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9 日,網傳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雨磊涉嫌性侵學生的消息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體不斷被曝光,一同曝光的還有疑似受害女生的呼叫求救錄音。
同日晚,華南理工大學校長辦公會決定對王雨磊予以解聘。今日,這條消息登上熱搜。
高校性醜聞,並非孤例
高校教師性侵女學生的事情,已經多次進入公眾視野。
就在 10 月 7日,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侯某被指涉嫌性騷擾女學生。新聞爆出後,有不少河南大學的畢業生表示,侯某已是「慣犯」。十多年前就有學生寫下被其性騷擾的經歷,張貼在校內的綜合樓和圖書館。目前,當地婦聯和警方已介入調查,侯某已被校方勒令停止與學生有關的教學活動。
2019 年 12 月,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一名女碩士生在社交平臺舉報該院副教授錢逢勝涉嫌性騷擾,在校園公然將該女生鎖進車內進行猥褻。經調查後,校方開除錢逢勝,並撤銷其教師資格以及副教授專業技術職務。
無良高校教師的魔爪,不僅僅只伸向女學生。
今年 7 月 6 日,吃瓜網友被一次教學事故刷新了三觀。中山大學副教授王曉瑋在網課直播的休息中,忘記關電腦微信,被學生看到一連串露骨的聊天內容。一位堪與羅志祥媲美的學界「時間管理大師」、「南沙地產之王」由此誕生。7 月 7 日,王曉瑋被校方調離教學崗位;7 月 9 日,校長辦公會對其予以解聘。
2019 年 11 月,北京大學研究生導師馮仁傑被女朋友揭穿「八爪魚劈腿」的偽君子身份,稱馮某除了正在交往的現任女友外,還多次與數十名女性有染,並且離過婚。後續的瓜更大:馮仁傑的原配前妻不但是其學生,而且還是靠挖別人牆角得來。
經過調查,校方決定:撤銷馮仁傑教師資格,取消其有關人才計劃入選資格,取消其研究生導師資格,予以解聘。
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這些醜聞,很少有令人滿意的後續
「教授不出門,壞事傳千裡。」
在網絡時代下,高校某些無良教師師德敗壞、騷擾女性的事件嚴重損害了高校的口碑和高校教師群體的聲望。主管部門早就專門發文,約束教師行為,為何這類事件依舊層出不窮呢?
儘管我們能從過往的新聞中找出各種校方給出的決定,但這些通報中並未具體說明人渣教師的「不當行為」是否涉嫌違法犯罪。各大高校對「叫獸」的處理方式也如同商量好一般地相似。媒體和公眾非常健忘,人渣教授的後續情況我們也無從得知,幾乎所有這類事件,到最後都不了了之。
我們不禁思考:一個備受社會各界人士關注的話題,為什麼能夠在掀起洶湧民意之後,最終卻歸為沉寂。可能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三點:
第一,採集證據有困難,證據來源不可靠。
雖說大家都處在信息公開化的環境裡,但這種信息公開也存在真偽。有人使用網絡爆料黑幕,揭露醜惡;有人則利用網絡造假污衊,誹謗中傷。我們也確乎看到不少反轉再反轉的例子。
當事件涉及到法律層面時,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調查,對信息和證據的真偽進行鑑定。具體到性侵或性騷擾,由於發生時的場景極為私密,很多證據難以固定。外加高校教師和受害人關係的特殊性,取證的困難可想而知。
第二,很多性侵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後,高校的處理方式都很簡單。
不得不說,各個高校普遍提高了應急公關能力,基本都能在幾天內快速做出反應。但這也導致公眾會認為高校的做法有快速擺脫麻煩的嫌疑,甚至有不作為和包庇的可能。
其實仔細想一下,高校的做法已經是短期內能夠給出的最大的懲罰。高校並非法院,沒有法律審判的能力,當然也無法從法律層面去懲罰無良教師,所能做的,只是先發通報表態,而後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
第三,從不同事件的性質來看,有些也確實夠不上違法犯罪,只是教師的個人道德出現問題。
所以,高校只能從教學紀律和師德師風的規範出發,通報一個違紀無德的人。從這點來說,解聘應該已經是最高形式的懲罰。至於更多的懲罰,學校無法出面,也不可能出面。
弱勢群體,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2017 年 3 月 8 日發布的《中國大學在校和畢業生遭遇性騷擾情況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曾遭受過不同形式的性騷擾,其中女性遭受更高騷擾的比例為 75%,90% 的性騷擾實施者為男性。
對此,作為弱勢群體的女學生,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居安思危進行自我保護的預演,保證自己能在最壞的情況下「留一手」。
第一,無論在職場、還是校園,勇敢對暗示性的話語以及充滿挑逗意味的潛臺詞 say NO!
假裝聽不懂無良導師的性暗示、忽視不理睬導師的潛規則是保護自己的首要原則。很多無良導師就是篤信女學生有尊敬老師這一準則,暗暗將邪惡的小手伸進學生純潔的身體,最後發生悲劇。在認清導師到底是一幅什麼嘴臉後,女孩子一定要在他們進行言語試探的階段就堅決拒絕,不給人渣導師留餘地,也不給自己留後患。
第二,一定要設想最壞最壞的情況,並且發生之後靈活處理。
無良導師也會包裝自己,河南大學侯某還是 2017 年的學校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呢~
平日裡人畜無害,高風亮節的導師,可能在人群背後又完全是另一張面孔。這種無良導師通常會讓女生防不勝防,在沒有戒心、防備的情況下,以學術、學校、學習等的各個理由單獨對女學生進行「指導」,最後露出真面目。
如果有此種導師,女生一定要多個心眼,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如果有單獨見面的情況,提早開啟手機錄音,保存證據。
第三,侵害發生以後,勇敢說出來!
其實這一條是筆者最不忍心告訴大家的建議。也是目前很多人都做不到的「瀕臨報廢」的建議。
一方面,在校的女孩子們無權無錢,要想真正保護自己的權益,困難重重。事情發生以後,女生稍微有些動作,就會遭到人渣老師本人威脅,還有的高校會出於學校聲譽考慮,連哄帶騙地「做學生工作」,或者給予一些承諾和賠償,試圖將醜聞壓下來。
所以我們能看到的這些曝光出來的新聞,都是每一位勇敢的女孩子在承受巨大壓力的同時,與各方勢力鬥爭的結果。我們應該感謝她們!
回到文章一開始的華南理工大學這件事,也有同校另一位疑似受害者站了出來,她提供了很關鍵的錄音來跟進指控另一位教授。
不過目前學校對此還沒有任何官方的反應,我們暫時不能妄下定論。
最後,冤有頭債有主,在一件件觸目驚心的事件背後,我們最應該詰難和問責的是人渣導師,媒體的長槍短炮千萬要避免誤傷無辜的受害者。
封面來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