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空調負荷佔三成
據深圳供電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五一」黃金周過後,隨著用電量的大增,最高負荷幾乎每天都超過680萬千瓦,5月10日達到716萬千瓦,比去年同期淨增近100萬千瓦,當日用電量也超過1億千瓦時,兩項指標均創下今年的最高記錄。進入6月,電網負荷更是一路走高,到目前為止,最高負荷已達775萬千瓦。
深圳夏季高峰負荷中,空調負荷約佔30%。事實上,深圳市約170萬家庭中,擁有的空調數量不少於250萬臺,這還不算工廠和辦公、商業用的中央空調。隨著空調用戶日益增多,空調用電負荷也在逐年猛增。
空調用電大幅度增長如今已成深圳市電力緊張的原因之一。為緩解負荷快速增長給電網帶來的壓力,早在2004年4月,深圳市政府就頒布了《關於做好開源節流確保電力供應的意見》,建議全市機關、酒店、商場等場所的空調設定溫度在現有基礎上調高1℃,以減少電力消耗;2005年,市政府在公布實施的《深圳市保供電督查工作方案》中,對空調使用的溫度提出了更加明確要求,規定商場的溫度設定為27℃-28℃;酒店溫度不低於25℃;寫字樓、辦公室的溫度則不低於26℃。
「小馬拉大車」加大空調能耗
除溫度偏低外,中央空調運行、維護不當,造成「小馬拉大車」,是深圳市空調運行存在的又一問題。據了解,中央空調運行中,除主機外,其他輔助設備的耗電量應為27%左右,才算合理,但因設備配置不合理,存在「大馬拉小車」的現象,深圳市空調輔助設備的耗電量普遍超過40%。此外,因設備老化、維護不當等造成的損耗也相當驚人。
空調調高1℃不影響舒適度
按廣東省的電網負荷計算,空調的溫度每降低1℃,電力負荷將增加100萬千瓦,如果將全市的空調溫度調高1℃,就可以節省電力約6%,溫度調高2℃,省電超過10%,節能潛力十分巨大。從深圳市空調運行的情況看,多數單位將空調溫度調高2℃,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樣,全市就可以省下10%以上的電力負荷,大大減少電力缺口。
如果空調溫度調高1℃,按每個家庭每月節省2千瓦時電計算,一年全市家庭用戶即可節約用電量約5000萬千瓦時,全市空調用戶一年可節省電費3億多元;目前深圳每千瓦時電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達9.3元,如果將家庭中節省下來的電用於發展生產,可以為深圳增加5億多元的GDP;按深圳一天200多萬千瓦的空調負荷算,由此就可節約大約13萬千瓦的負荷,相當於少建一個裝機容量13萬千瓦、投資額近10億元的發電機組。
空調溫度調高1℃,會不會降低人體舒適度?這位負責人表示,不會影響。人體體感溫度的臨界點是33℃。在夏季,人體感覺舒適的室內溫度一般在24℃到28℃之間,空調設置溫度不宜過低,盛夏最好把室內、室外溫差設置在4℃-5℃,即27℃、28℃水平。
空調溫度不達標將被曝光
為提高廣大用戶的節能意識,深圳市電力部門將採取多種手段,控制空調溫度,真正做到節能降耗:一是在高溫情況下,商場在周一至周五,推遲開門時間,讓峰於工業企業;二是倡導高溫期商場家電專櫃用電適當控制;三是定期對市場、酒店等空調溫度進行檢測,並向有關媒體通報檢測情況,溫度超標的企業將被曝光;四是為推動工業企業發展,在目前電網負荷相對寬鬆的情況下,對產業集中的高新技術園區、龍崗大工業區和福田保稅區實行只降容降峰,不錯峰的用電措施;五是除個別「卡脖子」地區外,供電局每天向用戶發送正常用電信息,以儘量滿足企業的用電需求。
有關專家認為,在積極倡導用戶調高1℃,減少空調用電負荷的同時,相關部門也應進一步推廣蓄冰空調、除溼空調,同時加強空調冷凝熱回收技術,利用空調冷凝散發的熱量來加熱水或其他需加熱物品,這樣既避免熱氣排放形成城市熱島效應,又能達到循環利用、節能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