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對寫作文有牴觸情緒,本來還興高採烈的,一說寫作文,立馬變得垂頭喪氣,我的學生也是這樣。
這天,我拿起粉筆剛要寫作文題目,就聽到底下一片嘆氣聲:「又寫作文呀?真煩……」 這時,我腦海中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於是,把粉筆一放,笑眯眯地說:「同學們,這堂課我們不寫作文,先講一個故事!不過,像遊戲一樣,需要你們參與啊。」
「好!」同學們一聽,高興得跳了起來。
「有一天,我在上學途中撿到一個錢包,交給了老師,後來呢?」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老師表揚了我……」我搖了搖頭:「不對!結局有很多種可能哦!」
接下來,我開始循循善誘:
「後來,錢包裡有一條大青蟲,因為,我想嚇唬一下老師;
後來,大家發現,錢包裡住著一個小精靈;
後來,同學們才知道,老師是我爸爸,錢包是我送給他的生日禮物……」
頓時,孩子們睜大了眼睛。這堂課的作文,就是我給了個開頭,孩子們天馬行空,根據自己的想像編故事……
不論孩子們怎麼編,編得如何,我都在孩子們的眼睛裡看到了上好作文課的希望。
從此,我的作文課就開成了故事課,每堂作文課都搞得風生水起。
與此同時,我也在嘗試作文教學的新方法。記敘文,是不是也可以像數學一樣,有一定的公式可以套用呢?於是,我付諸行動,形成了一套故事創作的獨特技法。
我在作文課上這樣講解:
「小時候,母親生怕三歲的春寶亂跑,在他腳脖子上拴了一個鈴鐺;後來,母親得了老年痴呆,春寶怕母親亂跑,也在她腳脖子上拴了這個鈴鐺……這就是『角色互換法』和『道具法』。」
「大學時,大頭經常搶小胖的方便麵湯喝;後來,大頭很有錢,小胖遇到麻煩想借錢,又很猶豫。到飯點了,大頭買了一碗方便麵。小胖以為自己被怠慢,不料,等他快吃完的時候,大頭突然搶過去,把湯喝得精光,然後告訴小胖,不管什麼時候,他們永遠是兄弟……這就是『情景再現法』。」
還有「同病相憐法」「懸念法」「聯想法」……
我把這些心得體會寫成了一本書:《記敘文絕密十六法》,總結出十六種寫作技巧。它可以讓記敘文的情節更新穎,結尾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故事作文法大獲成功。原先見作文就怕的學生,漸漸開始喜歡上作文了,有幾個膽大的還把作文投到有關報刊,結果一投即中。一傳十,十傳百,孩子們像著了魔一樣迷上了作文課。
後來,不少孩子都問我:「張老師,為什麼你有那麼多素材?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呢!」「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吧!」我總是笑著拿出一本雜誌。
「《故事會》!」
「對,就是這本雜誌,一直是我最好的教案,比如,16歲故事和情感故事,是不是可以隱藏結尾,讓你們續寫,糾正硬傷?新傳說,是不是可以選取其中一段情節,讓你們擴寫成作文,鍛鍊文筆……」當然還有一個秘密,我還沒告訴孩子們,就是——我也是《故事會》的作者呢,讓孩子們慢慢發現吧。
感謝《故事會》,讓我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並受人尊敬。故事點亮了我的人生,同時,也照亮了孩子們的寫作之路,不管這條路有多曲折,途中一定開滿了鮮花。
作者:張春風
點擊下方藍字
即可訂閱
《故事會》紅綠版
《故事會》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