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發現:生育讓女人成為了弱者,但婚姻能讓女人超越自我

2020-08-25 心理學簡報

《心理學簡報》本期內容簡介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本期《心理學簡報》將為讀者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為什么女性總是跟弱者聯繫在一起,以及女人為什麼會成為「第二性」的原因。

(全文共計一千餘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為什么女人成為了弱者?

  • 從生物性分析:不停地生育讓女性成為了&34;

梁啓超在《新民說》曾寫道:&34;。但實際上,女人正是因為&34;了之後才變成了弱者。

著名的女權運動理論家和創始人之一的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Simone de Beauvoir在她的著作《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中闡述了為什么女性不是「第一性」,以及女性如何淪為了」第二性」。

Beauvoir首先從人類發展史追溯了女性成為」第二性」的起源。她認為在原始社會,由於沒有避孕的措施,女性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反覆經歷與生育相關的事情。這使得女性只能躲進山洞,隱蔽於室內進行分娩、哺乳、照顧子女等一系列與生育相關的、不斷重複的事務。而男人則在外捕獵、開拓新的領土[1]。

  • 從存在主義角度分析:不停地生育讓女性陷入不斷自我重複的陷阱

Beauvoir還從存在主義角度分析:女性在生育中經歷了漫長的懷孕過程、分娩和哺乳,這使得女性回歸到獸性;而男性,沒有生理上的牽絆,因此擺脫了獸性,可以沒有束縛地開拓創新和超越自我[1]。

Beauvoir指出人類的本性是崇尚超越自我,女性由於生育的原因,始終都在重複著自我,從而失去了超越自我的機會;而男人因為在外打拼、冒險,因此承擔了超越自我的角色。

女性主義心理學:婚姻能讓女人超越自我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幅拼圖,每一個碎片都為人生的快樂總值貢獻著力量。多元化的碎片能夠拼湊出多元化的人生,構成含量豐富的快樂和幸福。因此,成功經營好愛情和家庭能讓人生得到比孑然一身更豐富的幸福。

  • 婚姻能創造豐富精彩的人生

Beauvoir認為傳統的愛情太讓人沉淪以至於失去自我,依附於戀人會讓自己失去存在感。因此,Beauvoir認為真正的愛情應該類似於偉大友誼一般,愛人之間應該相互支持對方以幫助彼此更好地活出自己,從而超越原本的自己,最終能攜手同行創造出豐富精彩的人生。

  • 心理學:愛情能夠天長地久

Beauvoir提出的新型戀愛模式與頂級心理學家Robert Sternberg在1986年提出的「友伴式愛情」殊途同歸。在Robert Sternberg的經典愛情理論「愛情三因論」中,提到了愛情的其中一個類型是「友伴式愛情」,是指:激情強度較弱,但親密感和責任感都很強的一種愛情模式,這種愛情被認為是長久、幸福婚姻的模式[2]。

因此,長久幸福地愛一個人,或許能超越我們自己,讓雙方都活出更美好的人生。

寫在最後:現代女性能追求自由,但並非需要放棄女性特徵

雖然從歷史角度分析,不停的生育讓女人淪為了「第二性」,成為了弱者。現代女性的獨立意識萌發,達成了經濟獨立後,逐漸實現了人格獨立,但現代女性實現追求自由的訴求,並非要求女人放棄女性特徵,不需要女人放棄婚姻和做母親的權利。愛情和婚姻能讓女人超越自我,體會人生多元化的幸福和快樂。

最後,希望跟讀者們再次明確一點,女權思想並非要求女性放棄女性特質,成為和男人一樣的物種。女人可以保留做母親權利的同時,實現超越自我的訴求。


參考文獻

[1] Beauvoir, S. D., & Parshley, H. (1960). The second sex. London: Landsborough Publications Limited.

[2]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原創作者|吉夕心 (《心理學簡報》總編輯)

審稿|心上田 (《心理學簡報》審稿人)

獲取更多專業的心理學科普知識,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父權制對女性的期待:性、生育、家務|心理學:現代女性如何自處
    從生物性分析:生育讓女性成為了「弱者」梁啓超在《新民說》曾說:「婦人弱也,而為母則強」。但實際上,女人正因為「為母」才變弱。Beauvoir指出人類的本性是崇尚超越自我,女性由於生育的原因,始終都在重複著自我,從而失去了超越自我的機會;而男人因為在外打拼、冒險,因此承擔了超越自我的角色。這也是女性常常對優秀的男性更易產生崇拜之情的原因,因為女性從原始時期就成為了重複自我的角色,失去了一切和超越自我相關的經濟角色。
  • 父權制對女性的三大期待:性、生育、家務|心理學:女性如何自處
    (本文共計約三千字,閱讀時間約6分鐘)女人&34;家庭:性、生育、家務回顧人類發展史:私有制時期男人將女人財產化在職場裡,提倡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已經成為了政治正確的指標,但在家庭裡呢?男人和女人能做到男女平等嗎?
  • 心理學研究發現:女人對性生活的質量比男人有更高的需求
    《心理學簡報》本期內容簡介本期《心理學簡報》將從心理學角度為讀者分析為什麼社會對女人談性諱莫如深,又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女人對性生活的質量比男人有更高的需求。進化決定:女人從性中能直接體會到的快感較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性心理學研究人員Justin Garcia等人在2014年的研究中發現:只有約4%的女性在最初的幾次性生活中能體驗到快感,不到65%的女性在數月或數年之後才能體會到高潮
  • 心理學研究:女人婚內出軌率在結婚第6年達到最高值
    男女婚內出軌率規律各不相同紐約華格納學院(Wagner College)的心理學研究人員在2000年的研究中發現:在婚姻中,男女婚內出軌的概率並不是隨著時間呈現出線性變化,女人出軌率在婚姻第6年達到峰值,而男人在第18年的出軌率最低。
  • 為何男人出軌率遠高於女人?心理學研究:男人的性快感對種族有利
    《心理學簡報》本期內容簡介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中,都可以發現男人的出軌率遠高於女人。這是為什麼呢?耶魯大學的科學家Gunter Wagner在2016年的研究中發現,從進化的角度分析,男人的性快感對繁衍種族有益,而女人對性的感受對種族進化沒有幫助[1]。
  • 婚姻有三種女人,一種是弱者報復,一種強者原諒,一種智者忽略
    1、婚姻有三種女人,一種弱者報復,一種強者原諒,一種智者忽略。你身邊那位是哪種?在婚姻情感的世界裡,沒有不爭吵的夫妻。有一種女人,是弱者,總是難以釋懷,一心琢磨你讓我不好過,我也要你不好過。在不知不覺中,她活成你心中的魔鬼。
  • 研究發現:女人的大腦比男人年輕3.8歲!婚姻伴侶的最佳年齡差?
    心理學實驗佐證:進入老年後,女人的思維能力要普遍強於男性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實驗中發現,20歲女人的大腦就已經顯現出比同齡男人更年輕的徵兆,而這種年輕的狀態將會在整個成年時期持續下去。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在2017年發現,更年期後女性的某些大腦區域的葡萄糖消耗量明顯低於更年期前的女性[6]。但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更年期並不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因為在實驗中,他們發現60歲之後的女性依舊呈現出比同齡男性更為年輕的大腦特徵。最佳的婚姻伴侶年齡差:「女大三,抱金磚」?
  • 據心理學研究發現:讓女人更有味道,比化妝更有效的是做這3件事
    這是因為隨著人生閱歷愈來愈豐富,男人和年輕時相比,更加注重伴侶的內在氣質和涵養,更加看重女人在長相之外的、深層次的東西,其實也就是所謂的「女人味」。 更有一項研究發現,決定一個男人為之動心、想要跟她在一起的,往往是一個女人的外在;而決定這個男人能否與之長久相伴的,更多的取決於這個女人是否更有「味道」。
  • 一個不會「頂嘴」的女人,婚姻沒有未來
    如果你去詢問一個中年女人,在婚姻裡最大的感受什麼,以及經營好一段婚姻的秘訣是什麼?她一定會很直白的告訴你,忍耐。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以最大的胸懷去包容,最後直到怨氣消散。「忍」似乎成為了很多已婚女人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
  • 林志玲做試管嬰兒、林依晨求子:不能生育,是女人在婚姻裡的原罪
    現在為了能順利做媽媽,林志玲做了雙保險,一邊自然受孕,一邊做試管嬰兒。林志玲也曾在出席活動時說,希望能生一對雙胞胎。可見,她真的是非常想做媽媽。在中國傳統的觀念中,每一對夫妻,必須要有孩子。而女性在婚姻中,也必須得生孩子。
  • 改變自己,女人從來都不是什麼弱者的代名詞
    什麼是弱者?許多人會回答「女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國內的許多人會把一個女人當成一個弱者對待,不論那個女人再成功,好像在他們的眼中都只是一個弱者罷了。有人說因為古代的女性都是弱者,所以大家都受了傳統思維的影響,才會感覺,女人便是弱者,但是誰說傳統女性都是弱者了?君臨天下的武則天、高祖之妻呂雉、北魏孝文帝之母馮太后等等都不是善茬。其實女人從來都不是什麼弱者,只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女人強者少,弱者多,所以才會被人認為,女人只是一個弱者的代名詞罷了。
  • 心理學:為什么女人喜歡自我欺騙?
    據心理學專家講,女人一旦遇到她喜歡的男人,她根本不怕被騙,因為她自己會騙自己。例如,明知他是渣男,可是都投入了這麼久,說不定他是真的愛我?例如,明知他對你沒有意思,還戀戀不捨,說不定他明天回心轉意了?其實,不僅是女人,就是男人們,也都有這種自我欺騙心理,這是人們在生活困境中常採取的應對策略,它們可能能夠在短時間內暫緩我們的焦慮和抑鬱,但對於一個人的生活與成長可能形成阻礙。心理學提出,善於反思才是一種健康的心理能力。應該學會經常地去審視自己的內心,觀照自己的經歷,這樣便會發現,我們生活中不少的困擾,其實是自我編織的一種謊言。
  • 心理學:婚姻裡沒有「救世主」,做更好的自己,是女人唯一的方法
    開場白:通過文章想告訴我們的女性同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你會發現不一樣的自己,也希望能把這種思維貫穿婚姻的始終。「沒有什麼會一成不變,生活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突然變化,美好的,悲傷的,快樂的,不快樂的。總有一天我們會習慣,習慣這現在還不習慣的習慣。我們拘泥於一種無聊裡,其實都是我們自己把生活變成如此。」
  • 婚姻心理學:脾氣好的女人,往往都教不出好老公
    本文是《女性課堂:婚姻心理學》專欄,通過專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的婚姻情感知識,解決婚姻和情感發展中遇到的困擾。通過案例的剖析、婚姻心理學知識的分享,讓我們女人更懂男人的心理和婚姻的真諦。從底層上改變思維模式,從而為走向幸福的婚姻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 婚姻心理學:無愛的婚姻裡,女人的出路,到底在哪裡?
    這字裡行間都是在控訴自己那段悲劇的婚姻以及對婚姻裡無奈的自我哭訴。餘秀華曾經明確地表示過,她渴望愛情,但是卻恐懼婚姻。在餘秀華的詩歌裡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她帶著些許哀怨的婚姻觀,她渴望被珍惜被心疼,但卻始終和丈夫沒有共同話題,也得不到這個老實男人的理解。
  • 性心理學:女人對性比男人更挑剔,對性生活質量要求更高
    從性心理學角度分析,女人比男人更難接受沒有感情的「性」,女人對「性」的接受程度有更高的情感閾值,所以女人通常比男人對性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本期《心理學簡報》邀請到了婚姻與家庭專欄特邀作者D姑娘就熱點話題「女子拒發生關係過失致前任身亡獲刑」為讀者從性心理學角度分析女人和男人在對待「性」方面的不同。
  • 真正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女人,往往都懂得「自我實現預言」的原理
    本文是《心理學與女性成長》專欄,通過專欄的學習,你可以獲得更多關於女性成長的知識,解決在自我發展和提升過程中遇到的困擾。讓我們女人明白和掌握內心強大的方法、成長的方向以及將來的人生規劃等。儘快,從底層上去改變思維模式,從層次上去提升自我。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在眾多的電影題材中,永遠都不乏對於女性的描述,一些經典且刻骨銘心的女性角色,會帶給我們很深遠的影響。
  • 婚姻中的女人當學天貓總裁夫人
    首先:如果在我們的婚姻中出現第三者,要敢於捍衛自己的權利,不能懼怕離婚,害怕失去,要敢於宣洩自己的不滿;更不要為了某些認為影響重大的事情而委曲求全,更不是應該忍氣吞聲,裝作沒有看到這些事情,這樣只會變本加厲,最後讓你追悔莫及。
  • 美國研究發現:生育能力和血型有關,這種血型的女人受孕率最低
    不過,你是否意識到,其實除了疾病、情緒、精卵子質量等等因素,可能女人的血型,也影響著受孕成功的機率,阻礙了寶寶的降臨? 是的,常見的導致女性很難懷孕的因素有,排卵功能異常、婚前人流要留次數增加、生育年齡太大等等。現在美國研究發現:生育能力和血型有關,這種血型的女人受孕率最低。
  • 秦嵐不結婚生孩子被罵,女人什麼時候能生育自由
    女人的年齡、婚戀、生育一直都是大眾熱烈討論的話題。 對於那些有一定年紀還沒結婚生子的女明星來說,不僅要面對來自家人的壓力,更要面對來自社會的輿論。 前幾天,秦嵐上了熱搜,原因是她在採訪中被問道:面對催婚催生的壓力,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