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周刊》社長張慧萍薦書:《親愛的安德烈》

2020-12-11 搜狐傳媒

  張慧萍簡歷

  張慧萍,女,《齊魯周刊》社長、總編輯。1999年創辦《齊魯周刊》,在辦刊思路上,先後經歷了三個階段,先以「批判、建設性」見長,發表了一系列引起強烈反響的報導,如《誰拋棄了濟南》、《三峽大移民》等,獲得了廣泛的公信力和美譽度;後以「厚重、文化味」為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策劃專題,如《進城第一代》、《七七級畢業二十年》等,提升了品牌價值,創造了話語權,形成周刊獨特的文化積澱;2005年以來,以「關注主流人群,關注精英人物」為理念,挖掘、報導了時政、文化、財富、娛樂等領域的熱點人物,山東第一人物周刊深入人心。

  推薦書——《親愛的安德烈》

  人和人的成長

  周末,和女兒聊天,她突然宣布了第一個自主性的人生規劃:奮鬥十年,撤離京城,她受不了大都市的壓迫。

  還記得女兒當時的眼神,飄移著小鹿般的不安和惶惑。她期待著我的態度,儘管這個態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驗證我的強勢是否還一如既往。多年來,像天下許多母親一樣,我習慣了越疽代苞為孩子設計未來,鋪展前程,在孩子的心靈中強制地灌輸著成人的理念,母女間的對立和不快時常像一鍋粘粘乎乎的疙瘩湯。

  而就在那個周末的晚上,一本書的思想穿插於我們談話的場景中,改變了我對女兒的態度,或許還將繼續改變我對母親這個角色的認識和作為。

  這本書叫做《親愛的安德烈》。

  此書匯集了龍應臺母子43封書信,這些書信強烈地觸動了我:原來,母親可以這樣做,原來,兒子也可以這樣做。。。。。世界上許許多多的「可以」和「不可以」曾經橫坦在母子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文化背景中。那個可愛的德國男孩可以匆匆放下母親的越洋電話去踢球,也可以把母子相聚的時光給他的「死黨們」,他在提醒母親:「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母親也悟出:母親之於孩子就是一座老房子,孩子大了就要離開,或許他頻頻回首,或許他不再回頭,老房子的煙火溫情終將化作久遠的記憶——因為路的牽引就那麼現實地鋪展在孩子的面前。

  為什麼母親們在孩子面前會變得強勢呢?是什麼讓天下的母親們千百年來習慣於以自己為中心,剝奪了孩子的獨立和自由呢?反觀我們的教育,反思我們的價值觀,我們最忽略的大概就是個體間的獨立和尊重,人和人的成長。我們自己活得好嗎?我們有什麼理由把孩子納入我們格式化生存的規則中?就因為我們是大人?

  十九世紀歐美的「童年革命」帶來了母親地位的變化,中國沒有經歷過童年革命,自然也就沒有孩子們的自由王國,也就錯失了母親和孩子共同成長的機遇。連孩子都沒有自由的社會是一個現代社會嗎?至於中國母親的地位,那就不言而喻了。來一場童年的革命,再來一場母親的革命加上父親的革命會有所改變?

  在中國,雖然還有一些母親不能養活自己的孩子,即使哺乳兒女也不認識「母親」兩個字的意義,但,改變已是大勢所趨。龍應臺是作家,教授,是曾經的臺灣文化局長,這諸多的身份使她成為千萬個中國母親的例外,她的混血的男孩居住在德國最富有的小鎮上,和中國千千萬萬山溝裡的孩子們也形成了不同國度不同教育背景下的文化對視,在閱讀的世界裡,這恰恰構成了一道別致的景觀。「凝望星辰,月色滿懷」。

  內容簡介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臺離開歐洲返回臺灣,就任臺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龍應臺一定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龍應臺「認識了人生裡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著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作者簡介

  龍應臺,生於臺灣高雄縣。1986年出版《野火集》,抨擊國民黨政府黑暗統治,轟動臺灣,當月再版二十四次,對臺灣社會發生巨大影響。1999年任首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2003年來,先後任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大學訪問教授。《南方人物周刊》中國「五十位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相關焦點

  • 齊魯周刊社社長總編輯張慧萍:一位新聞人的堅持與本真
    張慧萍(中)與本報記者合影個人簡歷張慧萍,齊河縣人,齊魯周刊社社長、總編輯。1999年創辦《齊魯周刊》,在辦刊思路上,先後經歷了三個階段,先以「批判、建設性」見長,發表了一系列引起強烈反響的報導,如《誰拋棄了濟南》、《三峽大移民》等,獲得了廣泛的公信力和美譽度;後以「厚重、文化味」為重,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策劃專題,如《進城第一代》、《七七級畢業二十年》等,提升了品牌價值,創造了話語權,形成周刊獨特的文化積澱;2005年以來,以「關注主流人群,關注精英人物」為理念,挖掘、報導了時政
  • 《齊魯周刊》舉辦2009新春答謝會
    2009年1月16日下午5點,《齊魯周刊》新春答謝會在濟南貴和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齊魯周刊》的主管單位——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樹理代表發改委黨組發表致辭。山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和企事業單位的合作夥伴、朋友嘉賓共100餘人分享了這一愉悅的時刻。
  • 齊魯周刊·世茂足球季挑戰賽盛大開幕
    當前位置:首頁 >> 齊魯車市 2014.06.12 星期四 齊魯周刊·世茂足球季挑戰賽盛大開幕   本報訊(記者 王海軍)
  • 齊魯周刊總編輯張慧萍:一個時代的風情與憂傷
    一個時代的風情與憂傷——讀王小暉□張慧萍  (作者系齊魯周刊社社長、總編輯)
  • 齊魯周刊·世茂足球季暨綠茵無界籠式足球挑戰賽邀您參與
    齊魯網6月9日訊 為慶祝《齊魯周刊》創刊15周年,6月7日,由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批准,齊魯周刊攜手中國足球協會、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發起主辦,濟南世茂國際廣場、青島英派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臨淄足球博物館協辦的
  • 濟南體育記協會長,齊魯周刊社社長王勝軍:體育記協的新時代命題
    濟南體育記協會長,齊魯周刊社社長王勝軍:體育記協的新時代命題 2018年8月22日,濟南市體育記者協會第三屆理事會議在濟南名雅千佛山賓館順利召開
  • 「社長薦書」第三期·心理學專題
    「社長薦書」第三期·心理學專題 2020-12-11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親愛的安德烈》經典語錄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 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 從《親愛的安德烈》中看龍應臺的教育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龍先生(龍應臺)是我一直很喜歡的一個作家,排開政治立場上來說,她的文字能給青春期的學子們以精神上慰藉,很多年輕人喜歡讀她的書,我也很喜歡。在每個人17、8歲最迷茫的時候,最適合讀龍先生的書。
  • 《親愛的安德烈》:親子溝通的範本
    大家好,今天糖伈想給大家推薦一本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閱讀的家書式的書籍——《親愛的安德烈》。《親愛的安德烈》 這是一本兩代共寫的家書匯集,由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合著,為什麼要以這樣的形式互寫家書呢
  • 齊魯周刊主辦「2010齊魯精英人物風雲榜」揭曉
    2010,他們影響齊魯 ——「2010齊魯精英人物風雲榜」揭曉     本刊訊 1月10日,中國品味•國窖1573-「2010齊魯精英人物風雲榜」在濟南隆重揭曉,十大齊魯精英、十大新銳魯商、十大最具責任感機構等獎項各歸其主。
  • 山東《齊魯周刊》宣布復刊,或將引進戰略投資
    藍鯨傳媒7月25日訊  7月25日晚間,齊魯周刊通過其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經請示主管單位,並由社委會研究決定,自7月18日起,齊魯周刊社結束休刊整頓,《齊魯周刊》今日恢復正常出版。有關本期刊的重大事項將依照相關規定及時披露。感謝讀者朋友們對《齊魯周刊》一如既往的關心和支持。
  • 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新版重磅上市
    【基本信息】書名: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著者:龍應臺、安德烈合著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書號:978-7-5495-3064-9CIP:I267.5出版時間:2013.3定價:29.80元【內容簡介】《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龍應臺新版筆記+安德烈首次發表的照片+華人世界各地讀者的感動來信。
  • 《親愛的安德烈》:關於兩代人之間的溫情溝通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龍應臺的作品《親愛的安德烈》
  • 那些想說卻說不出口的話——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
    那些想說卻說不出口的話——讀《親愛的安德烈》有感希望孩子們多讀書學習烈日移到頭頂時,空氣停止了流動,雲彩似乎被烤化了,只留下透藍的天空。每個午睡醒來,心中懷著愜意,坐到窗邊,玻璃隔開聒噪,翻開《親愛的安德烈》,心中更添一份溫暖。說實話,我看書從未如此小心翼翼,甚至覺得不忍心看下去,因為覺得看完了,就沒有了。
  • 《親愛的安德烈》:用愛與尊重,找回「丟失」的孩子
    拿起《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一段話映入眼帘,一種強烈的感受撲面而來。「媽媽,你和我說話的方式,還是把我當作小孩看待,你完全無法明白我是個成人,你給我足夠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嗎?《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時間,通過以專欄的方式收錄的書信。書中的三十六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關係」而深深困擾著的讀者。這本書消除了母子之間的隔閡和距離,跨越了不同國界間的文化阻隔,也為兩代人的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 春風好書 | 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韓衛東的年度薦書
    圖/文/視頻製作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通訊員 馬正心編者的話:一年一度的博庫全民閱讀周刊春風圖書勢力榜活動開啟每種候選書都會有屬於自己的一段「亮相」,書中的精彩也會被朗讀出來。「悅讀詠流傳」,好書一種種現身,待你來讀,來聽,來看。
  • 春風榜大咖薦書 | 浙江攝影出版社社長管慧勇推薦「美好之書」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孫雯今天,2019春風悅讀榜的「大咖薦書」是三套藝術類書——《DK素描之書》、「世界絕美」系列、《漫畫藝術史》,它們來自浙江攝影出版社社長管慧勇的推薦。無論是素描技法、世界之美,還是藝術史,這些書從不同的角度傳遞著傳遞著美的真諦。
  • 讀龍應臺《親愛的安德烈》:做個普通人沒有什麼可恥的
    我這個禮拜就遇見了,那就是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是讓我看得停不下來的一本書,大概用了兩三天的時間就看完了。書中的內容以龍應臺與兒子的書信往來構成,他們討論很多我喜歡的問題。書中也包含了一些讀者的來信,讀者的來信也很有趣,甚至有很多讀者很直接。讓我感到驚訝的是龍應臺會把很多不贊同她的讀者來信放進來,我想這是一個真實而有力量的作家才可以坦然面對的。
  • 《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好書推薦_書籍點評
    基本信息書名:《親愛的安德烈》作者:龍應臺安德烈(Andreas Walther)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第2版(2013年3本書特別收入弟弟菲力普寫給哥哥安德烈的信《誰說香港沒文化》名人評書安德烈授權發表的照片——回過頭,用心看看日益「遠去」的父母,從18歲那一年算起,忽忽又過了10年還多。本書特別收入安德烈授權發表的照片,追蹤記錄安德烈成長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