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I高管抨擊馬斯克人工智慧威脅論:不負責任

2020-12-27 網易科技

(原標題:Google's AI Boss Blasts Musk's Scare Tactics on Machine Takeover)

網易科技訊9月20日消息,據彭博社報導,特斯拉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是人工智慧(AI)領域最著名的預言家。在公共場合和Twitter上,馬斯克經常疾呼人類要防範這項技術所帶來的風險。最近,馬斯克在Twitter上稱,全球競相發展人工智慧技術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些言論,讓谷歌、Facebook和其它專注於人工智慧的公司的研究人員感到很惱火。周二,谷歌搜索和人工智慧主管約翰·詹南德雷亞(John Giannandrea)對馬斯克有關人工智慧會為人類帶來威脅的觀點進行了猛烈抨擊,不過,他很小心地沒有提及馬斯克的姓名。

在舊金山召開的2017年TechCrunch Disrupt大會上,詹南德雷亞稱:「現在圍繞人工智慧的無端炒作已經非常多了。甚至有人稱『某人將創造出超人的智慧,然後將會帶來各種倫理問題』。這是沒有根據的,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

詹南德雷亞指出,谷歌已經投入資金研究人工智慧的安全和倫理問題,但他強調現在一些人所表達出對人工智慧極端的擔憂,是將這一問題誇大了。他將現代電腦與一名四歲的孩子進行比較後說:「我絕對不擔心人工智慧將接管世界的問題。但我反對一些人對此進行的炒作和不斷發出一些聳人聽聞的言論。」

馬斯克旗下人工智慧研究機構Open AI的發言人拒絕對此置評。(劉春)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馬斯克再放AI威脅論:人工智慧五年內超越人類
    馬斯克表示:目前的趨勢是,從現在開始的五年內,我們會發現人工智慧比人類更加聰明,但這並不意味著五年後將出現什麼人類末日,只是我們的世界開始變得有些奇怪。   馬斯克同時指出,所有的人工智慧項目中,他最擔心谷歌的DeepMind。
  • 扎克伯格曾設家宴款待馬斯克 試圖說服他改變人工智慧看法
    馬斯克是SpaceX公司和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的創始人,他在電視採訪中和社交媒體上警告世界,人工智慧(AI )「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險」。  因此,2014年11月19日,扎克伯格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家中設宴招待馬斯克。作陪的有Facebook新成立不久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兩名頂級研究人員和另外兩名公司高管。
  • 扎克伯格不認為AI有威脅 馬斯克怒駁!
    扎克伯格日前在接受Axel Springer Award頒獎時接受採訪,在談及人工智慧威脅論,比如伊隆·馬斯克等擔心的未來機器將取代人類等擔憂時,他認為這些擔憂毫無依據 (not valid fear),簡直就是發神經 (hysterical)。
  • 人工智障Siri蘋果忍不了?庫克連放大招,從谷歌請來這尊大神
    智東西4月4日消息,蘋果公司今日宣布,昨日離職的谷歌前搜索兼AI高級副總裁John Giannandrea(約翰·詹南德雷)將加入蘋果,擔任「機器學習及人工智慧戰略」總負責人,成為蘋果第16位核心管理層高管,直接向CEO庫克匯報。
  • 八大現象論證人工智慧威脅論真的存在!
    就像近期人工智慧威脅論就引發了不少的言論激戰,揪其根源還是人工智慧是否能夠有意識違背人類意願操控事務的問題。  因此,我們或許想問:人工智慧機器人究竟有多強大?機器人真的會「反噬」人類嗎?《終結者》裡的Skynet(天網)會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中嗎?  強弱AI  首先我們應該區分兩個概念:強AI和弱AI。
  • Facebook否認AI失控,機器人只是忘記了用「英文語法」?
    最近引起轟動的AI失控事件可以追溯到上個月Facebook傳出關閉智能對話機器人項目的消息。研究員對兩個聊天機器人進行對話策略迭代升級,結果發現它們竟自行發展出了人類無法理解的獨特語言,科研人員不得不對其進行人工幹預。
  • 谷歌高管離職 Diane Greene卸任谷歌雲CEO!
    今日,谷歌官方發布消息稱,Diane女士即將辭去谷歌雲的執行長職位。而接手這一職位的是甲骨文的前高管"TK"。庫裡安掌管甲骨文公司20多年,是該公司的核心高管。在任職期限,戰績也是赫赫。不過最後與甲骨文董事不合了轉投谷歌。
  • 欲駕馭AI,先與AI共生:馬斯克的「超人」計劃能成功嗎?
    【新智元導讀】為了最小化來自 AI 的生存威脅,馬斯克提出了讓 AI 力量變得「民有、民治、民享」的策略,並創辦腦機互聯公司Neuralink。是先知的指引,還是無知的妄想?馬斯克還認為,美國政府正在輸掉控制人工智慧的戰爭。他說:「監管到位的方式是緩慢而線性的,而我們正面臨著指數級的威脅。如果你對指數級威脅只有一種線性的反應,那麼指數級威脅非常可能贏。這就是問題之所在。」[3]在馬斯克看來,人因為高智能等才成為星球的主宰。
  • 埃隆馬斯克的經典語錄有哪些?最新的是承諾不發展人工智慧武器
    最新的埃隆馬斯克的經典語錄是承諾不發展人工智慧武器;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領銜的美國科技圈大佬們籤署了一份協議,承諾不會發展致命的人工智慧武器系統。 7月18日,科技網站The Verge報導稱,這是全球研究者和企業家非官方聯盟的最新舉措,反對人工智慧技術的不當擴張。
  • 受傳票威脅 FB谷歌Twitter等CEO自願前往參議院作證
    這將是今年科技巨頭高管第二次在國會作證,此前眾議院反壟斷小組委員會在夏季舉行了聽證會,亞馬遜、蘋果、谷歌以及Facebook執行長都親自出席。10月28日的聽證會現在不僅將涉及網際網路公司享有的責任保護,還將涉及數據隱私和媒體整合。聽證會舉行之際,共和黨人對這些責任保護的抗議日益高漲,這些責任保護規定讓網際網路公司免於因用戶發帖而提起訴訟,並有廣泛的迴旋餘地來調整內容。共和黨人表示,這些保護措施應該縮小,許多民主黨人也表示對科技公司的行為感到不滿。
  • Facebook否認AI失控:忘記設置英語語法
    Facebook人工智慧實驗室(FAIR)主任YannLeCun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Facebook每年大約會提交近百篇這樣的論文,並公開實驗結果。但這項研究卻因為公布了人類所無法理解的語言而受到媒體的大肆炒作。甚至有人擔心「失控」的語言將威脅到人類,必須「關閉」。
  • 馬斯克呼籲對人工智慧進行更嚴格的監管
    馬斯克再次呼籲對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實施更嚴格的監管。 這位特斯拉和SpaceX的創始人是最直言不諱地表達對人工智慧擔憂的知名人物之一稱,如果不加以控制,人類將面對「最大的生存威脅」。
  • 實錘了:「AI 翻車」事件已超1000+,特斯拉,微軟、谷歌、蘋果等全部...
    來源:雷鋒網如果不謹慎對待AI,未來它可能成為人類的終結者。鋼鐵俠馬斯克(Musk)曾經不止一次在公開社交平臺表達對AI的擔憂。不過,並非所有科技大佬都對AI持悲觀態度,貝索斯(Bezos)、扎克伯格(Zuckerberg)等人都抨擊過馬斯克的AI威脅論。扎克伯格認為,AI技術的推動是為了讓世界運轉的更高效,幫助人們生活得更美好。話雖沒錯,但馬斯克的擔憂也並非空穴來風。
  • 馬雲馬斯克探討人工智慧;華為9月在慕尼黑推出Mate30系列手機;蘋果...
    馬雲表示,不喜歡AI被稱為人工智慧,而稱它為阿里巴巴智能。今天要預測未來特別難,基本上99.9%的預測都是錯的,只有0.001%的預測是對的,那也可能是因為運氣好,很多情況下,80%的數據是錯的。他不覺得AI是一種威脅,因為人類很聰明,會擁抱它。馬斯克則稱,大家都會低估人工智慧的能力,人工智慧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馬斯克表示如果打不過AI就和他們組成團隊。
  • 谷歌AI高管稱耳機10年內能翻譯任何語言 外語老師要下崗?
    為了讓這種技術成為現實,一種名為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需要取得進展,也就是需要訓練計算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當你磕磕絆絆終於可以和以英語為母語的歪果仁勉強交流的時候,卻又發現世界上怎麼還是存在那麼多聽不懂也聽不明白的語言,這時候要有一臺能隨時翻譯各類語言的機器可算是邁出地球環遊180天堅實的一步了。而谷歌AI高管稱,這個不是夢,10年內會通過佩戴一款特殊的耳機就能聽懂各種語言。
  • 谷歌高管談人工智慧應用
    原標題:谷歌高管談人工智慧應用   原標題:谷歌高管談人工智慧應用   「阿爾法狗」在首輪「圍棋人機大戰」獲勝後,谷歌CEO桑達·皮查和DeepMind公司聯合創始人哈薩比斯在美國有線新聞網發表觀點性文章,表達了他們對這次「圍棋人機大戰」的看法。
  • 實錘了:「AI 翻車」事件已超 1000+,特斯拉,微軟、谷歌、蘋果等...
    「如果不謹慎對待 AI,未來它可能成為人類的終結者。」鋼鐵俠馬斯克(Musk)曾經不止一次在公開社交平臺表達對 AI 的擔憂。不過,並非所有科技大佬都對 AI 持悲觀態度,貝索斯(Bezos)、扎克伯格(Zuckerberg)等人都抨擊過馬斯克的 AI 威脅論。
  • 扎克伯克反駁人工智慧威脅論:不贊同
    扎克伯格日前在接受Axel Springer Award頒獎時接受採訪,在談及人工智慧威脅論,比如伊隆·馬斯克等擔心的未來機器將取代人類等擔憂時,他認為這些擔憂毫無依據 (not valid fear),簡直就是發神經 (hysterical)。
  • 智東西晚報:谷歌I/O大會六大產品更新 阿里89元智能音箱開售
    2018年 I/O開發者大會,在本屆大會上,谷歌對AI助手Google Assistant、人工智慧晶片TPU、安卓9.0(Android P)、谷歌新聞、谷歌地圖、谷歌攝像頭(Google Lens)六大產品進行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