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同學們,2016年1月快樂語文、2月智慧數學的答案已經新鮮出爐啦!!!
獲取答案的方式有:
1、在主菜單的「讀世界」中點擊「快樂語文」「智慧數學」,便能看到相應答案;
2、在對話框中回復「答案」兩字,便能看到往期答案哦。
● ● ●
在2015年11月份雜誌的「青春面孔」欄目中,初初採訪了2015年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袁清晗,想知道「全能學霸」是怎樣養成的嗎?跟初初一起往下看吧~
2015年6月24日下午,江蘇省高考成績公布,來自江蘇省南通中學高三(11)班的袁清晗以總分418分的優異成績成為江蘇省文科第一名。在夏日午後的校園裡,記者見到了蟾宮折桂的袁清晗。面對記者,她的臉上始終洋溢著輕鬆、快樂、溫暖的笑容。和記者交流時,18歲的袁清晗的思路非常清晰,也很健談。這位活潑開朗的姑娘是如何一步步摘得最後的桂冠的?一起來看吧。
記者了解到,其實早在2012年,袁清晗就曾經以總分730分的成績成為南通市中考第一名。連續兩次考取最高分的經歷絕非偶然,這與袁清晗平時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心態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談起袁清晗良好的學習習慣,袁清晗的母親告訴記者,正是因為自幼養成的習慣,袁清晗才得以成為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特別要感謝她小學的班主任王建雲,從一年級開始就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上課要專注,要學會關心別人的習慣。女兒常說,學校的老師就是最優秀的,上課認真聽講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
袁清晗坦言:「我在學習方面最多只能說是一隻踏踏實實的小蝸牛。」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袁清晗善於合理規劃時間,制定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同時,她還定期進行歸納總結和反思,及時調整學習計劃。當然,她也樂於和前來討教的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計劃。此外,袁清晗還善於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時間,午飯時分,她常常會避開人多擁擠的時刻,先看會書、寫寫作業,等人少了再去食堂。
在課堂上注重學習效率的袁清晗,放學回家並不會花大把時間做課外練習。對於學習,袁清晗一直有一套獨有的學習方法,「題海戰術」並不適合她,「學習要通過自己的不斷碰撞,從而獲得經驗,進行總結」。
袁清晗幾乎不上補習班,她各門學科都很均衡,沒有弱勢科目。即使偶有一兩次考試失利,她也會積極地暗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更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控能力使得她一直保持著飽滿的學習狀態。此外,袁清晗也從來不熬夜,她每天晚上十點半準時睡覺。母親說,家人從來沒有操心過袁清晗的學習,她的學習狀態一直很穩定,學習效率也很高。
袁清晗告訴記者:「人不能把自己總處於放鬆狀態,要時刻處於緊張的狀態。」生命不是完美的,一路走過來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袁清晗開玩笑說,在《西遊記》中,自己最喜歡的人物是沙僧,因為在西天取經路上,沙僧一路苦修,踏實從容,積極進取,這也正是我們在學習中所要堅持的。袁清晗一直保持樂觀謙虛的心態,自己也一直在努力中,「一步一前行」是她學習狀態的最好的腳註。
在袁清晗的成長路上,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父母。袁清晗的母親是一名中學化學老師,父親是設計院的工程師。在家裡,母親常常跟袁清晗說:「我是你的朋友。」在生活、學習中,父母遇到什麼事情,也都會先徵求袁清晗的意見。「爸爸媽媽很尊重我的想法,他們告訴我,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情。當初也是因為我自己對文科感興趣,並據理力爭,說服了父母,最後選擇了文科。」
談及家庭對自己的影響,袁清晗說:「媽媽從不要求我每次考試都得第一,只要求我盡力做到最好,但她對我的人格建樹的方面要求十分嚴格。」今年的高考作文要求圍繞「智慧」寫作,她以《做大智慧的人——給女兒的一封信》為題,以母親的口吻寫了一封書信給女兒,勉勵她「做一個大智慧的人,做一個人格獨立的人」。事實上,袁清晗就是以母親平時對自己的家庭教育為藍本,又添加了一些感悟,寫就了此文。母親一直告訴袁清晗,「女孩子要活得優雅、從容和淡然」。
在家裡,每天的晚飯時間是袁清晗的「開講時間」。結束了一天的校園生活,袁清晗會在飯桌上和爸爸媽媽「侃侃而談」,和媽媽聊聊歷史,和爸爸談談地理。採訪當天,記者發現,攤在袁清晗面前的是一本《滋補藥膳》。母親笑著告訴記者,女兒正在研習廚藝,高考結束後,她就「包下」了廚房,學習做適合家人吃的飯菜。
在這個溫馨的小家庭裡,袁清晗漸漸成長為同學和師長眼中一位「有愛心、樂於助人、懂得感恩」的活潑善良的姑娘。
除了是一名合格的「學霸」之外,袁清晗的興趣愛好也相當廣泛。高考後,袁清晗把自己的暑假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彈古箏、讀書、學習英語、練習書法……小姑娘忙得不亦樂乎。
大家一定想不到,袁清晗有一位九十多歲的「忘年交」——她的書法老師。這位書法老師是位「老頑童」,他時常給袁清晗寫來鼓勵的書信,每次見面都親切地稱呼她為「清晗小友」。袁清晗從小跟著他學習書法,橫豎點撇捺,在起筆與收筆中,她變得愈發從容和沉靜。而書法老師的樂觀心態,也對袁清晗的學習產生了重要的啟迪意義。
從初中就開始學習古箏的袁清晗早已考取了十級證書,彈得一手好古箏。在練琴之外,袁清晗最愛讀書。在讀書方面,袁清晗說自己從不「挑食」,每天都會安排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母親說:「從文學類到歷史類,袁清晗什麼書都看。家裡最多的時候訂了七八種雜誌,《青年文摘》《讀者》是袁清晗的必備讀物。」母親還笑著透露,為了讓袁清晗改掉上廁所看書的習慣,她甚至想把衛生間的燈換成暗一些的。
袁清晗不是一個「不問世事」只管學習的孩子,相反地,她特別喜歡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作為班長,袁清晗協助老師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同學彼此之間和睦相處,大家遇到難解的問題會一起討論,班級這個溫暖的大集體給予了我們輕鬆自由的學習氛圍。」在課餘時間,袁清晗還會積極參加學校的公益活動,比如深入社區服務,為孤寡老人送去關懷,給民工子弟小學的孩子上課,袁清晗說:「人與人之間的愛是相互的,幫助別人讓我感覺很快樂。」
2014年暑假,北京大學組織過南通市優秀高中生參加體驗夏令營,請大家到未名湖畔實地感受北京大學的校園人文環境。來到燕園之後,袁清晗被燕園的環境深深吸引。袁清晗喜歡追求自由的氣息,燕園裡濃厚的人文氣息讓她流連忘返。回來之後,袁清晗更加努力學習,為的就是能有一天以「主人」的身份站在未名湖畔,圓自己的「燕園夢」。
高考成績揭曉之後,陸續有各大名校向袁清晗拋出了「橄欖枝」,香港大學更是開出了70萬港幣獎學金的優厚錄取條件,但袁清晗最終還是選擇了北京大學。「主要是她自己喜歡,之前她自己就想好了要報考北京大學。」母親告訴記者。在袁清晗看來,本科階段的學習是為以後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礎。這個自己有著堅定想法的小姑娘告訴記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一直是她的夢想,在內地讀完本科她可能會選擇在國際平臺上繼續深造,從而讓自己擁有國際化的視野。
2015年9月份,袁清晗踏上了新的人生徵途。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袁清晗正努力踐行著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做事的信念。以後的人生路上可能會有挫折,但只要繼續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她一定會到達理想的彼岸。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樂觀,無論遇到什麼,都不改初衷,人生之路無需雕琢,只需腳踏實地。
本期編輯:顧美娜
Learn more about us《初中生世界》 ︳微信搜索訂閱號:czssjdy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