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山大學消息,11月19日上午,中山大學舉行教師幹部大會。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李小新宣布中央關於中山大學校長調整的決定:高松任中山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因年齡原因,羅俊不再擔任中山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田學軍,廣東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義珍出席大會。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主持會議。高松,男,漢族,1964年2月出生,籍貫安徽省泗縣,中共黨員,1988年7月參加工作,理學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1年至1985年,北京大學化學系本科生;1985年至1988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碩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1年,北京大學化學系博士研究生。1988年至今,先後任北京大學化學系和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助教,講師(1990),副教授(1992),教授(1999),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2)。1995至1997年,作為洪堡學者,在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無機化學研究所訪問研究;1998年至1999年,作為求槎學者,在香港大學進行合作研究。2011年,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教授。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院士,同年當選為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2013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配位化學與分子磁性,2013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6年以第一完成人、2011年和2019年分別以第四和第二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歷任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2000年4月—2002年5月)、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院長(2002年5月—2006年6月)、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2006年6月—2010年11月)。2012年6月起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教務長。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教務長。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教務長和研究生院院長。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教務長。2018年4月至10月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常務副校長,兼任教務長。2016年5月至今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2018年10月任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粵說新語注意到,地處廣東的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僅有兩所,即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實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學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並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篤行」。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於2001年10月合併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理學、醫學、工學、農學、藝術學等在內的綜合性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地處廣州,是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校園分為五山校區、大學城校區和廣州國際校區,是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獲得單位。學校辦學源遠流長,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史稱「紅色甲工」);正式組建於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時期,為新中國「四大工學院」之一;1960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在全國高校首開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進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進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進入「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行列,2020年進入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2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