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是世界有名的旅遊勝地,位於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之間,屬於地中海的一部分,愛琴海的島嶼大部分屬於西岸的希臘,小部分屬於東岸的土耳其。海岸線非常的曲折,港灣眾多。島嶼星羅棋布,所以愛琴海又有「多島海」之稱.但你不知道的是,這麼湛藍且浪漫的愛琴海,卻有著一個悽美的傳說。摩西英語「詞源法」中是這樣介紹的:
愛琴海(Aegean Sea)的得名,源於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人物提修斯(Theseus)的父親埃勾斯(Aegeus)。
很久很久以前,在雅典還沒有崛起的時候,雅典經常被臨近的島嶼——克裡特島所欺負。克裡特島上有一個叫彌諾斯(Minos)的國王,他對海神波塞冬(Poseidon)不敬,海神波塞冬為了懲罰彌諾斯,讓他的王后與一頭牛生下了牛頭人身的怪物彌諾陶羅斯(Minotaurus),還專門為這個怪物兒子建造了一個迷宮。由於當時的克裡特島實力比較強悍,統治著雅典,就要求雅典:每九年獻七對童男童女餵養彌諾陶羅斯。
雅典懼怕克裡特的力量,及時向克裡特島納貢,使得國民難以生活。為了拯救他的子民,王子提修斯建議自己作為供奉怪物的犧牲品。在他離開之前,與父親埃勾斯約定:如果他能殺掉怪物,返回的船將懸掛白色的帆;如果他不能殺掉怪物的話,返回的船上將會掛黑帆。在克裡特島,年輕英俊的提修斯受到了彌諾斯的女兒阿里阿德涅(Ariadne)的傾愛和幫助,殺掉了怪物,並營救出被作為貢品的孩子們逃出克裡特島,取消了納貢。
在歸途中,神諭告訴王子需要放棄他的愛情,否則便會受到懲罰,他只好將公主留在島上,自己悲痛地離去。痛苦的王子卻忘記了與父親的約定,船上仍掛著離開時掛的黑帆。當站在岸上的雅典國王埃勾斯看到黑帆從遠處飄揚時,他無法接受他失去了他心愛的兒子的事實,他跳入了大海。後來,為了紀念這位愛民如子、愛子情深的雅典國王埃勾斯(Aegeus),這海就叫愛琴海(Aegean Sea)。
我們再來看archipelago(「群島;列島;多島的海區」)這個英語單詞,經過義大利語先進入法語再進入英語中的,它是由三部分組成的,archi+pelag+o。具體一點,就是:
archi-/arch-,i是連字符,表示的是「主要的,初始的(原始的),統治」,這三個意思是怎麼結合在一起的呢?世界上很多東西都是在它原始狀態下進行改變的,包括英語,所以,這「原始的」東西就變成了「主要的」,既然它比較「主要的」,自然也就佔據了「統治」地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重要」地位。
pelag-表「海洋」,其實這個詞根的本義表示的是「平的」之所以表示「海洋」,是因為海洋一望無際,沒風的情況下,它是平靜的;
後面的-o其實「-os」,-os是希臘裡面陽性名詞後綴,-us是拉丁陽性名詞後綴,進入英語之後,這個英語單詞的結尾-os中的「s」就脫落了,只剩下個-o。
好了,以上就是摩西英語「詞源法」中,關於愛琴海(Aegean Sea)的詞源講述,以及archipelago(「群島;列島;多島的海區」)的英語單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