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分清綜合分析題
綜合分析題是來源於大綱上的「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特別注意的是,這是「綜合」分析題,而不是分析題。
轉換到申論作答中,針對材料中的內容、觀點、問題來談(分析)理解、認識、見解、看法、含義、評價……
特別注意是有「分析」兩個字不等於就是分析題,還是看題目的目的。
如今年的國考項目
用我們的話說,就是「村支書感到壓力很大的原因」,最後還是結合材料概括、提煉原因。
如果後面的設問改為「請根據給定資料2,談談你的理解」,那這個就是綜合分析題了。
而如何區分上面這些是不是綜合分析題,有兩點:
一是題幹中有沒有「談談」這類的詞眼;
二是從題幹中能不能領會出「表達(自身)觀點」的意思。
第二部分:綜合分析題的答題思路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是綜合分析題的基本答題思路,所有的綜合分析題(考查本質-綜合分析題能力)都是這麼個思路。
另一種方式講就是「觀點/問題表達—緣由分析—要求概述」。
理解這個思路,首先要搞清楚這三個部分之間的邏輯關聯:
「是什麼」是總領性的觀點或者問題;
「為什麼」是對「是什麼」的直接說明與支撐;
「怎麼辦」是總結性的措施概述,承接上面的分析。
三個部分的內容是一脈相承的。
1,「是什麼」
這是綜合分析題答題最關鍵的一點,和大作文的立意是一個地位的。
「是什麼」一般表達的是觀點、問題、態度是什麼樣子的。而且一定是總體的、宏觀的、根本的,不要具體細化。
但無論是哪一種,注意三點非常有必要:
①內容方向必須是來源於材料。不要太天真,不是題目要求我們談談自己的理解就大談特談自己是怎麼看的(「我認為」等等還是刪去)。
②必須是簡潔、凝練、直觀的,別廢話,一看就知道。
③絕對不要簡單複製題幹中的句子。這是讓表達觀點的,不說點「所得」,沒那麼容易得分。
2,「為什麼」
這是綜合分析題的答題重點,必須圍繞「是什麼」展開,和分論點、具體論證之間的邏輯關係一致。一定注意不是簡單的原因分析(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
這個部分的內容可能性很多,但總歸來說都是根據「是什麼」、材料信息來調整。主要有下面三個大概情況:
可以發現,無論哪一種情況,積極的和消極的都有可能呈現,這是由於「多角度、全面、辯證」分析問題的要求。當然,具體有沒有,還要看材料如何呈現。
但可以確定,如果是肯定方向,那麼材料有涉及到問題或者危害時,一定是簡要的呈現,而且注意措辭,言詞不要過於偏激。
而關於案例要不要呈現,關鍵還是字數,字數有餘就說明是什麼例子,字數不夠就高度提煉。
此部分,還需要注意「四性」:
①層次性。如果有多個方面的內容,比如危害與意義,一定是區分明顯,不要混在一起。
②條理性。這個很少人注意,最好能夠用數字標記出來,最少可以通過標點符號(;)可以知道有幾點。
③概括性。主要還是看最近的考試,綜合分析題答題字數銳減。
④邏輯性。這個倒是最重要,也最難的。比如,遞進、轉折、並列這些都需要思考下。在我想來,綜合分析題應該是注重邏輯的概括題。
總的來說,「為什麼」部分內容都是源於材料,層次、條理是形式,概括是關鍵,邏輯是本質。
3,「怎麼辦」
最後一個部分,也是最簡單。如果第二部分有問題分析,或者積極經驗,結合這些簡單的點一下措施方向就可以的。內容可以是材料中有的,也可以是自己積累的。
一定是簡潔、不要細化的舉措。
按照這三步走,注意多加練習,綜合分析題目自然不在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