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小寶寶在媽媽的坐月子期間,每天需要更換7-10片左右尿不溼。
編 輯:柔山
審 核:許百萬
當今時代,尿不溼仿佛成了寶寶出生之後的必備品,很多寶媽在懷孕期間就開始囤貨,但如何正確的給寶寶更換尿不溼,可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
有人會質疑,不就是換個尿不溼嗎,能用多難,大家還真別小瞧這換尿不溼,其中學問可大了,不少寶媽都在這栽跟頭。
小寶4個月大了,小寶媽媽發現孩子最近總是哭聲不斷,而且好像在扭動著身體,任憑全家齊上陣哄小寶,也沒有效果,只好帶著小寶到醫院檢查。
沒想到這一檢查發現,小寶的脊椎受傷了,小寶媽媽十分驚訝,明明一直都好好的,也沒有磕碰到小寶,怎麼突然就脊椎受傷了?
醫生在仔細的詢問過後,告訴小寶媽媽,原來是給孩子換尿不溼出錯,換尿不溼的動作不當,導致小寶受傷。
原來寶媽在給小寶換尿不溼的時候,總是習慣性拎起小寶的雙腳,向上一提,動作幅度過大,幾次下來,小寶當然很受傷了。
其實像這樣的失誤也發生在很多家庭中,本是貼心的想給寶寶換尿不溼,沒想到結果是累到自己還傷娃。
★ 拎腳法
像剛才提到的小寶脊椎受傷,就是拎腳法導致的,而且還易傷害寶寶的腳踝關節,可見對寶寶的傷害是有多大。
其實拎起寶寶雙腳的方式是可以的,只要保證寶寶的背抬起高度不超1拳,就是可以的,還可以選擇寶寶側身的方式更換,寶寶也更配合。
★ 觸碰到寶寶腳底
很多寶媽發現,有時候給寶寶換尿不溼時,寶寶總是亂蹬腳,仿佛是拒絕爸媽給自己更換一樣,其實並不是,可能是寶媽不小心碰到了寶寶腳心。
寶寶受到刺激,自然就會四處亂蹬了,這也叫做踏步反射,是正常的現象,不要擔心,家長們給孩子更換時需要注意這一點。
★ 不及時更換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更換尿不溼的時間不及時,導致寶寶哭聲不斷,甚至身體受傷,一些家長出於想省錢省事省時的心理,便隔很長時間才更換。
殊不知,長時間不更換尿不溼,會導致寶寶身體受到細菌的威脅,寶寶的皮膚是很細膩光滑的,非常容易受到侵蝕。
所以這裡建議,家長們不要出於各種理由,而延遲給寶寶換尿不溼,最好在3-4小時,就給寶寶更換一次,保持寶寶的乾爽度。
◆ 不要貪便宜
有些家庭給寶寶換尿不溼非常的及時,而且也很捨得用,原來使用的尿不溼比較便宜,而且有的尿不溼連合格證都沒有,家長真的放心給孩子用嗎?
給孩子的用品,第一就是安全,如果安全都不達標,最終受傷的會是孩子,自己後悔也來不及。
◆ 晚上是否要換尿不溼
寶媽們會有這樣的問題,夜間是否要給寶寶換尿不溼呢?答案是需要,通常來說夜間至少要給寶寶更換2次。
◆ 不要用溼巾擦拭
很多家長總是習慣性的選擇溼巾來擦拭,其實這種方式並不合理,而且擦拭後馬上就換尿不溼,會導致寶寶身體受潮,易發紅不適。
而且嚴重還會導致細菌的出現,所以家長們不要繼續用溼巾擦拭了,可以選擇用乾淨的、質量過關的紙巾,或者用溫水清洗再擦拭。
1. 前後
尿不溼是有前後之分的,背面是小拉環,反之則是前面,當尿不溼上的尿顯劑發生顏色的變化,就說明了是時候更換了。
2. 鬆緊度
要注重寶寶穿尿不溼的舒適感,那麼鬆緊程度就非常關鍵了,一般來說可伸進去兩個手指是正確的,太緊或者太松易導致側露或不適。
3. 動作
更換的動作一定要溫柔,可以慢慢抬起寶寶雙腳到一定高度,然後輕輕託起寶寶背部,這裡注意背部抬起的高度為1拳即可。
另外,給寶寶更換尿不溼,不僅講究方式,更多的還是需要家長們給寶寶多一點耐心。
今日話題:各位寶媽們,都是如何給寶寶換尿不溼的呢?有什麼好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