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歷史的黃曆準不準?遵循著怎樣的奧秘?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17 娘娘說歷史

歡迎閱讀《2000多年歷史的黃曆準不準?遵循著怎樣的奧秘?聽專家怎麼說》,點擊關注,閱讀全部文章。本文為娘娘說歷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看黃曆在某種程度上講,成為我們平時做事的一種慣例,而到底黃曆是否準確卻被人遺忘了,那麼到底黃曆準不準呢?很多學者在研究了黃曆之後做了以下概括。

黃曆

他們認為古人通常認為天地間有很多神煞,他(她)們的性格有善有惡,對人們生活產生的影響有強有弱。神煞行事都有一套自己的規律,按照日期輪流上班。通過神煞的值班順序,人們便制定出一套標準來。隨著歷史進程的演變,神煞的體系也逐漸簡化。

萬年曆

如果我們翻開一套漢朝的曆法來看,裡邊有各種各樣的標註;時至唐宋,曆法標註更加完善;再到清代乾隆時期,人們將神煞的種類分門別類,共計300多種,我們耳熟能詳的太歲、文曲、武曲、天罡、河魁等,便在其中。

曆法

在我國古代的歷忌學說中,很詳細的推算了這些神煞的值班日程。想知道這個流程是什麼樣的,可以看看西漢時期的一件事,一位叫張竦的臣子,他在王莽身邊做「淑德侯」,王莽戰敗,張竦被殺。其實,張竦死的實在不值,因為他完全可以躲開這場災禍。

日曆

張竦明知道人家快要打到家門口了,但因時逢「反支日」,忌出行,於是他就硬著頭皮待在家裡,眼睜睜看到敵軍打上門來,最終不幸殞命。這個故事雖然讓人惋惜,但通過這件事,也可以讓我們看出,古人對曆法宜忌的重視程度。

天文

看來,在古代想看黃曆,真的並非易事,因為不僅要將千頭萬緒的值班表中看出端倪,還要將各神煞的性格能力務透,到了逼不得已的時候,還要想出破解之法才能全身而退,實在是非常繁瑣。

日曆

在我們今天的市場上,可以購買到各種各樣的黃曆,他們的計算原則,也遵循著我們上邊所說的理論。曾經跟一位業內人士聊天,現在的黃曆完全是由民間的研究者自行推算印刷,其中不乏對古代術數頗有造詣的大師。

黃曆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人開始疑問,黃曆真的準嗎?這個問題還真的不好籠統的回答。畢竟,這樣一套曆法體系,經歷了200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而其中的算法,也是含有古人智慧,一板一眼觀察天地萬物演算而來。

萬年曆

有的專家學者從人文角度來進行解讀,認為黃曆的出現,映證了古中國的時間是有個性的。打開黃曆,看到那星羅棋布吉兇宜忌,本質是日曆的一本書,卻像是一張時間織就的網,與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緊密的編織在一起。這當中,可以抽絲剝繭看出古人對天地萬物的態度,如果將它說成是我國古人的價值觀,也未嘗不可。

歷史

黃曆本質上來講,是一本對人們內心趨吉避害本能的一種迎合和暗示。選擇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情,是很多人潛意識裡都在遵循的行事法則。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一個個人定勝天的例子層出不窮,人們行事的法則仍然不變。那麼,對這種現象,我們又該如何解釋才好呢?

歷史

相關焦點

  • 為何2000年前青銅劍還能吹毛斷髮?X光照射後,專家發現其中奧秘
    在專家把寶劍送檢的同時,他們也翻閱了大量了歷史典籍,其中《周禮·考工記》中就記載,古代青銅劍屬於合金,並非單一材料打造而成,其中銅的比例為80%,錫的比例是20%。,很難想像2000多年前的古代,是如何進行這種超複雜的工藝。
  • 「鐘不準,需要校對」, 用英語怎麼說?丨BBC聽英語
    咱們先來聽一下這次要回答的問題。Question你好,請問 「鐘不準,需要校對」 應該怎麼說啊?在網上搜出來一堆,也不知道哪個說法比較正宗。謝謝!Feifei這位聽眾想知道應該怎樣用英語來描述 「鐘錶不準,需要調整時間」 這個情況。
  • 2000多年歷史的保山板橋青龍街將於6月底啟動道路保護修繕
    新聞發布會現場 隆陽區委宣傳部 供圖青龍街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永昌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是中原文化進入永昌、傳向西方的第一大驛站,有「迆西第一大集市」之稱。青龍街老式店鋪林立,居民集中,沿街兩側100多座民居、民宅的歷史風貌保存完整,形成了獨具生態文化、建築文化和馬幫文化的風貌,是雲南省內保留較為完好的古鎮之一。
  • 貴州老人上交天書,經專家證實,卻是失傳了2000多年的《連山易》
    2004年底,消失在歷史上2000多年的《連山易》卻在貴州重現天日,這個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學術界的巨大震動,更讓人驚奇的是,《連山易》上的內容卻幾乎沒人看得懂。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套由水書書寫的《連山易》由一名叫做謝海潮的老人上交給當地檔案館,專家經過考證後發現,書中的內容很有可能是真正的《連山易》,全書5冊共80000字。《連山易》上用水書書寫的文字,跟夏朝古都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夏陶符號同屬一類。陶器上24個符號,在書中找到了22個相對應的。
  • 老官山漢墓出土神秘「小木偶」,距今2000多年,專家:重塑歷史
    說起來我們中國和西方的文化之爭可以說是由來已久,外國專家一直對我們中國的文化有很大的爭議,這幾乎是各個方面的了,當然這大部分都是妒忌心在作祟,比如我們的中醫和西方的西醫,可以說幾百年來一直都在爭議,但是我們的中醫似乎處於下風,因為當時的我們對於中醫的歷史存在著很大的空白,不過好在事實就是事實
  • 日本號稱兩千多年的建國史,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怎麼說?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惟一一個幾千年都未被吞併的國家,我國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算是獨樹一幟了。可日本自公元前660年建國,第一代天皇被稱為「神武天皇」,而後又經歷了奈良、幕府、軍國主義等時代,時至今日,日本實行的依然是天皇制度,日本號稱兩千多年的建國史,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怎麼說?
  • 媽媽送的吉祥玉,女兒卻覺得是倒黴玉想賣掉,專家:2000多年了
    玉器的製作在我國古代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上古時期的時候,原始部落的人們就把各種玉石打磨成太陽的形狀,在後來漫長的封建歷史時期,隨著古人的雕刻工藝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玉石被雕刻成各種精美的工藝品。但是這件玉是在自己手裡,不僅沒有給自己帶來好運,反而給自己帶來了一系列的麻煩,曾經就有一次,自己不小心把這件玉蟬落在了酒店裡面,後來著急忙慌的去取這件玉蟬的時候,還把自己的腳崴了,因此還耽誤了自己的行程,誤了火車,所以說自己把它稱為「倒黴玉」,今天帶著這件藏品來到現場,就是想讓專家老師給自己估個價,然後把這件玉蟬趕快賣了。
  • 怎樣才能真正減肥?快聽河北專家怎麼說
    怎樣才能真正減肥?快聽河北專家怎麼說 2019-08-14 1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騙了國人多年的「省油謊言」,連老司機都深信不疑,看專家怎麼說
    愛汽車,就在王者小貓~騙了國人多年的「省油謊言」,連老司機都深信不疑,看專家怎麼說現在大家對於車子的選擇更多樣化了,所以就在除了價格和顏值方面,也會考慮到性價比方面,比如動力等因素不過我今天的任務是揭開一個多年的「謊言面紗」,就是這三點省油的「妙招」。第一個就是加半箱油更省。這個很多人相信的原因,就是覺得如果車子加的油比較少,那麼也會讓整個車子的重量減少,自然在消耗油的時候更節省。但是其實效果不大,比如運行重量比較大的汽車,這幾十斤的重量真的不算是什麼,所以半箱油更省根本沒什麼實際的作用。
  • 舉世矚目的銅奔馬 聽國內專家學者怎麼說(三)
    舉世矚目的銅奔馬 聽國內專家學者怎麼說(三) 2019-12-13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若把英語降成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會怎樣?看老師怎麼說
    畢竟存在這麼多年,它存在絕對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這個時候就有人好奇,雖然英語這一科取消不可能的,那麼把它從主科去除,變成副科可不可以呢?今天小編就帶著這個問題,去問一下有著資深多年經驗的老師吧!聽聽他是怎麼說的吧!若把英語降成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會怎樣?
  • 專家講座丨模式生物,打開生命奧秘之門的鑰匙
    縱觀整個生命科學發展的歷史,從以觀察個體水平為主的博物學以及形態分類學階段,到以實驗方法為主的實驗生物學階段,再發展到今天的分子生物學階段,模式生物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是上海最早開展輔助生殖技術的機構之一。澎湃新聞記者探訪試管嬰兒誕生的多環節、全流程,一起揭開生命誕生的科學奧秘。
  • 探秘文山三七 看專家怎麼說
    本期藥源探秘很榮幸的邀請到了中藥材天地網資深專家蔣爾國老師,一位有著多年考察三七經驗的雲南品種專家,關於三七,蔣老師可謂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對於雲南的藥材品種,他是有著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和權威人士,下面就來一起來看看有關於文山的三七專家是怎麼說的
  • 英國人眼中:中國科技是比較落後的國家,聽英國專家是怎麼說的?
    但也有一些外國人覺得中國的這些成就,並不是那麼突出,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先進和發達,這不,就有一位英國專家說,他認為中國科技是比較落後的,因為如今的中國有很多引以為傲的技術,實際上都是從其他國家改良而來的。
  • 《刺客信條》系列時間軸 整個故事橫跨了2000多年歷史
    整個《刺客信條》系列故事橫跨了2000多年歷史,最新作《刺客信條:英靈殿》遊戲背景設定在歐洲中世紀「黑暗時代」。為了方便玩家們理解,IGN製作了一個時間軸,標註了該系列所有遊戲在現實世界歷史時間上的位置,一起來看看吧。
  • IGN製作《刺客信條》系列時間軸 橫跨2000多年歷史
    《刺客信條:英靈殿》背景設定在歐洲中世紀「黑暗時代」,而整個系列的故事橫跨了2000多年歷史,IGN製作了一個時間軸,標註了該系列所有遊戲在現實世界歷史時間上的位置。
  • 擁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縣城?灌南縣的風景美如畫!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漢武帝的年間,灌南縣就已經存在了。因此灌南縣已經距今已經有了2000多年的文化歷史,灌南縣之所以名為灌南,是因為它地處於以灌河的流域,因為是灌河之南,所以得名於灌南。灌南歷史悠久,有桐楊木之鄉,山藥之鄉,淺水藕之鄉和二郎神故裡的美稱。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不過近些年來,有關是否還有必要食用加碘鹽的說法引起了一些爭論,有網友稱,我國補碘這麼多年,不需要再食用碘鹽,沿海地區吃海鮮多,靠食物就能補碘,碘鹽究竟該不該吃?來聽聽專家怎麼說。但在多年的實踐中,我國的補碘政策也經歷了一定的調整,增加了對碘含量不同地區的分類指導措施。專家介紹,一個地區每升飲用水中碘含量中位數高於100微克即為高碘地區。我國有9個省份109個縣的735個鄉鎮屬於水源性高碘地區,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河南等歷史上的黃泛區地帶,受威脅人口約為3100萬人。
  • 四川以「孝」知名的古鎮,有著2000多年歷史,感人故事流傳至今
    四川,擁有著中國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境內的知名景點都是馳名中外的,比如九寨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閬中古城、都江堰、青城山等,基本每一個來四川旅遊的人都會去這些地方遊玩,但是四川豈止只有這些景點,很多小眾古鎮卻常常被忽視,比如這個位於四川德陽的孝泉古鎮,也許很多四川人都沒有聽過,更別說去過了,那孝泉古鎮究竟是怎樣一座古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