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于慧天地 ,作者慧天地國際站一鳴
慧天地
聚焦國內外時空信息科技前沿、行業發展動態、跨界融合趨勢;發現企業核心競爭力;傳播測繪地理信息文化;為測繪、地信、遙感等相關專業的同學提供日常學習、考研就業一站式服務;打造政產學研用精準對接的平臺。
↑ 點擊上方「中國測繪學會」
可快速關注我們
導讀:
澳大利亞的火災問題已在全球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數月以來,我們可以從不同媒體中看到澳大利亞幾乎每個州都有林火在燃燒。其中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正處於本州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火災季節之一。經過數月的異常炎熱,乾燥的天氣,大火至少導致了數千人的逃難與數億隻動物的死亡,並摧毀了2000多所房屋。毫無疑問,火災現場的照片震驚了世界,但是從太空拍攝到的衛星圖像則更能顯示澳大利亞人必須面對的艱巨問題。各國的媒體與衛星觀測機構每日都在更新著這場大火的最新信息。
NASA目前正在使用多個傳感器跟蹤澳大利亞大火中煙霧的運動。他們的儀器正共同檢測活躍燃燒的火災,跟蹤火災中煙霧的傳輸,為火災管理提供信息,並根據火災損毀區域的範圍和嚴重程度繪製生態系統變化的範圍圖。NASA大量的地球觀測儀器中有許多儀器有助於我們了解地球系統中的火災。極地軌道上的衛星每天提供幾次對整個地球的觀測,而對地靜止軌道上的衛星每5到15分鐘提供一次低解析度的火災,煙霧和雲層圖像。
英國廣播公司(英文簡稱:BBC,英文名稱;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製作了一場關於火災的可視化指南,該指南使用了一系列數據源來製作地圖和其他可視化效果。
圖1: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斯州森林火災地圖
(圖片來源:DAFF and local fire services,6Jan)
為了製作火災地圖,BBC記者使用Python代碼從新南威爾斯州和維多利亞州消防部門製作的實時火災圖中提取地理數據。這使的BBC能夠在更基本的地圖上快速繪製複雜的火災區域。火災已經到了最嚴重的時候,只要危機還在持續,媒體關於火災的報導就會繼續更新。
除此之外,袋鼠島,這一澳洲著名的動物天堂,曾棲息著大量珍稀的野生動物,但在2020年的新年,因森林大火,使得這座海島生靈塗炭。2020年1月9日,NASA Landsat 8號衛星獲得了澳大利亞袋鼠島的被燒焦土地和濃煙籠罩的自然色圖像。該地區近三分之一的土地被燒毀。島上12%的森林被毀,數萬隻考拉葬身於大火中,數千隻袋鼠沒有從大火中逃生,無數野生動物死於大火中。許多原本從瀕臨滅絕恢復的動物,目前又再度面臨滅絕的危機。
圖2:(圖片來源:NASA /USGS / Landsat / Lauren Dauphin)
澳大利亞面臨的另一個苦難是大火可能很快會合併,在已經摧毀的的地區繼續引發火災。即使撲救後或降雨後能得到了一絲的喘息時間,但火災地區的霧霾和煙霧還是會使人們仍處於危險範圍內,那裡的空氣品質已達到了危險空氣汙染水平的數倍不止。
圖3:(圖片來源:NASA Worldview)
而更糟糕的是,巨大火災造成的煙霧不會停留在一個地方。在上方2020年1月4日Aqua 衛星使用MODIS儀器捕獲圖像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從火中冒出的煙羽正沿風流行進,並駛向鄰國紐西蘭。一千英裡之外。紐西蘭上空的天空一度晴朗,但前幾日現在變成了非常危險的橙色,而山頂冰川的邊緣變成了塵土飛揚的棕色。除了紐西蘭以外,煙霧現在已經繞地球傳播了半個地球,穿越了南美,使天空變得分外朦朧,並造成了各地色彩斑斕的日出和日落。
圖4:長而稀薄的煙羽遍布整個太平洋
(圖片來源:NASA/Joshua Stevens)
除此之外,野火煙霧的成分也是不同的,因此人們對其造成的天氣和氣候的後果還不能完全確定。但如此高的濃度的煙霧也可能對平流層臭氧產生化學影響。
連續五個月的無情燃燒,澳大利亞火災帶來的後續隱患或許不止上述提到的那些,澳大利亞的海洋資源和生態系統也必將受到影響。儘管可能不會立即從衛星圖像上顯現出來,但是在自然界中,沒有任何事情會是孤立地發生。當大量的灰燼衝入河流,水壩,甚至最終衝入海洋時,它們很可能會汙染水源並傷害到水生野生生物。廣義上講,這也不僅僅只是澳大利亞的災難,希望其中的警示能夠喚醒更多人,血色天空不再重現。
來源:慧天地
原標題:《視角 | 從衛星圖像看澳大利亞火災與隱患》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