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瀝瀝的夏雨,
一場又一場。
成全了蚊子的囂張跋扈,
徒留下一身的大包小包。
除了擾人清夢和讓人癢痛,
根據調查,
被蚊子叮咬能傳染80多種疾病。
每年的5月-9月就是
由蚊蟲引起的登革熱高發期
學校和幼兒園是傳染病的好發場所
學生更是傳染病的易感人群
是時候做出選擇了——
是望「包」興嘆,
還是鬥一鬥?
什麼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蚊媒傳播的法定乙類傳染病,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登革病毒通過伊蚊叮咬進入人體,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俗稱「花斑蚊」)。
登革熱潛伏期因人而異,一般在感染病毒後的5-8天發病。
該病症狀主要為高熱、頭痛、肌肉、骨關節疼痛、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並有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等,一般採取對症治療為主。
寶寶感染登革風險較大,另外伴有糖尿病、高血壓、肝硬化等基礎疾病者、老人、肥胖或嚴重營養不良者及孕婦也容易感染登革病毒,這些人群即使只出現輕微症狀,也建議立即就醫。
另外,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患者也要特別注意,因為會出現「抗體依賴性增強現象」(ADE),也就是說症狀及預後往往還會比初次感染的患者還要嚴重。
目前登革熱沒有特效治療方法,主要採取對症治療和支持療法。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防蚊滅蚊,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清除積水。
網傳「驅蚊大法」你試過幾個?
網上流傳著形形色色的「驅蚊大法」,你是否也明裡暗裡仿效了一番?
什麼醋燻法、燒橘子皮、養驅蚊植物、口服或噴灑維生素B1……這些防蚊滅蚊小妙招,看起來簡單又實用,但真要嚴謹地論證一番,會發現僅少數有輕微效果,大多不靠譜。
不靠譜1——肥皂水驅蚊
肥皂水是微信朋友圈傳播廣泛的滅蚊妙招之一,方法就是把盛有肥皂水和洗衣粉混合液的臉盆放在窗前,並緊閉門窗。第二天,就會發現蚊子死在盆中。原因是,肥皂的香味可以誘使蚊子產卵,而混合液體又能殺死蚊卵和成蚊。
弊端是,肥皂水的濃度不好控制。濃度太高,蚊子吸引不過來。濃度太低,則起不到滅蚊的作用,反而容易孳生蚊蟲。
不靠譜2——點燃桔子皮
網傳在家裡點燃曬乾的桔子皮,既可以驅蚊,又能使室內空氣清新,一舉兩得。把煮沸的醋裝在盤子裡,置於室內,蚊子就會被燻跑,家裡大門敞開,涼快又沒蚊子。
這些做法都缺少科學依據,原因在於並不能產生具有驅蚊效用的化學成分。與其這麼麻煩,倒不如買些正規廠家生產的電熱蚊香來得實在。
不靠譜3——噴灑維生素B1
B族維生素能驅蚊的偏方流傳已久,網上流傳最廣的方法就是把維生素B1溶解於水,噴灑在皮膚表面,或者直接口服維生素B1。
在維生素大家族中,為何人們偏偏愛把維生素B1當做驅蚊「神器」呢?或許最根本的原因是維生素B1有微弱的臭味,而且有苦味,噴灑在皮膚表面想讓蚊子「退避三舍」。同樣,「口服維生素B1驅蚊」的說法,也是基於人體能夠通過汗液排出這種特殊的味道。
但目前科學研究表明,蚊子對氣味的喜好與人類不一樣,讓人覺得反胃的維生素B1,並不會對蚊子產生影響。而且,維生素B1的分子結構非常不穩定,怕熱且見光易分解,溶解在水裡噴灑的做法本身就不可靠。
不靠譜4——植物驅蚊
驅蚊草、夜來香,你的臥室裡是不是也有幾盆?目的是想利用植物散發出的特殊且濃鬱的氣味,達到使蚊蟲不敢靠近的目的。
研究表明,這類植物分泌的香葉醇、香茅醇、檸檬醛等物質,確實對昆蟲有一定的趨避作用。但這些物質平常並不會隨便釋放出來,只有在受到機械摩擦或昆蟲取食等物理損傷時,才會大量釋放。就像我們搓揉一把艾蒿,才能聞到濃濃的艾蒿味一樣。
因此僅靠葉片散發出來的氣味濃度來驅蚊,是遠遠不夠的。此外,長久放置於室內,夜來香等所謂的驅蚊植物可能還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如果要在室內擺放,請儘量選擇放在通風的陽臺或窗口。
不靠譜5——用花露水洗澡
相信不少家長都做過這樣的事情,為了防蚊,在孩子洗澡的水裡加入花露水。這樣的做法真的有效嗎?答案是否定的。花露水驅蚊是有前提的,只有含避蚊胺成分的「驅蚊花露水」,才能起到驅蚊效果。
即使是含有避蚊胺的花露水,經洗澡水稀釋後,防蚊的作用也變得微乎其微。更何況,花露水中還含有酒精、香精等成分,加在洗澡水裡可能會導致孩子過敏。
兼顧健康!「簡單粗暴法」看這裡
家庭防蚊滅蚊可採用安裝紗窗、紗門等防蚊設施,使用蚊帳,防止成蚊叮咬,亦可用防蚊油塗搽暴露皮膚;情況允許時可在室內可點燃蚊香、使用 殺蟲氣霧劑等。
但有幾個點要注意:
注意一:盤式蚊香在燃燒時會產生煙霧,長時間吸入會刺激呼吸道,且不完全燃燒時會產生多環芳香烴、羰基化合物和苯等有害物質,不建議在室內長期使用。
注意二:電熱蚊香、氣霧殺蟲劑等無煙產品在室內使用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電熱蚊香的最佳使用時間是睡前半小時,不用時要及時關閉開關。
注意三:使用氣霧劑殺滅蚊蟲和蒼蠅時,要提前關閉門窗,1小時後開窗通風,之後半小時方可進入。使用電熱蚊香最好在通電2小時後開窗通風,之後半小時再進入。
使用化學辦法,孕婦、嬰幼兒、老年人、患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人群可能會產生頭暈、頭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所以,家有敏感人群,還是儘量採用簡單、粗暴、有效的物理防蚊法吧。
與蚊子鬥,最好「斬草要除根」
蚊蟲的一生要經歷四個階段,分別是卵、幼蟲、蛹和成蟲。前三個階段必須在水體中才能完成。
也就是說,花斑蚊等蚊蟲生長繁殖的根基在水,沒有水環境,就不會有花斑蚊。
「辣手」斬蚊子,
請從「水」下手。
消除或破壞蚊蟲孳生地
排乾房前屋後及屋頂、溝渠死水,疏通下水道,汙水井加蓋,平窪填坑,堵塞樹洞。
及時清理房前屋後的缸、罐、廢舊輪胎、啤酒瓶、竹筒、陶瓷器皿等積水容器。
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蓋,以防蚊子進入。
防止垃圾堆積,將垃圾放入密閉塑膠袋並放入密閉容器中。
家養水生植物應每隔3天至5天換水洗瓶、清洗根須,並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積水。
減少與蚊子接觸的機會
家庭可安裝蚊帳、紗門、紗窗等;適時使用蚊香、電子驅蚊器、電蚊拍、防蚊燈等裝備,還可以用殺蟲噴霧劑對房間實施滅蚊處理。
避免在蚊子活動高峰期在樹蔭、草叢、涼亭、垃圾站等地方逗留。
外出時可穿長袖衣褲,在皮膚裸露部分塗抹驅避劑。
必須前往蚊子密度較高的場所時可現場噴灑滅蚊劑。
來源:綜合健康江幹、健康中國
編輯:蔡霞
校對:鄭珊珊、嚴儼
責編:羅建根
【來源:浙江省血液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