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特殊的同學會。到場的老友之中,有的已經是國內外知名公司的創始人,有的已成為最前沿科學技術的帶頭人,還有的正在引領一個行業的創新與開拓。
今天正是西南交大建校123周年暨機械學科創建100周年的紀念日,由成都市和西南交通大學聯合主辦的「蓉」歸故裡·西南交通大學校友返校日活動舉行。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以「推動雙一流大學創建助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為主題。一系列校企地重點項目現場籤約,一系列專家大咖、校友企業家紛紛到場。
擬與高新區共建
「四川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
記者了解到,活動現場,西南交大與成都高新區管委會、金牛區政府、郫都區政府分別籤約開展校地合作。
其中,西南交大與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籤署了「共建四川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協議」,雙方將以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為依託,以爭創國家級創新中心為目標,開展創新中心建設。
具體而言,創新中心將以新型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燃料電池機車、智能軌道交通、重載鐵路、以及高速列車等為核心的現代軌道交通體系和相關輔助裝備為研究對象,利用數位化、智能化、自動化、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等新技術和創新管理機制融合軌道交通裝備創新環節,通過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區域創新的有機融合,將創新中心建設成為集創新研發、智能製造、成果轉化、技術服務、大數據服務為一體的新型創新組織。目的是促進成都高新區軌道交通技術產業領先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技術領域高端人才創新創業高地。
而在西南交大與金牛區政府的籤約中,雙方將在戰略決策諮詢、科研等方面展開合作。此外,西南交大還與郫都區人民政府籤署合作備忘錄,將深化合作,建立產學研緊密融合發展機制,共同打造「環交大知識經濟圈。
校企合作優勢互補共贏
西南交大與成都路橋等籤約
除了校地籤約合作,西南交大還同一系列企業籤約。
其中,西南交大與成都路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產學研合作,共促成都路橋研發中心的平臺建設,聯合打造省部級科研平臺和全鏈條創新基地;將利用各自優勢,採用市場化機制和企業化的運作模式,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雙方還將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啟科研合作,力爭產出具有革命性、顛覆性創新成果。此外,雙方將加強人才培養合作,成都路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將作為西南交大的學生實習實訓基地等。
西南交大還與浙江通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籤署合作意向協議,將發揮西南交通大學高水平科技、多學科交叉、研究人才的綜合優勢,並發揮浙江通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醫療產業、資本優勢,擬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共同推進醫、教、研、產的結合。
此外,活動現場西南交大還與貴州成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鯤鵬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分別達成合作意向協議。
遠景規劃46條軌道線路
成都正打造軌道交通產業的新地標
目前,成都軌道交通產業發展迅速,正贏來無數機遇。在活動現場,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成都已經擁有軌道交通企業300家,涵蓋了科技研發,勘察設計,工程建設,裝備製造,運維服務全產業鏈。在未來幾年全市範圍內軌道交通市場需求將達到700多億元。
成都地鐵在建線路10條,建設總裡程超過350多公裡,建設強度位於全國前列。截至今年5月,成都市已建成並開通運營7條軌道交通線路,運營總裡程240公裡。到2020年底,全市將開通運營14條線路,總裡程500多公裡。成都地鐵第四期建設規劃目前正上報國家審批,線路總長176公裡。
至2035年,成都遠期規劃35條線路,1699公裡,遠景規劃線路46條,2149公裡。
當前,四川正在全力打通高鐵進出川藏大通道,5年建成及在建高鐵裡程將達2300多公裡以上。此外,國家正在推動總投資2700多億元總裡程1700多公裡的川藏鐵路建設,這些都將極大推動成都軌道交通產業飛速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將搶抓川藏鐵路建設等戰略機遇,以國際化營商環境創建為引領,堅持市場導向和創新驅動,發揮資源優勢,提升軌道交通全生命周期服務保障能力,把成都打造成為軌道交通產業的新地標。
校友聲音//
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飛香:
今年年初,鐵建重工西南研究院及鐵路器材研究院在西南交大創新大廈成立,「雙院」重點聚焦高端零部件和西南地區重大裝備技術研發,將致力於為成都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添磚加瓦。
在軌道交通帶來的機遇之下,支持西南交大的創新供給能力建設。也希望西南交大校友始終視成都為故鄉,「蓉」歸故裡,在成都投資興業,與成都共同成長。
貨車幫CEO羅鵬:
貨車幫在成都一直有著非常多的合作與業務。下一步我們還將和西南交大成立一些合資的實體,把西南交大一直以來在鐵路方面形成的技術優勢運用到公路方面。
成都是個「讓創業者最幸福的城市」。除了政策環境、文化氛圍外,還有好的發展理念。而我們與成都的合作也是常態化的,這也是基於成都給創業者們帶來的便利和優惠。
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實習記者 王婷婷 攝影報導
編輯 劉宇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