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荷蘭的圍海造陸史,荷蘭20%的國土面積竟然是填海所得

2020-12-11 大明號地圖

荷蘭堪稱填海造陸最悠久的國家。自13世紀以來,荷蘭人向大海索地近七千平方公裡,約佔其現今國土面積的20%。其中20世紀時因急劇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總共新造了約2300平方公裡的土地,包括須德海和三角洲兩大圍海造陸工程。

荷蘭圍海造陸原因,一者是國土狹小,人地矛盾緊張;二者是地勢低洼,易受海水侵襲。在1953年那場大規模的洪澇災害中,倒灌的海水衝毀了荷蘭五萬棟房屋,奪走近兩千人命。而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地區的損失尤甚,由此舉世矚目的三角洲工程誕生。三角洲工程是把大海擋在外面,其兼顧抵抗強勁海潮、照顧航運和連接三角洲各島嶼的功用,是荷蘭人奇思妙想的結晶。而須德海圍海造陸工程早在20世紀上半葉就已啟動,並有條不紊的建設忙碌著,本文主要介紹的即須德海工程發展史。

須德海工程的地標性建築當屬那32.5km長的攔海大壩,這條頂部平均寬度將近90米,雙向四車道的堤壩硬生生的將三千多平方公裡的須德海給圍了起來,並通過排鹹納淡使之成為淡水湖泊。此攔海大壩是大型擋潮圍墾工程的前提和基礎,當須德海被改造為內陸湖泊後,湖內窪地就被劃為數個墾區並分期開發。遵循著先修築長堤,再排乾湖水,最後開墾種植的思路,19261930年完成了對維林格梅爾墾區的開發,接著是19371942年的東北部墾區,後在19501968年又開發出東弗萊福蘭和南弗萊福蘭。以上四墾區共造陸兩千餘平方公裡。

須德海成型於13世紀末,在此之前須德海地區因萊茵河出海北支艾瑟爾河的緣故而遍布湖泊沼澤。後來大規模海潮湧進內陸,與低矮區的湖沼融為一體,故形成了北海的海灣——須德海。而那個荷蘭人修建的攔海大壩又使得須德海與北海相隔離,並最終演變為艾瑟爾湖。站在堤壩上俯瞰,一面是一望無際的海洋,一面是碧波蕩漾的內湖,醉心奇特景色的同時亦萌生著對勞動者的無限讚嘆。如今須德海大堤已成為連接荷蘭東北部和西北部的交通要道,圍墾出的艾瑟爾湖則可提供淡水,促進工農業和水產養殖的發展,而墾區間密布的水網更是旅遊業和航運業勃興的載體。雖然圍海造陸可帶來誘人的社會經濟效益,但卻也隱藏著引發生態災難的風險。

須德海攔海大壩

因為由近海灘涂、紅樹林等組成的溼地系統是陸地與海洋進行物資和能量交換的重要場所。如果因圍海造陸而人為阻隔溼地,一方面會使陸地營養物質不能及時入海,造成近海地區以陸地營養物質為食的蝦、蟹、蚌、螺等海洋生物受到威脅,進而影響海洋食物鏈和漁業;另一方面,海洋能量無法通過溼地緩解就會不斷的積聚,一旦釋放就是陸地生態系統的災難。除此之外,溼地還有著降解汙染和調節氣候的作用。正是因為意識到了潛在的生態災難風險,荷蘭政府逐漸改變思路,或是退田還海,或是重新規劃墾區。早在南弗萊福蘭墾區建設階段,生態保護就已被擺在了重要位置上。該處墾區1/2的土地用於農業,1/4用於城鎮道路開發,餘下的均是自然保護區,包括湖泊、沼澤、蘆葦蕩和柳樹林,為珍禽鳥類提供棲息地和繁殖產卵場所的同時亦經歷著生態系統的自然演替。然最令生態學界關注的應是馬克瓦爾墾區。

馬克瓦爾墾區緊鄰阿姆斯特丹。其早在1975年就完成了堤壩工程,並進行過抽水作業。後來因為籌措資金等方面的掣肘,墾區建設遲遲未能有效開展。所以經過數十年的自然演替,此處成為了植物繁茂、動物門類眾多的溼地,並最終被荷蘭政府設定為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區,不再用於農業開發,此即荷蘭人對生態建設規律認識深化的直接體現。

荷蘭圍海造陸的歷史經歷了從居民自發、政府主導投資到注重自然生態環境建設等各個階段,對世界各地填海造陸管理機制的建設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相關焦點

  • 看一看世界上圍海造田最厲害的國家是哪個?
    圍海造田所謂的圍海造田,就是通過人工填海,將大海變成可供人們生活居住的陸地,從而變相增加自己的國土面積。那麼,世界上圍海造田最厲害的國家是哪個呢?首先是荷蘭,直接造出一個新省。荷蘭是世界上圍海造田最成功的國家,有800多年的圍海造田歷史,荷蘭約有五分之一的國土(7000多平方公裡)都是圍海造田得來的,絕對堪稱一個奇蹟。
  • 全球最大人工島:填海造地百年未完工,佔全省90%面積
    1986年,荷蘭突然宣布新設弗萊福蘭省,下轄六個區市、陸地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這個消息讓很多歐洲人不明所以,難道荷蘭又開發了殖民地嗎?原來,荷蘭在1916年遭遇水資損失慘重後,下決心耗巨資建造內海防洪堤並填海造地,始料未及的是,這個人工島工程持續百年仍未完工,目前已填海造地達1419平方公裡面積。
  • 這座中國城市,經濟發達,三分之二的面積靠填海造陸
    進入和平時代後,擴大土地的方式變成了向海要地,比如荷蘭,荷蘭整個國家有6000平方千米,都是靠填海造陸得到的。為此還專門修築了一條圍海大堤。再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這些年來也通過填海造陸擴大了不少面積。我們國家也有一個城市,靠著填海造陸擴大了三分之二的土地,這座城市非常發達,2018年的人均GDP達到了8.6萬美元,比瑞士的8.2萬美元高出一截。這座城市就是澳門。
  • 地理拓展訓練:荷蘭水上漂浮房屋的秘密
    對於四分之一國土面積位於海平面以下的荷蘭來說,以現今的智慧與科技設法提出解決之道,從圍海造田到學習與水共存,反映了他們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新想法。漂浮房屋是建立在河流兩岸,洪水時可以隨水上浮但不影響使用的新型建築。材料二 圖1為漂浮房屋景觀圖,圖2為荷蘭區域略圖。
  • 「荷蘭」要改名了?
    面積比我國寧夏還小的荷蘭,還是世界第三大農業出口國,其花卉年出口額佔了世界市場的43%,光是鬱金香的品種就有三千多個。漫天的草地和斜坡上,星羅棋布般悠閒吃草的花奶牛,是荷蘭人精心培育出來的奶牛良種,荷蘭的牛奶及其乳產品以其質量上乘,一直成為世界市場上的搶手貨。說到乳產品,還不能不提一提荷蘭的「起司」(cheese),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奶酪。荷蘭是世界出口奶酪最多的國家。
  • 高考地理小專題——填海造陸
    下左圖示意珠江口及澳門位置,下右圖示意澳門面積的變化,下表為珠江三條支流的統計數據。(1)分析西江輸沙量遠遠高於北江、東江的原因。(2)與香港相比,說明澳門填海造陸的自然優勢。(3)說明澳門填海造陸可能帶來的生態問題。(4)填海造陸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資源的不足。請為澳門走出這一困境獻計獻策。
  • 荷蘭冷知識10則: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風車之國!
    1、荷蘭位於歐洲的西北部,國土面積4.15萬平方公裡,相當於我國重慶的二分之一,但是卻有1700多萬人口,人口密度比日本還高,是澳大利亞的160倍。2、雖然阿姆斯特丹名義上是荷蘭的首都,但是中央政府機構、皇家宮殿、國際機構都設在了海牙這座人口只有50來萬的城市。大名鼎鼎的聯合國六大機構之一的國際法庭即位於此地,佔地100餘畝,當地人稱之為和平宮。3、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鬱金香生產國,幾百年來培育了700多個品種,遠銷全球。
  • 波士頓400年間的填海造陸史:2/3的城區填海而來,三座山削平填海
    位於美國東北部沿岸的波士頓,有著692萬的人口,而其全部的陸地面積只有125平方公裡,每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有超過5.5萬人,是美國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同時波士頓的歷史文化也非常的悠久,是美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 世界各國都在填海造陸,我國一出手就驚豔世界
    我們知道,日本土地面積小,而且資源匱乏,當年日本對我國發動的侵略戰爭,除了因為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外,也是想要擴張領土,而其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陣亡200萬人,要知道,當時日本軍隊人數最多的時候也不過230萬,死傷200萬是何其巨大的代價,所以,靠發動戰爭擴張領土顯得有些不切實際,因為造成的損失是雙方都無法承受的。
  • 全國填海造地超1100平方公裡 大陸海岸線大幅縮減
    據了解,未確權的面積尚有不少。大量圍填海不僅使大陸海岸線縮減,而且破壞了海岸動態平衡。  瘋狂的圍海造陸  從南海、東海、黃海到渤海,我國18000公裡的大陸海岸線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戲」。  以環渤海地區為例,最大的圍海造陸工地便是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濱海新區。
  • 打卡荷蘭小眾旅行目的地
    作為歐洲旅行排行榜上榜上有名的國家,荷蘭有很多獨特的風景,價格也不高,而且也不是人山人海的景象,非常適合中短期的旅行。曾經的荷蘭是被譽為海上馬車夫的世界上最強的海上霸主,現在的荷蘭更多了一份恬靜、寧靜、悠閒。
  • 獨家:渤海灣圍海造地「高燒」不退
    南堡村一位村民對記者說,圍海造地時,從大堤外的灘涂上抽沙,造成了更大面積的破壞。「有的時候漁網上還粘著許多油塊。」58歲的南堡村漁民許愛發告訴記者,自從周邊的油田開出來後,海面上的浮油就多了起來。人工島上的人也不時地往海裡扔垃圾,而這些都嚴重影響到漁業的產量。去年,灤南縣東側的樂亭縣就因為渤海溢油事件,沿海養殖貝類、海參、蝦、魚大量死亡,養殖戶遭受了上億元的經濟損失。
  • 荷蘭:風車之國,發達國家,面積只有重慶一半,創新指數全球第二
    荷蘭是個什麼國家?首先可以肯定,荷蘭是個發達國家。荷蘭在1990年之前,就成為發達經濟體。另外在1987年以前,成為高收入經濟體。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名字中都有個蘭字,一個是紐西蘭,一個是芬蘭,一個是愛爾蘭,還有就是荷蘭。前幾個國家,成為發達經濟體,都比荷蘭要早。
  • 荷蘭,真香
    荷蘭國家國土面積雖小,但是國家化程度很高,擁有海上馬車夫的歷史讓荷蘭人非常重視本國人的語言能力。荷蘭人偏愛奶制食品,牛奶、奶酪、餅乾等是荷蘭人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另外,荷蘭醫療體系很健全。國家政府在兒童生長發育會給孩子父母提供兒童成長發育相關建議,父母會隨時關注孩子生長情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基因。荷蘭女性在選擇另一半的過程中,個子高的荷蘭男子會更有吸引力,高個基因被遺傳,一代比一代高。
  • 荷蘭,真香!
    荷蘭國家國土面積雖小,但是國家化程度很高,擁有海上馬車夫的歷史讓荷蘭人非常重視本國人的語言能力。 荷蘭人偏愛奶制食品,牛奶、奶酪、餅乾等是荷蘭人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 另外,荷蘭醫療體系很健全。國家政府在兒童生長發育會給孩子父母提供兒童成長發育相關建議,父母會隨時關注孩子生長情況。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基因。荷蘭女性在選擇另一半的過程中,個子高的荷蘭男子會更有吸引力,高個基因被遺傳,一代比一代高。
  • 荷蘭為什麼是世界上最開放國家?土地面積不大,卻備受世界矚目
    「你們為什麼叫我們荷蘭?我不是荷蘭人,我是尼德蘭人。」我在荷蘭埃因霍溫的時候,與當地一個帥氣的大叔聊天,他對我講道,「荷蘭是我們另外的省,我們這裡就不歸荷蘭省管,我們國家的名字叫尼德蘭。」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已經習慣了稱他們為荷蘭。其英文名字是 Netherlands,音譯是尼德蘭,直譯就是低地的意思。
  • 環保督察回頭看:遼寧凌海市違法違規圍海填海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消息,15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遼寧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並發布典型案例:2018年11月20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對遼寧省開展「回頭看」並統籌實施渤海生態環境問題專項督察期間,發現錦州凌海市在主導推動「龍海馨港旅遊有限公司海上溼地樂園」(以下簡稱海上溼地樂園)和「大凌河口至張家公路」(以下簡稱大張公路)項目上違法違規圍海填海
  • 荷蘭、以色列、日本、中國……逼出來的農業「潛力股」
    荷蘭荷蘭人多地少、多鹽鹼地、降雨量大,自然地理條件非常不適合農業的發展,為了保障本國的食品安全,沒有地,他們就填海造田;鹽鹼地不適合作物生長,就無土栽培;降雨量多,就發明溫室,嚴格控制作物生長環境,瓦格寧根大學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高農業學府。
  • 荷蘭,不止風車與鮮花,引得全球旅行者盡折腰
    年初的時候,荷蘭改名字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大家都在紛紛取笑,但這後來證實是一場誤會,是荷蘭旅遊局修改了自己的圖標,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左舊,右邊新)荷蘭位於歐洲西部,與德國、比利時接壤,北臨北海。國境內,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條河流從這裡入海,荷蘭的國土,就位於這三條河衝積出的三角洲上。低、平是荷蘭國土最大的特點,在這裡,只有約50%的土地海拔高於1米,另外還有1/4的土地位於海平面以下。
  • 世界最大的野生動物園 面積相當於荷蘭國土
    世界最大的野生動物園 面積相當於荷蘭國土時間: 2011-08-18責任編輯: 大胃cici旅遊_中國網【點睛】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王國——大林波波河跨國公園,地處熱帶稀樹草原,橫跨三國,總面積達3.6萬平方公裡,幾乎相當於荷蘭的國土面積,園內有非洲大多數的哺乳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