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土大橙子,ID:buyate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原來不是七巧板沒意思
是我不會玩
幾乎每個人都會買給娃買七巧板,它便宜到幾乎不用思考。但說實話,我小時候一直不太會玩,也不愛玩,給娃買了也閒置。
之前寫火花的推送,把蛋蛋上過的課拿出來複習,裡面有一集詳細地拆解了七巧板,看完豁然開朗,對不起,七巧板,我不該瞧不上你。
01
七巧板真的巧
原本以為它不起眼,沒想到卻已經有千年的歷史,而且這不是舶來品,是正宗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發明。查到的資料顯示:「七巧板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到了明代基本定型。」
利用七巧板可以講清楚很多幾何原理,比如三國時就有數學家提出「出入相補」的原理,也就是圖形被分割後,面積總和不變。
七巧板就是正方形分割出來的。
7塊板子裡面,有5塊是勾股之形,也就是三角形。
還有2塊分別是平行四邊形和正方形。
根據面積的不同,七巧板可以分為:
大板×2
中板×3
小板×2
2+3+2=7
比較巧的地方來了
這也是7巧板
的終極秘密
1中板
=
2小板拼和而成
1大板
=
1中板+2小板
=
4小板
掌握了這個秘密,想拼什麼都不在話下。
02
繼續說原理
再從邊長上看,所有圖形的邊長,一共只有四種。如果由短到長,來編號的話, 3號邊和兩個1號邊一樣長,而4號邊和兩個2號邊一樣長。
核心秘密已經掌握了,那麼應用到圖形拼合中,就很容易了。一塊固定,再觀察其他圖形,把相等的邊長往一起拼,湊不出來的時候,翻一翻轉一轉。
除了鍛鍊觀察能力,七巧板還可以用來培養切割思想。
我特地截取了兩個課程的視頻,大家看一下帶娃怎麼玩的思路就很清晰了。
除了七巧板,異曲同工的還有四巧板。我現在還記得小學時候玩四巧板,有幾個圖形,跟我媽一起費了好大勁才拼出來。
03
說說造型
說了那麼多,大家肯定手癢要拼一拼了,先來曬一些日常造型,給大家做靈感吧。抱歉是晚上拍的,所以有點燈下黑,沒來得及調光,大家將就一下。
04
自製七巧板
七巧板非常便宜,買起來很方便,但如果手頭沒有,還可以很簡單地和娃一起做手工自製七巧板。
準備一張正方形的紙,外加小剪刀和彩筆
將正方形紙對著,剪開成為兩個等邊三角形
再將其中一個三角形對摺剪開,得到七巧板裡比較大的兩個三角形
接下來折另一個剩下的三角形,剪開
繼續剪開對摺梯形,再剪開
從梯形剪開的部分分別再如下圖所示摺疊,剪開
自此,得到了所有七巧板的形狀:
將形狀塗色,就可以開始拼圖了
這篇就到這裡了,動手拼一拼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土大橙子】。
小土是《嬰幼兒睡眠全書》《媽媽有力量》兩本書的作者,已有百萬讀者,小土專注早教和啟蒙,養育男孩、社交情緒、女性成長等領域,希望能為媽媽們賦能,讓媽媽們智慧養娃,輕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