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查出結石!家長們:別再大意了

2020-12-20 瀟湘晨報

很多人聽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哪來的腰。所以當孩子說腰痛的時候,不少家長認為小孩子沒有腰,可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事,可能會讓這部分家長笑不出來。孩子出現下面這些狀況一定要注意。

一歲零一個月的男寶寶,最近每到晚上就不明原因的發燒,每次燒到41度左右,焦急的父母把寶寶抱到杭州市三醫院就診,居然被發現了有結石。這讓孩子的家長覺得不可思議,這麼小的孩子,哪來的結石?

杭州市三醫院泌尿外科 副主任醫師 周鵬

首要的因素是他解剖的異常

有可能腎盂輸尿管連接的地方不是特別順暢

不順暢的地方引起尿液的阻流

如果一些蛋白的攝入比較多 水喝的比較少

尿液濃縮以後 細菌逐步的滋生

然後再逐步形成結石以後 梗阻

梗阻以後 腎臟裡的積水 逐步細菌增多

周醫生說,體內的炎症引起孩子反覆高燒。本周一,醫生給孩子做了輸尿管軟鏡取石,取出兩顆結石,大的有一點五公分。周醫生說,最近他接連接了三個一兩歲的孩子,據了解,大約百分之一到二的孩子會發生結石,主要有解剖性異常因素、遺傳因素、也有自身因素。主要表現會是腰痛或者血尿等,但因為孩子可能表達不準確,這時就需要家長留個心眼。

杭州市三醫院泌尿外科 副主任醫師 周鵬

可能會說肚子痛 男孩子可能說「小雞雞」痛

這是最常見的

要家長多個心

換尿不溼的時候 看看尿不溼上有沒有這種黃色分泌物

有沒有小便有血

或者我們碰到比較典型的膀胱結石的小朋友

跑步 跑著跑著肚子痛蹲下來休息一下

等疼痛緩解了 他繼續跑

有些小朋友注意力沒有這麼集中

一旦緩解後他就不說了

【來源:半島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17個月寶寶查出結石?竟然是家長一個餵養習慣導致的!
    別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大人病開始「年輕化」江蘇17個月嬰兒患上了結石1月22日,頭條新聞報導了一名年僅17個月大的嬰兒患結石的新聞,一時間讓許多家長驚訝不已!現在寶寶的結石已經達到2公分,只能對寶寶實施全麻,然後採取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碎石取石。幸運的是,手術一切順利,寶寶待留院觀察一段時間後便可出院。該事件被媒體報導後,引發了許多家長激烈討論:「為啥?小嬰兒除了喝奶就是喝水,偶爾吃點輔食⋯⋯哪個環節能吃出一公分大的結石來?」
  • 寶寶歪脖子可能是病!家長們千萬別大意
    寶寶歪脖子可能是病!家長們千萬別大意2012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雜誌報導,在美國洛馬林達大學醫學院有一個5個月大的男孩因為右側頸部腫塊、頭偏向左側就診,被診斷為頸部纖維瘤病,並建議保守治療。然而,這個小男孩不久後便失去了隨訪。
  • 3歲寶寶總喊疼 只因結石堵住了輸尿管
    剛做完泌尿結石的碎石術,3歲零1個月大的樂樂(化名)躺在病床上,笑眯眯地回答醫生伯伯的提問。 這幾年來,泌尿結石在兒童中的發病亦不少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近日引進了泌尿結石專家燕翔教授,他坦言,近年來小兒泌尿結石發病率逐年增長,如果孩子出現哭鬧、血尿等,家長就該引起重視。
  • 家長關心過度的這3種行為,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寶媽別大意
    家長關心過度的這3種行為,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寶媽別大意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尤其是還很小的寶寶,父母和長輩照顧起來簡直是小心翼翼,生怕孩子出現點什麼問題。可是很多父母都不知道,對孩子照顧的太較真,尤其是一歲大的寶寶,過度的關心反而會對孩子的發育是不利的,下面我就詳細給大家分析一下哪三個行為對一歲大的寶寶發育十分不利。第一個、孩子三個月大就被經常抱著。
  • 新生寶寶經常「放屁」?可能是腸脹氣,家長別大意寶寶很難受
    甚至還報了個培訓班,可是前期準備的再好,也架不住在生產那一刻的緊張,在生產的時候就連順產要怎麼呼吸她就忘記了。終於寶寶出生了,這天閨蜜們來看望他和孩子,大家來的時候正好孩子正在玩,正在他們圍著孩子聊天的時候,就聽見寶寶放了一個屁。
  • 5個月寶寶查出腎結石!家長請悉知:急於補鈣+輔食只會害了孩子
    凌晨4點多,一個僅僅5個月大的寶寶被送入急診,由於寶寶20多小時沒有排尿,全身浮腫。醫生立即給寶寶做了超聲檢查,發現雙腎積水,腎臟內還發現有不少細小的結石,恰好堵在了輸尿管上方。而3天就開始讓寶寶吃輔食,寶寶的消化器官幾乎天天都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長時間下來不出問題才怪。近日還有新聞說:9個月大的寶寶被查出腎結石,原因竟然是家長的盲目補鈣。
  • 黑龍江18月齡患兒被查出結石,與過度攝入鈣和維生素C有關
    黑龍江18月齡患兒被查出結石,與過度攝入鈣和維生素C有關 新華社哈爾濱
  • 一歲兒子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
    導讀:一歲兒子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兒子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3個月大寶寶反覆高燒,一查竟是結石惹的禍
    由於反覆高燒導致陽陽很虛弱,營養狀況也很差,於是周鵬先給他處理了膿腎的問題;上周一,周鵬給陽陽手術取出了梗阻在輸尿管的結石,至於另一枚腎臟內的結石,則需要等陽陽恢復、休息一段時間後,再到醫院取。那麼,為什麼陽陽會得結石呢?周鵬表示,他們對取出的結石做了成分分析,考慮和感染有關。
  • 一歲寶寶近視100度!家長別再忽視,寶寶近視前的這3個信號了
    可愛的兒童手機一歲寶寶近視100度!關於孩子玩手機,影響孩子正常身體發育的問題,其實很多家長是能意識到的。也清楚的明白,太小的寶寶應該給予更多的陪伴,而不是智慧型手機等,也了解寶寶常玩手機容易對寶寶眼睛,以及身體帶來巨大的傷害。但即便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依舊有很多家長用手機代替自己陪伴寶寶,說起來也是各有各的難,而最多的理由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陪伴。
  • 5個月寶寶患結石被送急診,原是輔食出了問題,家長別再瞎餵了
    文|秘籍君從寶寶出生那一刻起,身體健康就成了父母最關心的問題,衣食住行都按照最嚴格的兒童標準進行。細心的家長恨不得按周分階段為寶寶制定飲食量身長,但也有粗心的家長,對於育兒知識完全不了解,對寶寶實行放養政策,以至於坑了娃還不自知。
  • 1歲寶寶越吃越瘦,兒科醫生:4種輔食不能碰,坑娃,家長別大意
    一問才知道,婆婆一直給寶寶喝米湯,還說:「米湯養人,好消化還不上火,比你那米粉強多了」。張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怪不得體檢寶寶的體重不達標。 1歲寶寶越吃越瘦,兒科醫生:4種輔食不能碰,坑娃,家長別大意 1、米湯 過去喝不起奶粉、米粉,老一輩就用米湯餵寶寶
  • 父母每天給1歲大嬰兒補鈣 半年後嬰兒竟患上結石
    小朋友要補鈣,這是每個家長的共識,但是你知道鈣補過頭的後果嗎?黑龍江一個18個月的寶寶,補了半年鈣,竟然補出了結石,因此成為黑龍江省碎石術年齡最小的患兒!據聞聞的家長介紹,半個月前,聞聞因感冒到醫院就診,偶然查出患兒輸尿管下段有一個11毫米長、5.9毫米寬的結石,和花生米一般大小。才18個月大的孩子怎麼會長出如此大的結石?聞聞的母親介紹,一歲前聞聞一直是母乳餵養,正常添加輔食。一歲後家長擔心他缺鈣,補鈣半年多。平時聞聞喜食含維生素C較多的水果及豆製品。
  • 寶寶不需要額外補鈣!媽媽們別再錯誤補鈣啦
    補鐵、補鈣、補鋅,從寶寶出生媽媽們就擔心寶寶是不是缺這缺那。寶寶出現長牙慢、長得矮、說話晚、頭髮少,都覺得是缺鈣的原因。好像所有事都能與缺鈣聯繫在一起,補鈣成為不少家長最常放在嘴邊的話。結石如果沉澱下來,越積越大,在小小的輸尿管或者其他地方,生生的長出一塊「小石頭」來。所以鈣並不是越多越好的哦!
  • 寶寶睡覺出汗是缺鈣,打呼是睡得香?答案沒那麼簡單別大意
    月份還小的寶寶離不開父母,一哭就要給娃餵奶,一鬧就馬上換尿不溼,生怕孩子不舒服遭罪。每天最欣慰的時刻就是寶寶睡著,看著眼前的孩子覺得什麼都是值得的。但是孩子睡覺的時候總是滿頭大汗,有時候衣服都溼透了,有的寶寶還會發出很大的呼嚕聲,這讓很多父母感到疑惑和擔心。
  • 寶寶的這3種表現,說明是到了「出牙期」,家長千萬別大意
    當然,孩子長牙其實是很難受的一個過程,伴隨一些不適的感覺,家長可千萬別大意,一定要重視起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出牙期。小寶寶的這3種表現,說明是到了他們的「出牙期」鐺鐺是一名男寶,才五個月大。寶寶長牙時的這3個表現,家長們別忽視其實家長們都知道寶寶在六個月左右的時候會開始長牙,可是往往卻忽略了寶寶長牙時的表現,就像案例中的寶媽一樣,還以為寶寶生病了。一般來說,寶寶都是在一歲以內開始長牙,有的早,有的晚。
  • 2歲男童咬碎體溫計並誤吞水銀,家長別再大意了,這些物品要收好
    近日,張家界一名2歲的男童在家玩耍時不慎將體溫計咬碎了,並誤吞了其中的水銀。家長發現後第一時間送醫,隨後的腹部CT顯示:在男童的中腹下部有圓形高密度異物影,證明體內確有水銀的存在。水銀劇毒,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 寶寶轉奶過程很重要,媽媽們千萬別大意
    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建議媽媽們首選母乳餵養。畢竟母乳餵養可以為寶寶提供同時期生長發育的各種營養素需求,可以促進寶寶胃腸道的發育和神經系統發育;另外母乳還可以為寶寶提供早期的免疫物質,有減少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和預防過敏的作用。
  • 1歲寶寶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
    導讀:1歲寶寶患腦癱,「兇手」是媽媽在枕頭下放的東西,家長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孩子這個月齡最好不要坐嬰兒車,脊椎可能易受損傷,家長們別大意
    孩子這個月齡最好不要坐嬰兒車,脊椎可能易受損傷,家長們別大意導語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就變成了"超人",因為養育寶寶的階段繁瑣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不管是寶寶的吃穿住行還是所需用品,父母們都要準備周全,並照顧周到,這樣才能讓寶寶健健康康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