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曙光一號」誕生記

2020-12-25 經濟網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孫冰|北京報導

改革開放伊始,我國的科技工作百廢待興,但是作為科技工作「基礎的基礎」的高性能計算機卻還是一片空白,不僅需要巨資從國外引進,使用中還要處處受制於人。直到1993年,作為國家「863計劃」重要內容之一的「曙光一號」研發成功,曾經讓科研工作者痛心的「玻璃房子的恥辱」從此成為歷史。

隨著「嫦娥三號」在月球成功著陸,作為幕後英雄的曙光高性能計算機也已經走過了二十載的歷程,其間創造的奇蹟數不勝數。

「玻璃房子」的恥辱

作為「曙光一號」項目的主持人,李國傑院士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採訪時說,「曙光一號」故事要從刺激了一代科學家神經的「玻璃房子」講起。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在高性能計算機方面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嚴格禁運,只能以極高的價格引進一些相對低端的產品,且要在他們的監控下使用和運行。

據李國傑回憶,當時中石油BGP東方石油物理公司,為了在地下找油必須要引進高性能計算機,美國政府雖然同意將高性能計算機出口到中國,但是提出了苛刻的前提條件:就是這套高性能計算機僅能用於石油勘探,不能用於別的用途。東方石油物理公司不但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同時還因為高性能計算機的控制權在人家手裡,被迫在外國人的監控下使用高性能計算機。

高性能計算機運到中國之後,必須安裝在一個透明機房裡面,機房鑰匙由美國工程師控制,工作時的一舉一動,機房外面的美國工程師都一目了然,所有的運算數據美國工程師都清清楚楚。時任科委主任的宋健同志曾經感慨地說:玻璃房子是中國的恥辱!

「玻璃房子」事件深深刺激了中國科學工作者的神經,中國沒有自己的高性能計算機,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國家各行業發展對於高性能計算機的需求又很迫切,軍事、氣象、地質、石油勘探……作為國家「863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開發研製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計算機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起步。

「對我們國家來講,高性能計算機是將來整個國家計算機方向的一個制高點,更是各項科研工作的基礎。我記得在一次『863青年會』上,有人稱其為新世紀的曙光。於是,我們就把這個項目命名為曙光一號。」李國傑說。

在美國「洋插隊」一年

「早上醒來就覺得很興奮,晚上睡覺時又覺得壓力很大。」李國傑如是描述當時進行「曙光一號」研發時候的狀態,因為當時「曙光一號」小組的科學家們要做的事情是「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李國傑首先要做的是選定方向。當時,有一些人主張向日本學習,但李國傑是上世紀80年代初從美國回來的,他感覺到跟著日本走下去可能沒有前途。「我覺得我們要根據中國的國情,不是走日本的那條道路。」他說,後來的事實證明自己是對的。

第二道難題是建團隊。「當時的條件是很差的,幾乎找不到做過高性能計算機的人。」李國傑說,但最大的困難還是「研發生態環境和產業鏈條件太差」。「有的時候為一個很小的零件,或者要配一個什麼軟體,卡在那裡半個月甚至幾個月就是找不到也做不出來。」李國傑說。

於是,研發團隊選派了陳鴻安、樊建平等6位科技人員組成一支「小分隊」開赴美國矽谷。出發前,他們還開了一個誓師大會,提出了「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口號,之後便開始了近一年的後來戲稱為「洋插隊」的生活。

「當時被派到美國去的那些人,你們不要以為他們是去過好日子了,其實他們的條件是非常艱苦的。他們租了一間美國老百姓的普通住房,利用客廳當工作間,因為要擺放機器,所有房間都沒有床,大家都是鋪一個床墊睡在地上。他們每天工作都在十五六個小時以上,基本上沒日沒夜的,衣服都沒怎麼脫,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玩玩或看看風景。所以,他們才戲稱自己是洋插隊。」李國傑說。

但是,這支小分隊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利用美國的大環境,「曙光一號」的研發進程大大加快了。「美國矽谷的研發環境非常好,你要一個怎樣的零件或者一個什麼樣的軟體,馬上就可以給你送來,而且剛開始還可以不給錢,用了好用再付錢。」李國傑說。

而國內的研發團隊也幾乎是在搏命飛奔,在當時十分簡陋的科研環境裡,研發團隊常常是工作到很晚。

「之前的研發工作常常是『八年抗戰』,你想想,8年前的設計和項目怎麼可能進得了市場?!而曙光一號真正研發還不到一年,當時只有幾個人,投入經費也只有200萬人民幣,這在今天幾乎不可想像。」李國傑說。

價值堪比「兩彈一星」

時任中科院副院長胡啟恆院士當時十分關注「曙光一號」的進展,她向《中國經濟周刊》回憶那段經歷時非常感慨:「曙光一號」這一腳踩下去是轟隆隆響的。因為在「曙光一號」問世3天後,由美英日等發達國家組成的「巴黎統籌委員會」(現已改為《瓦森納協定》)當即將向中國禁運高性能計算機的紅線提高到10億次。也就是說,以往發達國家根本不向中國輸出的10億次以內的高性能計算機,在「曙光一號」誕生後,可以自由向中國輸出了。

1993年10月,「曙光一號」通過國家技術鑑定,認為「曙光一號」是「863計劃」信息領域的一項重大成果,達到了90年代初同類計算機的國際先進水平。「曙光一號」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項大獎。1994年,「曙光一號」作為國內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之一,被寫入當年全國人大八屆二中全會上李鵬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1996年,曙光1000獲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1997年,曙光1000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光學之父」、曾向鄧小平提出「863計劃」的著名科學家王大珩院士,甚至評價「曙光一號」高性能計算機其後續創造出的價值和當時歷史階段的作用不亞於「兩彈一星」。「我覺得王大珩同志是非常有遠見的,他雖然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但是他深知計算機對國家的重要性,以及現在我們要走入資訊時代沒有計算機是不行的,這是一個基礎的基礎。」胡啟恆說。

不做「盆景式」科研成果

研發成功之後,「曙光一號」開始了它更重要的使命——實現產業化。和其他科研成果有所不同的是,「曙光一號」自研製之初,就把產品化、產業化和走向市場作為最終目標,而並非做過去那種「盆景式」的科研成果。

「一開始這個曙光機就沒有發表在SCI(世界著名引文資料庫)雜誌上,目前為止,曙光一篇論文都沒有,因為我們想的是要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這個目標非常明確,」李國傑說。在SCI雜誌發表論文的數量是很多科研項目價值評判的標準,但顯然李國傑和「曙光一號」要的不是這個。

原國家科委高新司司長冀復生回憶說,「863計劃」本身就是要為國家的高技術產業打下技術基礎,這個技術基礎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到市場上去體現。當時的科學家都有很強烈的進入市場的意識,當時的國家科委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支持了「863計劃」,政策上給了一些扶持,部分克服了當時體制上的障礙,給了一些自由活動的空間。

但是,讓科學家去做生意談何容易。1995年,曙光公司成立,「曙光一號」開始走產業化道路,但最初的路走得並不平坦。

據胡啟恆院士回憶,在「曙光一號」成功發布後不久,她的工作筆記就有跟冀復生司長討論對曙光產業化發展的記錄,包括如何籌資的問題。在1995年前後,時任國家科委高新司司長的冀復生,騎著自行車、坐著火車各處去遊說,上門推銷「曙光一號」,甚至承諾用戶只要購買,政府可以補貼一半的資金,這才保證了曙光公司在前期沒有死掉。

但即便如此,第一代曙光高性能計算機也只賣出3臺,原因很簡單:儘管「曙光一號」的價格只有國外產品的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但高性能計算機在國家當時的產業環境裡,大家都不知道有什麼用?怎麼用?

儘管起步艱難,但隨著曙光高性能計算機的技術不斷進步和產業環境的快速成熟,曙光的發展也越來越好。2012年,曙光連續4年蟬聯中國高性能計算TOP100市場份額第一名,並首次成為全球高性能計算機營業收入TOP10中的唯一一家中國企業。目前,曙光在國內高性能計算機領域已經佔據35%左右的市場份額,超過了國際巨頭IBM,位列行業第一。

「市場是不同情眼淚的,市場是不能用政治口號來支撐的,它就是一種競爭,你沒有這個實力的話,在競爭中就會失敗,所以我們中華民族要想崛起就不能在任何方面對此提出各種藉口,只能在同一起跑線上和各個競爭者拼搏,這就是曙光20年讓我學習到的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冀復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現在,高性能計算機即將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隨著雲計算時代的到來,應該說屬於高性能計算機的時代終於來了。

有人把從「PC時代」到「雲計算時代」的轉變類比為「發電機時代」到了「電網時代」。你無需在自己的PC上產生計算能力,而是從雲端獲得即可。

「計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資源,它是驅動整個社會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動力和資源。以後高性能計算機可能無處不在,儘管它並不像PC一樣擺在你的家裡,它就像水、氣、電一樣,會滲透到每個家庭、各行各業的每個單位。由高性能計算機提供雲計算服務,相當於發電站一樣,提供各種各樣的計算、存儲和服務能力,然後輸送到每一個終端。高性能計算未來一定會更加深入、更加普及。」李國傑說。

相關焦點

  • 航天日︱「東方紅一號」之前曾有個「曙光號」飛船計劃
    1958年5月,在毛澤東「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最高指示下,中國人造衛星計劃在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上馬了,歷經艱難與波折,終於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震驚世界。「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其實,在「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之前,載人航天的前期準備工作就已經納入中國科學家的研製之中。比如,在人造衛星計劃停滯的1960年代初,探空火箭就被保留了下來,探空火箭的研製任務除了試驗火箭本身的性能外,另外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太空生物試驗。
  • 英國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將推出《東京審判親歷記》英文版
    麥克米倫籤署協議,後者將儘快把前者推出的《東京審判親歷記》一書譯成英文出版。麥克米倫籤署協議,後者將儘快把前者推出的《東京審判親歷記》一書譯成英文出版。《東京審判親歷記》分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東京審判日記」兩部分。前者是梅汝璈作為親歷審判全過程的唯一中國法官關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最為詳實與寶貴的記述。後者則生動展現了梅法官自抵達東京到法庭開庭後數日的所感、所思,家國情懷溢於紙上,令人感慨。
  • 在新德裡親歷登革熱記
    印度爆發20年來最大規模登革熱疫情,已有32人死亡 在新德裡親歷登革熱記  前天下午兩點多,本報記者 所在的公寓院子裡突然響起了嘈雜的人聲。
  • 空軍一號為什麼經典 空軍一號為什麼那麼硬
    對於剛接觸耐克空軍一號的小夥伴們來說,對於空軍一號充滿了好奇,不僅僅是因為耐克空軍一號的造型和配色非常的耐看百搭,還因為它與美國總統專機名字一樣,因此對這款鞋子充滿了好奇。為什麼空軍一號被稱為「空軍一號」?為什麼空軍一號這麼經典?下面就讓天馬名品街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近代公立藝術學校女裸體模特一號誕生記
    一周後,女掌柜就赤條條地站在了模特臺上——東洋近代史上破天荒的公立藝術學校女模特一號誕生了。  這位「女一號」名叫宮崎菊,人稱菊婆,丈夫死後,在谷中二丁目開了一爿茶屋為生,因地利之便,往來飲茶者,多為美術學校的畫家和美術生。
  • 在新年時去看日本的第一道曙光吧!
    在新年時去看日本的第一道曙光吧!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日文中的初日之出指的是每年一月一號早晨升起的太陽。在日本有很多的人會在這一天,前往一個視野遼闊地地方迎接新的一年。
  • 中國航天:從「神舟一號」到「天宮一號」
    從神舟一號無人試驗飛船到神舟五號乃至「神六」、「神七」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實現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再到即將於2010年發射的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中華,這個充滿蓬勃生機的民族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問天之旅中,不是在走,而是在加速奔跑。2009年2月27日,中央電視臺軍事報導中首次出現了我國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實體畫面,而在此前,天宮一號僅有電腦效果圖和模型對外公開。
  • 「創新一號」在天地一體化協調發展中誕生
    9月26日,中科院副院長江綿恆專程到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檢查「創新一號」衛星技術區整星測試和發射準備工作。江綿恆在衛星發射中心召開「創新一號」發射實驗隊全體人員座談會,聽取了發射實驗隊的工作匯報,並代表中科院對全體參試人員表示慰問,對試驗隊在技術區順利完成整星測試任務表示滿意。他鼓勵大家繼續以良好的心態和飽滿的熱情開展下階段的工作,要求試驗隊與主星、火箭及發射中心團結一致,大力協同,爭取圓滿完成05-7工程任務;要求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天地一體化協調發展。
  • 【曙光·新聞】曙光醫院順利完成達文西機器人肺癌根治術
    【曙光·新聞】曙光醫院順利完成達文西機器人肺癌根治術 2020-12-09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東師大管曙光:自稱「三流物理學家」,一生都在為一堂課作準備
    管曙光屢在頂級物理期刊發文,並獲得多個科學獎項,物理學中的柏勒洛豐態(非線性物理領域的一種高階同步現象)正是由他提出和命名,但他仍然稱自己是「三流物理學家」,「老師是學生成長中的階梯,我只想滿懷熱愛去做每一件小事,期待我的學生中未來誕生一流物理學家。」
  • 華東師大管曙光教授:自稱「三流物理學家」,一生都在為一堂課作準備
    管曙光屢在頂級物理期刊發文,並獲得多個科學獎項,物理學中的柏勒洛豐態(非線性物理領域的一種高階同步現象)正是由他提出和命名,但他仍然稱自己是「三流物理學家」,「老師是學生成長中的階梯,我只想滿懷熱愛去做每一件小事,期待我的學生中未來誕生一流物理學家。」
  • 宥哥誕生記
    宥哥誕生記
  • 託盤誕生記系列之——紙託盤的誕生
    託盤誕生記系列之——紙託盤的誕生紙託盤的製造工藝紙積層板託盤和瓦楞紙託盤的製造工藝完整的紙託盤結構由一個承載面板、縱梁或墊塊(腳墩)及外加底鋪板三個基本部分構成。
  • 【武漢群光】臺北犁記│第一份溫情問候-誕生禮
    這是給孩子的誕生禮物,犁記希望可以為他們捎去
  • 《銀河補習班》中的「曙光號」,致敬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
    在鄧超導演的《銀河補習班》中,男主人公馬飛和隊友乘坐「曙光號」載人航天飛船升上太空歷經艱險,在失聯三天之後成功回到地面。然而,這個「曙光號」航天飛船並不是電影虛構的,它的原型就是中國首個秘密載人航天工程「曙光號」,也叫做714工程。
  • 知乎親歷故事大賽第二季啟動 挖掘更多優秀創作者
    【TechWeb】7月29日消息,「知乎·紅旗H9」杯知乎親歷故事大賽第二季正式啟動,本季大賽以「那些造就你的人生故事」為主題,面向全網徵集親歷故事。參賽作品將經過兩個月初步篩選、用戶投票、評委評選,最終誕生19位獲獎者,單人最高可獲得15萬元獎金。
  • 中文注釋柬埔寨新版移民卡誕生記
    中文注釋柬埔寨新版移民卡誕生記 2019-06-16 19:49: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獻禮曙光中學20年校慶】春風十裡 美不過曙光一縷——劉永生
    2020年,洛川縣曙光中學迎來建校20周年,學校決定編纂《曙光中學校志》,作為獻給建校20周年慶典的一份厚禮。春夏之交,我有幸參與到校志的編纂工作之中,從而使我有機會觸摸到一個民辦學校20年的辦學歷史,感受到了一個民辦學校經歷創辦、發展、壯大的艱辛與輝煌。沉思生發著感慨,讚賞伴隨著敬佩。
  • 洗衣機產業迎來「物聯網」曙光
    山東 2010-05-24(中國商業電訊)--近日,由海爾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洗衣機正式通過了11家科研機構的成果鑑定,並被認定為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首臺具有「智能物聯」技術的洗衣機產品,這也迎來了全球洗衣機產業物聯網時代的曙光。
  • 一個80後創業者的自述:5年,我親歷南京的「創新之變」
    2015年,他從北京辭職回到家鄉南京創業,5年的創業親歷,他的公司從無到有,現已成為國內音樂娛樂新媒體領域的「頭部企業」。他的自述,展現了南京五年「創新之變」的蓬勃生命力。  □南報融媒體記者 於潔塵  2015年底,我從北京回到了故鄉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