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深刻洞察教育行業
本文由傳習邦於2019年11月1日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關注傳習邦(微信公眾號ID:chuanxibang),深刻洞察教育行業。傳道學習,教育興邦。
撰文 | 木木
編輯 | 初見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13億9千50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
2019年2月,為貫徹十九大「幼有所育」的民生目標,十八部委聯合發布《行動方案》,要求制定0-3歲託育行業的準入標準、管理規範、監管標準和服務規範。10月,兩個重大利好引爆整個行業。一是,託幼國標正式落地。國家衛健委制定的《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明確規定,支持用人單位在工作場所辦託,採取公辦民營、民辦公助多種形式,鼓勵市場化辦託。一是,重磅補貼史無前例。國家發改委發布《普惠託育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中央預算重點支持示範託育、社區託育,每個新增託位給予1萬元的補助。由普惠的風向指引,國家的學前教育體制悄然生變,由教育部主導的單軌制,走向教育部主管幼兒園、國家衛健委主管託育中心的雙軌制。實際上,不需要政策的東風,國內的嬰幼兒照護(託育)早已是一個價值千億的超級大市場。華經產業研究院的一份研究顯示,2018年,國內託育市場突破900億元,託育客單價為一年3.75萬元。預計到2022年,國內託育市場逼近1200億元的規模,增速10%左右,託育客單價也會上升至一年5.29萬元。另一份樂觀的研究則指出,爆發性增長的早教、託育,2019年的市場規模早已超過1700億元。2018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衛計委主任
郭玉芬(現為衛健委主任)透露,0-3歲嬰幼兒,國內共有8000萬人。上海市婦聯的一份調查則指出,上海共有0-3歲嬰幼兒60萬人,託育滲透率不足2%。另一方面,0-6歲託幼一體化,大勢所趨,早已成為整個幼教產業的共識。10月中旬,國內最大早教洋品牌之一的金寶貝斥資1億元,戰略投資社區化託育機構MoreCare茂楷嬰童學苑。完成融資之後,僅有10個門店的茂楷氣勢如虹地推出「三年千店」的擴張計劃(見傳習邦過往文章:
金寶貝超億元入局茂楷:三年開千店,託育市場要洗牌?),打造早教+託育+社區的託育3.0生態。
美股上市的國內幼教巨頭紅黃藍,全國開辦1300+家親子園、500+家高端幼兒園,早就在構建集團化、一站式幼教生態,託育中心與早教、幼兒園、家庭教育(竹兜育兒)並稱為四大業務之一。2018年的11·15幼教新政,卡死了國內幼兒園的資本化之路,向早教、託育延伸,成為上市幼教集團唯一選項。
2019年,國內A股上市的國內幼教龍頭威創股份,組合旗下紅纓教育、金色搖籃、可兒教育、鼎奇幼教四大品牌,5500所幼兒園,轉型為綜合性兒童成長平臺,做大安特思庫、七彩寶屋兩大品牌,通過「多元兒童成長場景業務」,劍指早教、託育。另一個跨界幼教的國內A股上市公司電光科技早在2017年底便已介入託育,通過旗下的教育產業基金斥資8600萬元,受讓新三板託育早教第一股愛樂祺27.79%的股權。愛樂祺創始人兼董事長
陳靖,畢業於地球空間科學學院,為國內託幼早教一體化的開創人之一,早在2007年便已參照美國日託中心(Daycare Center)、日本保育園的模式,開辦了國內第一家託育+早教一體化園所。2015年,愛樂祺在新三板掛牌。2017年底電光科技入股,作為對賭條件,愛樂祺承諾三年累計淨利潤不少於7000萬元。先行者,已有斬獲;後來者,正在路上。
國內市場,早教、託育同在0-3歲市場、同具千億規模,互相之間的滲透、融合,已成常態。面對幼教產業的新機會,電光科技旗下電光教育CEO
張亮一度預言,相對於早教,早託是一種剛性需求,至今仍為一片空白,早託卡位之戰會在2019年全面打響。對於跨界進入託育的幼教、早教人士而言,美國的日託中心集團Bright Horizons為心目中的共同標杆。總部位於美國麻省的Bright Horizons,創辦於1986年,全稱為Bright Horizons Family Solutions,是一個以「家」為核心,為在職家庭提供一體化保教服務的託育集團,為全球最大的僱主資助嬰幼兒保教服務供應商。Bright Horizons八成以上業務來自託育、早教,主要通過兩種模式為僱主、在職家庭提供服務。一為損益合作,Bright Horizons承擔經營風險,與僱主籤訂一個多年合約,BrightHorizons為在職家庭提供保教服務,僱主給予一定補貼。一為成本加成模式,Bright Horizons不承擔經營風險,僱主支付成本、預留利潤購買Bright Horizons的保教服務。損益合作模式,又分兩個子類,一是贊助商模式,為單一企業的在職家庭服務,接受單一企業補貼;一是集團聯合模式,為特定區域(大型辦公樓、辦公園區)的多個僱主、周邊社區的在職家庭服務,按比例接受多個主體的補貼、贊助。Bright Horizons的服務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為保育和早教(Full-Service Centers),一為後續護理計劃(Back-updependent care),一為教育諮詢(Educational Advisory Services)。開辦過程中,Bright Horizons一般要求僱主提供資本支持,一方面滿足僱主向在職家庭提供福利的需求,一方面降低Bright Horizons的初始投入,作為回報,Bright Horizon根據僱主的需求(員工層次、營運時間)提供個性化的定製服務。Bright Horizons模式的亮點在於,打破幼教行業直接toC的傳統,通過個性化定製,把日託中心設立在企業內部,通過B端僱主鎖定C端在職家庭,一方面通過保育服務本身盈利,一方面低成本獲取優質流量,售賣增值服務。1998年,Bright Horizons在納斯達克上市,2018年5月,接受貝恩資本13億美元的收購要約,實現私有化。退市之後,Bright Horizons大舉擴張,業務由北美拓展至歐洲、印度,通過做大後續護理計劃,培育新的增長引擎,實現收入多元化。2013年,Bright Horizons在紐交所重新上市,發行價22美元,募資2.2億美元,對應市值13.8億美元,創造了資本運作PPP(Public-Private-Public)模式的一大典範。Bright Horizons的營收,連續18年保持增長,在全球開辦1000+家日託中心。重新上市六年,Bright Horizons最新市值85億美元以上,增長500%。誰在中國第一個引入Bright Horizons模式?攜程親子園!始作俑者,攜程創始人兼董事長
梁建章,他的另一個身份——業餘的人口學家。2013年起,梁建章在攜程內部引入狼性文化,推行苛刻的末位淘汰制,根據考核成績,員工被分為A、B、C、D四個類別,一旦進入D類,一個季度之後業績無改善則直接淘汰。為了配合狼性文化落地,梁建章結合自己的業餘愛好、產業洞察,主動解決在職員工一歲半至三歲半子女的照護難題。2015年,攜程在總部大樓闢出800平米的場地,引入專業的託育團隊,開辦國內第一家植入網際網路企業內部的日託中心——攜程親子園。
2017年11月,一則虐童視頻在網上流傳,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發生,一時間民意洶湧。事件的結果是,攜程親子園叫停,8名虐童者入刑,攜程總監級高管引咎辭職,股價一度蒸發10億美元。作為業餘的人口學家,梁建章自我打臉,經歷了「人生的一次重挫」。在一次論壇上,威創股份投資總監郭曉樂說,託育之託,就是「重託」。
「重」有兩重含義,一是面對0-3歲嬰幼兒,家長的託付之重,可想而知;一是,模式之重,0-3歲嬰幼兒需要更全面的安全保障、服務設施,有的方面比幼兒園更重。攜程親子園,無疑看「輕」了託育中心,致使Bright Horizons模式在華落地,橫生波折。託育中心的兩重之「重」,也讓一部分躍躍欲試的幼教人士望而卻步。幼教圈頗具知名度的三槐堂「堂主」王劍說,託育中心,一無課程,二無師資,三無環境,是一個典型的「三無」產品。資源匱乏、運營難度超高的託育行業,不是一個好生意。針對「三無」的託育,王劍在自媒體《託育半月說》給出了三條建議:啟動,宜早不宜遲;規模,宜小不宜大;進度,宜慢不宜快。電光教育的張亮也一再強調,早託、早教看上去「形似」,貼近一考察,客戶需求、運營模式、盈利模型卻是千差萬別,完全不在一個細分賽道之上。除了產品形態、管理規範、商業模式尚未完全跑通,合格教師、看護人員的缺失,正是新託育最大的痛點之一。攜程親子園,正是倒在管理、師資兩條紅線上。在傳習邦看來,儘管前有政策紅利,後有資本助推,兩重之「重」的新託育,依舊任重道遠。
更多閱讀推薦
於斯疑似暴雷,在線鋼琴陪練難逃一對一魔咒?
盛通股份轉型之路不平坦,樂博教育大擴張
一大波早教跑路潮!3000億早教業醞釀一場大危機
「大限」只剩兩月,小區配套園六成尚未移交
三年開千店,託育市場要洗牌?
積木+機器人,人工智慧催生機器人教育的一片藍海
套路式裁員一半:朗播網暴雷,自適應學習是不是坑?
B端連接+C端知識付費,家園共育怎麼突圍?
聰明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