連羊毛黨都不聞不問。
因為大家知道自己使用聊天寶能賺到的錢,屈指可數,成本極大。
反觀Pi,不確定性是投資者的最大痛點,就像是手遊中的寶箱和盲盒中的隱藏款,Pi承載了人們的幻想,關於一夜暴富的幻想,關於下一個比特幣的幻想。
最吸引人、最讓投機客瘋狂的東西,往往是那些不能準確估值的東西,所有經濟模型清晰到無以復加的,都難以讓人失去理性。模型有價,想像力無價。而Pi恰恰是一個團隊代幣分配方案、技術代碼、生態發展路徑都極致模糊的項目。
Pi到底是不是區塊鏈項目
然而,這樣一個爆火的項目卻有諸多疑點。
早在2019年初,區塊律動BlockBeats作者0x22就在4chan論壇發現了Pi Network,那時Pi還藉藉無名,外國網友甚至把它稱為「Ponzi Scheme」或「Pyramid Scheme」(旁氏騙局或金字塔騙局)。
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畢竟在代碼開源主網上線之前,Pi甚至算不上一個區塊鏈項目,所謂的挖礦模式和「籤到領積分」沒什麼差別,甚至還不如「螞蟻森林偷能量」來的有質感。
「目前就是一堆數字。」有用戶心知肚明。
然而在今年6-7月份之後,劇情似乎發生了反轉,Pi Network流入中國社區,被一些加密貨幣社區領袖,甚至是資金盤領導人「相中」。這些人在Pi的後續推廣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們開始將Pi的理念、挖礦方法傳播給社區中的投資者,Pi開始像病毒一樣在幣圈傳播。
神奇的是,Pi在中國爆火後,開始反噬國外社區。區塊律動BlockBeats曾在8月初以項目介紹的形式,報導過Pi Network,當時其國外官方帳戶的輿論熱度幾乎為0。而現在,Pi Network發官方推特帳號已經有3000多個粉絲關注,INS帳號獲得2.4萬個粉絲關注,在YouTube中以關鍵字Pi Network搜索,會發現每周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宣傳這個項目。
不管怎樣,我們仍然要清楚的是,在Pi Network的代碼開源和主網上線之前,Pi甚至只是一個小遊戲,它和你微信裡的小程序領積分,沒有差別。
除此之外,現在有非常多的羊毛党進入了Pi Network,客觀上來說,這些羊毛黨助推了項目的宣傳,但是在PI幣未來上線交易所後,這些人是一定會第一時間砸盤的。專業的羊毛黨從來不相信故事,只相信真金白銀,Pi在上線後能否經受得住第一波「挖賣提」值得懷疑。
Pi幣並沒有遵循傳統傳銷項目的多層返傭,相反,Pi的拉新激勵(Contributor,即傳銷中的動態收益)有5人的上限,當達到上限後,拉新僅享受用戶的活躍獎勵(Ambassador)。薅羊毛者理論上可以使用手機註冊多個小號,放棄KYC後發提幣權利,僅僅為大號的活躍獎勵充當彈藥。Pi官方稱這種情況將通過銷毀獎勵的技術手段的遏制,但區塊律動BlockBeats仍對此表示懷疑。
更長遠的,假設Pi Network正式上線並開源,因其簡易方便又足夠去中心化的特性,發展壯大,它要直面的競爭對手就是比特幣。顯然,加密世界只需要一個硬通貨,現在Pi社區粉絲們對Pi的美好憧憬最終只會是一廂情願。
「Pi就是個金字塔騙局,通過激勵人們發展下線來做大。」幣圈投資者鄒藍(化名)這樣告訴區塊律動BlockBeats,顯然他對Pi Network並不看好,「一個沒開源的積分而言,誰信是斯坦福,搞不好上線後就開始圈錢了。」
雖然如此,在拉人頭、不開源、代幣經濟不清等缺陷之外,區塊律動BlockBeats仍然採訪了一些Pi社區的支持者,以及準備進入Pi社區的旁觀者,我們想要了解更多人的想法。
「Pi這種東西,至少比Dfinity強。」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但在行業內有著高認知的投資者小J這樣告訴區塊律動BlockBeats,這讓我們十分意外,要知道Dfinity可是被譽為以太坊的頭號殺手,「Pi起碼還是有社群基礎的,不玩花裡胡哨的概念,只要能夠按期交付,有希望。」
不過,Pi社區中更多的是不理性的聲音,有些人從內心底把Pi當作了BTC,而另一些人只是以此為幌子去吸引更多的人。
「想一下,明年上線後,你就可以用Pi去超市買牛奶了。」一位Pi幣大戶在採訪中表示對Pi Network的未來信心百倍,「你們記者把這些材料看完就明白了,Pi絕對是加密貨幣劃時代的發明。」
(區塊律動BlockBeats提醒,根據銀保監會等五部門於2018年8月發布《關於防範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的文件,請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