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Q4財報發布,2年200億的研發費用都去哪兒了?

2020-12-24 雷鋒網

昨天(2月24日),百度發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財報兼2016年全年財報,財報顯示,2016年全年營收705.49億人民幣,較2015年增長6.3%。而百度2016年全年淨利潤為116.32億,遠低於 2015 年實現的 336 億元,大約只佔其三分之一。而雷鋒網發現,在百度的財報裡,其研發支出這一項就投入了101.5億人民幣,基本要與淨利潤持平了。這一巨大的研發投入,與百度反覆提到的「人工智慧」詞彙有莫大關係。

一切圍繞人工智慧

在百度發布的財報聲明裡,李彥宏表示:

「我們現有的平臺產品,包括搜尋引擎及資訊流,都已通過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優化升級,並因我們的內容和服務生態系統而得以進一步豐富。我們為現有平臺的開放所帶來的巨大機遇而感到興奮,未來我們將積極打造人工智慧驅動的商業新時代。」

百度CFO李昕晢也表示:

「像以往一樣,我們將會為用戶創造最好的體驗,同時在AI驅動的領域進行投資,比如金融、雲和自動駕駛。」

在增長放緩和淨利潤下降的事實面前,百度用人工智慧為自己勾畫了一個仍可期許的未來。百度這份財報也披露了進一步的人事調整:陸奇將出任百度公司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自2004年7月以來一直擔任公司董事會成員的格雷格·潘納(Greg Penner)將從董事會及董事會下屬所有委員會中離職;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元慶,則被任命為百度董事會下屬審計委員會成員及企業治理和提名委員會成員。

百度方面在財報中稱,第四季度重要人事調整主要為更好面向人工智慧新航道,加快整體升級轉型。

一切都是圍繞人工智慧。

研發費用:2年200億

百度2016年的研發成本非常龐大:總費用為101.5億人民幣,佔總營收的14.3%。這樣大的佔比,在全球高科技公司中都是比較罕見的。

AI科技評論翻看百度前幾年的財報發現,從2014年開始,百度的研發成本開始猛增。

  • 2014年,研發費用為 69.81億人民幣,比2013年增長了70%

  • 2015年,研發投入突升為101.76億人民幣,比2014年又增長45.8%

  • 2016年,研發費用為101.5億人民幣,比2015年減少0.2%

我們發現,研發投入猛增是從2014年開始的,而2014年百度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加大三大研發中心的人才引進力度。

2014年1月,深度學習研究院(IDL)開始推出「少帥計劃」,針對30歲以下的優秀人工智慧技術人才的甄選和培養。首批「少帥計劃」設有9個名額,入選「少帥計劃」的人員可直接拿到百度T9至T10的職級,年薪百萬元人民幣起步,上不封頂。

2014年5月,世界頂級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出人百度首席科學家,全面領導百度研究院,同時宣布矽谷AI實驗室(SVAIL)正式成立。

2014年7月,百度成立大數據實驗室(BDL),在北京、深圳和矽谷分設辦公室。該實驗室主要從事大數據和搜索核心技術相關的研究工作,專注於大規模機器學習算法和應用,大數據預測分析和垂直行業應用探索,大數據結構化算法研究,智能系統的研究等方向。 

可以說,百度研發成本達到如今的程度,與這三大實驗室的籌建緊密相。針對這兩年研發投入的瘋狂增長,官方給出的理由也很直接:

「這部分增長主要是由於研發人員數量增加」。

所以,百度每年100多億的研發投入,主要都花在了籌建和維護人才庫上。2015和2016兩年,百度研發投入在100億人民幣左右浮動,說明到2015年底的時候,百度的研發團隊招募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以百度的財力和體量,構造一套完整的AI人才庫花費了2年時間

兩大研發中心人員組成

SVAIL實驗室

根據官網資料,SVAIL實驗室大約50人左右。然而這支人數並不是很多的研發團隊,聘請了矽谷一流的計算機、數學、物理學等眾多領域頂尖科學家。他們大多數來自於史丹福大學、UC伯克利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等美國名校,其中更是不乏教授級人才。另外,還有很多人都是從英偉達、谷歌這樣一流北美公司聘請過來的,所以百度在其中的人才投入可見一斑。

我們可以看看以下幾個代表人物。

SVAIL實驗室的直接領導人是Adam Coates,2015年入選《MIT科技評論》 「35歲以下35個創新人物」榜單。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自動駕駛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HPC方法、深度學習和大規模機器學習等領域。

Patrick LeGresley (研究科學家),2015年加入百度至今。斯坦福航空航天博士,來百度之前,他在史丹福大學計算數學工程院(ICME)擔任3年時間的講師。主要方向為HPC的各個方面,包括算法、處理器、高性能網絡和存儲等。

Sharan Narang(軟體工程師),2015年10月加入百度至今。他之前在英偉達工作6年多時間,擔任Tegra SoC的技術總監。他最近有兩篇論文被ICLR2017接收。

Sanjeev Satheesh(研究科學家),從2014年8月至今。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碩士,史丹福大學CV團隊助理研究員(近2年時間),當時他就是在Imagenet團隊。隨後在微軟任職開發工程師2年時間。然後來到百度。

Ryan Prenger(研究科學家),2014年8月加入百度至今。加州伯克利大學物理學博士,擁有5項專利。

Andrew Gibiansky(軟體工程師和機器學習科學家),他最近推動了將HPC領域的Ring allreduce算法引進深度學習。

其它一些研究人員還包括:

  • Gregory Diamos(研究科學家) 2014年8月加入百度至今。主攻HPC訓練深度學習神經網絡。之前在英偉達工作近2年半,CUDA軟體架構師。

  • Christopher Fougner(研究科學家),2015年4月加入百度至今。史丹福大學計算數學工程碩士,主攻語音識別方向。

  • Carl Case(研究科學家),從2014年9月加入百度至今。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

  • Eric Battenberg (研究科學家),2015年4月加入百度至今。UC伯克利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專業博士。

  • Anuroop Sriram(研究科學家),2015年加入百度至今。之前就職於Twitter擔任數據科學家,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碩士。

  • Jared Casper(高級軟體工程師),2014年加入百度至今。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博士,之前曾在甲骨文實驗室擔任高級軟體工程師。

約從2016年6月開始,陸續有一波研發人員離開SVAIL實驗室,在雷鋒網所找到的資料中,這些人往往流向了谷歌、OpenAI、英偉達和亞馬遜的AI研發部門,而且往往在新公司獲得了更高級的職位,可見百度SVAIL實驗室的經歷給他們的履歷增加了可觀的分量。這些離開的代表性人物有:

Bryan Catanzaro:2014年6月加入百度。他在百度帶領了一個15人的研發團隊,探索語音識別領域,訓練和部署深度神經網絡的工具和方法。在來百度之前,他在英偉達就職了3年,並於2016年9月離開百度,重新加入英偉達,成為英偉達深度學習應用研究部門的副總裁。

Erich Elsen:2014年9月加入百度。曾是史丹福大學副教授,在百度工作2年,於2016年9月跳槽到谷歌,任谷歌大腦高級軟體工程師,專注於Tensorflow和增強學習。

另外還有:

  • Jesse Engel ,2015年1月加入百度。UC伯克利大學材料科學博士學位,在2016年7月離開,加入谷歌大腦擔任研究科學家。

  • Dario Amodei,2014年9月加入百度,一年後離開。後來加入谷歌成為高級研究科學家,2016年7月加入OpenAI成為研究科學家。

  • Rishita Anubhai,2015年加入百度,擔任機器學習工程師。2016年9月加入亞馬遜深度學習部門。

我們看到這些研究人員反覆在谷歌、英偉達、亞馬遜、百度等幾家公司之間流動,反映出北美AI如今激烈的人才競爭局面。而百度作為一家中國公司,要保持對北美人才的吸引力,維護自己已有的人才庫並吸引新的能人加入,其中要投入的成本與在國內的人才爭奪戰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IDL研究院

除了吳恩達之外,IDL研究院的主要負責人是林元慶,為IDL高級總監。林元慶於2008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之後他加入NEC Labs America擔任研究員,研究特徵學習以及大規模分類。2010年,他帶領NEC-UIUC團隊在ImageNet大規模視覺識別挑戰賽上獲得第一名。2012年4月起,他擔任NEC Labs America媒體分析部門負責人,主攻兩個研究方向:1) 基於移動雲的大規模細粒度圖像識別,和2)自動駕駛的3D視覺感知。在2015年11月,他加入了百度並擔任深度學習實驗室高級總監。他的研究方向涵蓋了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在2015年他還曾擔任NIPS大會的領域主席。

IDL副總監吳中勤:吳中勤本碩均就讀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系,於08年7月畢業後加入百度。在百度8年間,他先後負責過文本、語音、圖像技術的研發團隊管理,曾率團隊獲得公司年度最佳團隊、連續兩年榮獲公司最高獎。在深度學習實驗室任職期間,率領百度圖像技術團隊取得跨越式發展,產生了很好的技術影響力,並於2015年晉升副總監。2016年他從無到有建立了AR團隊,現在正致力於百度AR與百度大腦的研究發展。

IDL「傑出科學家」徐偉:負責深度學習平臺的開發以及算法的研究。徐偉於1998年獲得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學士學位,2000年獲得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碩士。加入百度前,徐偉任職美國Facebook,創建並負責大規模推薦平臺,並廣泛應用於多個產品中為上十億的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在Facebook之前,徐偉曾服務於NEC lab高級研究員,期間將深度學習技術應用於圖像識別產品。

除了以上三個領導人之外,百度IDL研究院公開資料顯示得研究人員將近90人。有幾大研究項目:商品圖像檢索、百度識圖、自動駕駛、三維計算機視覺、ImageQA等領域。

總結: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發現,SVAIL實驗室似乎正在進行新一波較大規模的招聘工作。在LinkedIn上,很多SVAIL的研究人員都紛紛在自己的介紹主頁掛上了百度的招聘廣告。百度今天發布的財報顯示出,它正面臨著增長放緩和利潤下降的嚴酷事實,同時百度仍在不斷推進在AI領域尤其是基礎研發領域的投入,對於一家商業化非常成熟的公司來說,在人工智慧風口到來的時刻,在研發上做出如此大的投入,對整個AI行業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表率和借鑑作用。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百度Q4財報2019全年最佳、但頭條已殺入後院 自動駕駛護城河待考
    其中,百度三季度虧損主要是因為部分股權投資出現的估值下跌,其中包括拋售2015年四季度用去哪兒網置換的攜程網的少數股權。三季度經調整後的淨利潤為44億元。 根據百度官方提供的數據,百度App12月日活躍用戶數達1.95億,同比增長21%;百度App端內搜索次數同比增長近30%。對於搜索業務的整體規劃,百度董事長CEO李彥宏於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百度生態系統三大支柱正將百度搜索範疇從知識和信息,擴展到服務和交易,使百度App成為一個超級App」。   然而,就在百度發布財報的同一天,字節跳動在安卓應用商店上線了「頭條搜索」獨立App。
  • 攜程、去哪兒、藝龍,三分歸一統的復盤與展望-虎嗅網
    日前攜程、藝龍、去哪兒先後公布了2015年Q4及全年財報。藝龍退市在即,去哪兒將與攜程並表。因此上,這是「攜程系」三家公司的第一次集體亮相也是最後一次,是復盤與展望的最佳時點。在線旅遊企業的產品費用不僅用於研發,還包括爭奪線下資源()的地面部隊的「軍費」。去哪兒將這部分費用單獨列為「渠道費用」。2015年,僅此一項去哪兒就花掉7.85億元,相當於酒店預訂業務收入的53.3%。
  • 百度,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年5月17日晨,百度發布了2019年Q1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2019年Q1營收241億,同比增長15.4%。「駭人聽聞」的是百度Q1出現9.36億經營虧損,而2018年Q1經營利潤高達45.7億。 在大盤動蕩、中概股普跌的背景下,資本市場對績優股百度上市以來的首個季度虧損反應強烈,財報發布後第一個交易日跌幅達16.52%。
  • 美聯英語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2020Q1營收1.816億,淨虧損同比增長...
    2019年淨虧損同比增長521.1%,上市代價不小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Q4和全財年總營收同比起伏不大。其中,Q4總營收為3.529億,同比下降1.9%,2019財年收入同比增長1.7%至14.479億。但在虧損上卻大幅增加,其中,2019年Q4淨虧損為1.655億,同比增長1853%。而2019財年淨虧損為2.251億,同比增長521.1%。
  • 【財報季】瑞思學科英語發布2017年Q4及年度財報,將加速擴張線下...
    【財報季】瑞思學科英語發布2017年Q4及年度財報,將加速擴張線下學習中心 作者:阿新 發布時間:
  • 攜程Q3財報顯示去哪兒盈利 同時擬收購天巡
    中國網11月24日訊 11月24日, 攜程公布其截至2016年9月30日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三季度攜程淨收入為人民幣56億元,同比增長75%,營業利潤率8%,相比上季度-9%實現大幅增長。攜程表示,去哪兒網今年第三季度已經扭虧為盈,在機票、酒店兩大業務的雙重力推下,去哪兒網實現淨盈利。
  • 東方財富Chocie數據第一時間披露搜狐2014Q4財報:營收4.77億美元...
    摘要 搜狐今日發布2014Q4財報數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第一時間進行數據解讀,財報顯示,搜狐第四季度收入4.7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較上一季度增長10.87%。其中,品牌廣告收入為1.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0%。
  • 吉利汽車研發費用與利潤之謎
    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日前發布的2018年財報稱,吉利汽車全年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人民幣(1066億元),同比增長15%,淨利潤達到12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財報發布後,各大證券金融機構紛紛調高了吉利汽車的評級,股市更是應聲大漲,但另一方面,研發投入與利潤數額的謎團再次浮出水面。
  • 百度,除了利潤都是浮雲
    作者|Eastland,虎嗅研究總監頭圖|視覺中國2020年2月28日,百度發布了2019年Q4及全年業績。Q4營收、淨利潤分別為289億和50.5億,淨利潤同比增加789%。2019年Q4財報公布後,百度走出一根中陽線,收盤價對應市值416億美元。營收結構演變進行時由於實體經濟增速放緩對廣告行業的負面影響,2019年Q1、Q2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15.4%和1.4%。Q3營收280.8億,同比下降0.4%(剔除已剝離業務)。
  • 搜狗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2017 年 Q4 營收 2.778 億美元,同比上漲...
    北京時間1月29日消息,搜狗公司(NYSE: SOGO)今天發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7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報。財報顯示,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計算,搜狗第四季度總營收為2.778億美元,同比增長62%;歸屬於搜狗的淨利潤為1550萬美元,同比增長44%。
  • 百度從頭再來
    來源:虎嗅網2020年11月17日(北京時間),百度發布的2020年Q3未經審計財報顯示——營收282.3億、同比增長0.5%;經營利潤61.6億,同比增長161.4%;毛利潤、經營利潤分別達到創紀錄的154億。無怪乎被李彥宏稱「今年最好的一季增長。」
  • 臺積電1月14日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7日下午消息,據報導,臺積電近日宣布,將於2021年1月14日發布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發布後,臺積電管理團隊將於當地時間2021年1月14日下午2點舉行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結果。
  • 【更懶星期日】26家公司發布財報,他們將未來聚焦在哪兒了?
    【更懶星期日】26家公司發布財報,他們將未來聚焦在哪兒了? 【更懶星期日】26家公司發布財報,他們將未來聚焦在哪兒了?
  • 【財報季】瑞思學科英語2018年Q1財報:營收2.71億,計劃新開15個...
    【財報季】瑞思學科英語2018年Q1財報:營收2.71億,計劃新開15個學習中心 作者:阿新 發布時間:
  • 2018年百度第二季度財報公布時間 將在北京時間8月1日發布
    最近,百度公司披露了自己第二季度財報公布的時間。相信對於這次季報,許多的朋友充滿了期待。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相關的情況,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百度宣布,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31日美國股市收盤後(北京時間8月1日)發布截至6月30日的2018財年第二季度財報。
  • 去哪兒、攜程的「無風險套利」遊戲
    在去哪兒、淘寶等機票聚合、比價平臺追趕下,2013年攜程也開始推廣機票分銷平臺。2014年12月,攜程在發布全新機票預訂平臺時透露,已經有近千家供應商(機票代理)加盟,合作商產品已經佔據攜程機票平臺銷售的50%以上。  最新財報顯示,攜程2015年第三季度交通票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1%,為12億元人民幣(1.9億美元)。這裡面有攜程自營部分,供應商的貢獻也不小。
  • 2018年華為財報披露 華為2018年財報深度解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29日訊  3月29日,華為在深圳總部發布了2018年財報,報告顯示,華為業績穩健增長,實現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5%,淨利潤5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1%。
  • 百度(BIDU.US)將第四季度財報公布日期調整至2月28日,預計營收增長...
    智通財經獲悉,百度(BIDU.US)2月1日宣布,將第四季度財報公布日期調整至美東時間2月27日(北京時間2月28日),此前百度發布財報預告稱,將於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美國股市收盤後,發布截至12月31日的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
  • 阿里發布Q4財報及2019財年業績:為商家帶來9000億增量生意
    北京時間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及2019財年業績,強勁開啟天貓618。本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達3768.44億元,第四季度收入達934.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均達到51%。淘寶天貓過去一財年新增超1億用戶,為品牌和商家帶來超過9000億增量生意。 超預期的強勁增長,顯示出阿里巴巴同時服務企業和消費者的造風能力,創新帶來增長,增長引領創新。 財報同時顯示,過去一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用戶增長強勁。
  • 4億美元拿下藝龍 攜程圍捕去哪兒
    但藝龍對攜程來說只是餐前小吃,真正的大餐是去哪兒網。「大的走了,更大的來了。」一位旅行網站員工在自己的朋友圈調侃剛剛發生在這個行業的兩件大事。中國的在線旅遊市場,上周剛送走一個國際巨頭離開,這周又迎來了一個更狠的國際巨頭。2015年5月22日,國際在線旅遊巨頭Expedia把自己持有的62.4%的藝龍股份都賣給了攜程、鉑濤集團和騰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