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問題是為什麼自家寶寶3個月不會翻身,應該怎麼辦?此問題是小兒生長發育規律中的「嬰兒大動作發育的過程」。首先回答家長,按照嬰兒運動發育規律,3個月的孩子是不能翻身的,所謂兒科對嬰兒運動發育口訣:2抬4翻6會坐,7滾8爬周會走。所以,家長不用著急。一、嬰兒大運動及精細運動的發育規律:一般孩子的運動發育是有一定規律性的,運動能力受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具有以下特點:先泛化、後集中;自上到下、由近及遠;先正後反、先大運動後精細運動的發育規律。1、先泛化後集中:嬰兒出生後的動作從隨意性、無準確性的全身性動作向動作集中的精細化運動發展。
2、自上到下:先學會抬頭,然後依次是俯撐、翻身、坐和爬,最後學會站立及行走。3、由近及遠:先從頭部和軀幹動作開始,然後依次為雙臂和腿部的動作,最後是手部精細動作,即靠近中央部分的頭頸軀幹的動作先發展,然後才發展邊緣部分。4、先正後反:先學會雙手向前夠取東西,後學會向後拋掉東西,先學會向前走路,後學會向後倒退走路。5、先大運動後精細運動:從大幅度運動到精細運動,即抬頭、翻身、站立、走、跑;到手指持筆、拿筷子(勺)吃飯等。二、從0~12個月嬰兒的大運動及精細運動發育順序:1、平衡與大運動:抬頭:新生兒在俯臥時能抬頭1~2秒,2個月能抬頭,3個月較穩,4個月很穩。
坐:6個月能雙手向前撐住獨坐;8個月坐穩。翻身:4個月能俯臥位翻身,7個月能有意識地從仰臥位翻身至俯臥位,然後再從俯臥位翻身至仰臥位。爬:從3~4個月開始訓練。8~9個月可以雙上臂向前爬。站、走、跳:11個月可獨立站立片刻,15個月可獨立走穩;24個月可雙足並跳,30個月是可以單足跳。2、精細動作:新出兒:出生既有握持反射(四肢屈曲、拇指內收);3~4個月:嬰兒握持反射消失,在此之後手指可以活動;6~7個月:出現換手,並可做出捏、敲等動作進行探索;9~10個月:可用拇指、示指拾東西並喜歡撕紙;12~15個月:學會用勺、會亂塗畫;18個月:能疊2~3塊積木(方形);2歲可疊6~7塊方積木,能翻書。
嬰兒的運動發育是要經過科學訓練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發育指標,那麼怎麼樣對孩子的運動發育進行培訓呢?三、嬰兒運動能力的培訓:1.抬頭訓練:豎頭:豎抱起寶寶,媽媽與寶寶面對面,用兩隻手分別撐住孩子的枕後、肩部、腰部和臀部,這時候媽媽可以和寶寶交流,用溫和的目光注視寶寶或語言交流。或讓寶寶背對自己,讓寶寶看四周的東西,開闊視野。抬頭:2~3個月的寶寶俯臥時頭能抬頭成45℃角,還可以堅持幾秒。媽媽可以把寶寶放著俯臥位,讓寶寶趴著。這樣的鍛鍊不僅可以促進孩子早日抬頭,還可以鍛鍊寶寶的胸、背部的肌肉,增大寶寶的肺活量,對寶寶的大腦發育也有好處。
2、翻身訓練:到寶寶3~4個月時,寶寶仰臥位,把寶寶左腿放在右腿上,抓住腳輕輕拉拽,然後用右手指輕輕刺激背部,促使寶寶主動向右翻身,翻至側臥位在進一步俯臥位。可左右方向交替翻身。3、坐立的訓練:扶坐:5個月時,讓寶寶仰臥在床上,將拇指放到寶寶手心,使之握住;媽媽手掌抓住寶寶的手腕,另一隻手後託住寶寶的頭,一手拉、一手託寶寶坐起來,再讓寶寶躺下,重新開始。為獨坐打基礎。獨坐:6個月讓寶寶獨自坐在地板上,可以在寶寶身邊放著他喜歡的玩具,讓寶寶坐著轉頭或者轉身尋找玩具,這樣可以訓練寶寶的平衡能力。4、爬行訓練:8個月寶寶具有爬行的能力,先讓寶寶趴在床上,用一條枕巾從寶寶肚子下穿過,父母抓住毛巾的兩頭,輕輕提起,幫助寶寶挪動他的手腳,協調前進。
也可以在寶寶前方放一個玩具,引他爬過去取玩具,媽媽可用手託住寶寶的腳掌,左右交替的彎曲其膝關節,助其向前爬行,每天可重複兩三次。5、站立訓練仰臥起坐和蹬腿訓練:10~11個月時,讓寶寶仰臥,拉著他的雙手,讓他坐起→站立→坐下→躺下,這樣的練習能夠增強肌肉力量,對站立和行走行有好處。做蹬腿運動時,爸爸媽媽用雙手從孩子的腋下將其扶住,讓孩子在自己的腿上彈跳,可以促進孩子腿部伸展。靠椅子站立:在寶寶面前放一把椅子,讓寶寶扶住椅子站立,並當面給寶寶一個鼓掌。6、行走訓練:扶走:11~15個月時,父母站在寶寶背後,雙手扶住寶寶腋下,讓寶寶向前邁步,可以鍛鍊寶寶雙腿肌肉力量和平衡感,每天練習3-5次。
也可以讓寶寶先靠著床沿,媽媽站在寶寶前面,把手伸向寶寶做出抱寶寶的動作來引寶寶邁步走。注意做環抱保護,並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