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汽車上的三元催化器是什麼樣子的,但是很多人可能被4S店或維修店推薦過清洗三元催化的項目。如果你的初中化學知識還有一些沒還給老師的話,你應該記得有些化學反應是需要催化劑的。催化劑本身不參與化學反應,但是有了它化學反應會更快。比如:
2KClO3(MnO2,加熱)=2KCl+3O2。
也就是氯酸鉀在二氧化錳作為催化劑的情況下進行加熱,可以分解成氯化鉀和氧氣,達到制氧氣的目的。當年化學老師就是這麼演示制氧氣的。這裡的二氧化錳並不參與化學反應,但是有了它則會加快制氧氣的速度。
同樣的原理,三元催化器裡面的物質本身不參與化學反應,但是有了它,發動機排出的廢氣裡的一些成份可以進行相互的化學反應,變成對空氣沒有汙染的氣體成分。
三元催化器安裝在汽車的排氣道內。發動機排出的廢氣先經過三元催化器,再經過消音器,過五關斬六將,最後才排到空氣中。如下圖:
三元催化器由陶瓷和耐火材料製成,呈蜂窩狀,內含有鉑(Pt)、銠(Rh)、鈀(Pd)三種貴金屬,所以稱之為三元催化吧。其中的「鉑」就是我們所說的白金,可以做成戒指或項鍊。所以三元催化器價格很貴,少則一兩千,多則四五千。而且有的車輛是雙排氣管,有兩個三元催化器。舊的三元催化器也可以賣不少錢。 所以有專業的小偷專門偷汽車的三元催化器。很多報廢汽車回收機構不願意回收缺少三元催化器的汽車,其中的原因……
下圖是三元催化器的內芯材料,是可以賣錢的。
具體來說,三元催化器能讓發動機廢氣中的三種一般有害物質CO(一氧化碳)、HC(碳氫化合物),NOx(氮氧化合物)通過化學反應變成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氮,從而減少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汙染。不過三元催化器要在變熱的時候才能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在汽車剛發動的一兩分鐘內,三氧催化器還發揮不了作用,等它的溫度上來以後,它才會積極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在發動機高溫廢氣的作用下,它的溫度一般可達到400度以上,甚至可以達到800度。所以不要把汽車停在有乾草的地方,因為溫度很高的排氣管和三元催化器可能會點燃乾草,從而造成汽車自燃。
三元催化器一般會出現的故障有兩種:
(一)內芯鬆動或破損。如果因為汽車底盤託底,三元催化器遭受撞擊,內芯可能會鬆動或破損。當加油的時候,三元催化器裡就會發出類似於顆粒物撞擊鐵桶的聲音。如果不進行處理,細小的顆粒物在啟動的時候可能會倒吸入發動機而摩損氣缸壁。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更換新的三元催化器,但為了降低成本也可以進行修復。比如可以將三元催化器寄到廠家,將外殼切開重新裝入內芯,再將外殼用電焊焊住,費用相對便宜些。
(二)三元催化器堵塞、中毒。如果發動機嚴重燒機油或汽油裡加入了劣質的燃油添加劑,會使發動機的廢氣裡含有較多的膠狀物,從而堵塞三元催化器上的小孔,造成發動機排氣不暢,動力下降。或者廢氣中的有害物質導致三元催化失效,俗稱「中毒」。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清洗三元催化了。 保守的療法是不拆三元催化,通過注入三元催化清洗劑來清洗。但比較徹底的方法是將三元催化器拆下來,進行直觀的清洗。
有人說,如果三元催化器壞了,把裡邊的內芯搗碎倒空不就行了嗎?這樣幹的話你的車還是可以開的(儀錶盤上發動機故障指示燈可能會亮),但是會增加對空氣的汙染,而且驗車的時候尾氣檢測是通不過的。
總之,無論從價格上,還是從功能上來講,三元催化器都是汽車上的一個「金疙瘩」。
(圖片來自於網絡,僅供參考學習交流,如有不當之處,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