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了歷史,溫柔了歲月,大家好,歡迎來到『席樂歷史說』 ,喜歡請關注我。
今天就是農曆二月了,在這一刻,我滿懷希望,期待這個年頭的春天,期待這個月的好消息,更是想著期待新聞裡好消息,願你我相安,願山河無恙。
明天就是農曆的二月二了,是個我們老古人流傳下來的好日子,有諺語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也有諺語說「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這期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這個陪伴我們走過一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二月二」
一: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二月二,顧名思義,就是農曆的二月初二,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在這一天,據說是龍抬頭的一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那可是個了不得的吉祥之物。
據說,二月二是龍王(堯王)的誕辰,而龍在古代又作為呼風喚雨的化身,自然深受農耕社會老百姓的歡迎,逐漸,開始了對二月二的慶祝和祭祀。
因為是為了求龍王在這一年呼風喚雨,保佑豐收,所以這一天,在內,家家戶戶燒香祭祀,在外,湊錢為龍王過生日,敲鑼放炮,自然必不可少。
二:二月二,龍抬頭的寓意
在農曆二月初二這一天前後,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而農作物也到了該播種的點,正是大地和農作物渴求雨水的時候,龍抬頭,雨就到,自然美滿。
作為農耕社會,二月二並不只是表面的龍抬頭,更是要象徵著萬物復甦,巨龍騰飛,因此,人們也把二月二這天,作為了一個辭舊迎新、轉來好運的日子。
三: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
將「二月二,龍抬頭」這天作為慶祝節日的,據說,最早可至伏羲時期,在春秋戰國時期發展壯大,最後在元朝時,將二月二徹底明確為龍抬頭。
在東北某些地區,清晨起床首先要用竹竿敲房梁,寓意先將龍喚醒,同時開始用粗糧和粗米麵做一些麵食,將龍餵飽,寓意將龍好運留在家。
在北京民間,在「二月二」這天,隨著萬物的復甦,害蟲也隨之醒了過來,所以老百姓要在這一天點著蠟燭,驅除房梁和牆壁中的一些害蟲。
最重要的是,在這天,無論做什麼,都要和龍聯繫起來,做一張餅,要做成龍鱗狀的,譽為「龍鱗餅」,吃個米飯,譽為「吃龍子」,吃個餃子,譽為「吃龍耳」。
雖然都是以形狀譽龍的某個部位,可這也代表著中國傳統老百姓對這一年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四:二月二,龍抬頭的禁忌
據說這天,婦女不可以做針線活,因為這天龍要抬頭望蒼天,如果要是動針線活的話,會刺傷龍的眼睛,總之,不吉利。
在古時候,正月是不剪頭的,據說,在正月這個闔家團圓的時候,有在外的遊子無法回家,他們的家人極為想念他們,極為思舊,逐漸,「思舊」變成了「死舅」,真是汗顏,讓天下的舅舅們背黑鍋。
所以在二月二這一天,一直流傳著理髮的習俗,在這天理髮,據說在這天理頭,可以讓人一年鴻運高照,一年都有精神氣。
以上四點就是「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寓意,習俗以及禁忌。
最後,我想說,在二月二,不止龍要抬頭,我們更要抬頭,讓以前的不歡一去不復返,讓我們迎頭來接未來的好運!
抬頭望明天,前方或許會有困阻,我們只需坦然面對,少一些顧慮,砥礪前行,也希望在農曆的二月,疫情能夠徹底控制,讓我們對這片山河一起期待!
參考文獻:
(1)《民俗學概論》
(2)《中國古代風俗文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