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醫學越來越發達,身體條件不允許的孕媽,或是不想忍受分娩陣痛的媽媽,會選擇用剖腹產的方式來迎接寶寶。很多孕媽以為,剖腹產就是打上麻藥,劃開肚子取出寶寶,不痛不癢,輕輕鬆鬆,可事實上,剖腹產真的沒有各位孕媽想像的那麼簡單。
孕媽手術室凍得打寒戰,吐槽護士不給加溫
孕媽夢夢上手術臺之前就在腦海中想像了無數次跟腹中寶寶見面的場景,沒想到真進了手術室,跟她原來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夢夢躺在手術床上,感覺很冷,等麻醉師注射了麻醉藥物之後,準備手術了,夢夢冷得禁不住瑟瑟發抖,奈何根本不能動,只能轉頭向身邊最近的一個護士說:「親,能不能開點空調,加加溫?我好冷啊!」
護士笑了笑:「不行,你這是正常現象,忍忍啊!忍忍就過去了。」
手術開始了,夢夢倒是真沒感覺肚子有絲毫痛感,就是覺得寒意一陣勝過一陣,再加上周圍空氣裡充斥著冰冷的器械碰撞的聲音,還有醫生沒有感情的聲音,夢夢覺得自己的上半身都在抖個不停,又擔心寶寶出來後在這麼冷的房間裡肯定會凍壞的。又一次跟護士請求加溫。
只聽得醫生威嚴的聲音對她說:「這裡不是酒店,你冷是因為麻醉的緣故,堅強點啊!」
夢夢這才閉了嘴,寶寶出生很順利很健康,可她還是很納悶,麻醉跟冷有什麼關係?
手術室裡冷得打寒戰,通常不過這4個原因
◆麻醉需要,體溫降低
剖腹產手術大多都採用椎管麻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半麻」,從腰椎注射。
我們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為了保持體溫恆定,主要是通過骨骼肌收縮的方式增加熱量,調節體溫,但麻醉會引起阻滯區皮膚溫度上升,骨骼肌喪失收縮產熱的能力,非阻滯區皮膚溫度會下降,骨骼肌出現收縮現象,鼓膜溫度隨之降低,人就會開始打寒戰了,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瑟瑟發抖」。
這種現象不光是剖腹產,其它需要麻醉的手術患者也會有這種很冷的感覺。
◆手術室溫度溼度有規定
我們國家有明確規定,手術室的溫度要在22—25℃之間,溼度要在45%—60%RH之間。
如果溫度和溼度過高,人會出現悶熱、煩躁、出汗、疲憊感等不適,影響手術臺上的患者,也會影響醫生的思考和情緒。
溫度過低,醫生的手指肌肉會痙攣不協調,沒法靈敏地進行操作,運用器材,而且患者也容易感冒,引出不必要的併發症。
手術是人命關天的事,醫生和患者都不能出差池,即使是最細微的動作,稍有不慎,就會有難以想像的後果。
◆失血過多
剖腹產手術的出血量基本是450毫升左右,比順產媽媽的出血量還要多。
產婦失血過多,紅細胞大量流失,血壓下降,身體溫度也會隨之下降,由於體內熱量消散速度過快,媽媽會感覺寒冷,而且疲憊感也會出現。
◆緊張情緒
剖腹產畢竟是個大手術,年輕的媽媽們也都是第一次進手術室,緊張害怕不安的情緒沒處釋放,又是孤身一個人被放在冰冷的手術臺上,那感覺真像「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心理素質不那麼強的媽媽們也會不自覺地打哆嗦。
所以媽媽們在手術室感覺冷、凍、打寒戰,都是正常的,媽媽只得忍耐忍耐。每一個細節醫生都自有安排,心裡有數,把自己和寶寶放心交給醫生就可以了。
在進行剖腹產手術前,媽媽們要做好準備功課,大致知道手術室裡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配合醫生、麻醉師以及護士,了解基本常識,同時也需要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讓自己堅強起來,沉著冷靜地迎接寶寶。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