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11月19日,隨著一聲清脆響亮的嬰兒哭啼聲,分娩的喜悅立即傳遍了孝南區婦幼保健院產房內外。
「醫生,我的寶寶順利分娩啦?我怎麼一點也不覺得疲倦,渾身都充滿著力量。」產婦小尹握住該院業務副院長王巧娥的手,從產床上探起頭來,迫切地想看一看自己剛出生的寶寶。
今年24歲的小尹是一位頭胎媽媽,一直堅持在孝南區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門診做孕檢,於11月18日上午孕檢時收入院待產。產前B超檢查發現胎兒臍帶繞頸、繞腹各一周。管房醫生向其交代了分娩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臍帶繞頸又繞腹出現胎兒缺氧不能順產的情況。小尹聽後很失落,她表示,自己堅持懷孕至41周,就是為了能自然分娩。
小尹在孝南婦幼孕媽咪微信群裡傾訴自己的失落心情。母嬰綜合服務科主任、微信群管理員張紅菊了解了小尹的情況後及時與王巧娥反饋。王巧娥到小尹床邊檢查評估後,鼓勵她可以試產,產程中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再轉剖宮產也來得及。
得到王巧娥的鼓勵,小尹吃了一顆定心丸,安心在院待產。19日早上,小尹宮口開了1釐米,醫生檢查後,考慮她宮縮較稀,為了產程順利進行,建議她使用催產素催產。小尹一邊輸催產素催產,一邊在護士長徐紅霞的指導下,運用自由體位、曼舞等方式加快胎頭的下降。
一個小時後,小尹宮口開大到3釐米,她難忍宮縮帶來的疼痛,要求行麻醉鎮痛分娩,醫生立即來進行檢查,經過評估後認為小尹情況良好適合麻醉鎮痛。
打了麻醉的小尹除了感覺腹部和肛門有些脹外,沒有之前難受了,產程也加快了,不到一個小時就宮口開全。在助產士的指導下,小尹不僅很配合也很會用力,順利分娩產下了寶寶。
在病房裡,小尹激動地說:「感謝你們,有了你們的關愛我才能順利分娩。」
王巧娥表示,在如今剖宮產率高居不下的情況下,該院積極幫助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採取自由體位,同時合理使用鎮痛儀鎮痛或者藥物鎮痛等辦法,促進產程進展,減輕了產婦的痛苦,樹立了孕婦自然分娩的信心。「更重要的是,產婦和家屬都應該對自然分娩充滿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分娩過程中來,和助產士配合,爭取自然分娩。」王巧娥說。
來源:湖北日報 徐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