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花為生到辦農家樂 從辦農家樂到辦「藝家樂」
劉家花園老照片
劉家花園新景觀
劉家花園一角
劉端元
三聖鄉農家樂,是成都人的後花園,一到周末假期,成都市民總是扎堆往哪兒去。喝茶、吃飯、打麻將,再去旁邊的公園或是花卉市場轉一圈,這就是成都人「標配」生活。當然,這裡也是遠近聞名的農家樂村、致富村,目有 300 多家農家樂。說起村裡的巨變,在這裡居住了70年的村民劉端元最有發言權。他告訴天府早報記者,改革開放40年裡,他們的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10月23日是個工作日,但在三聖鄉的劉家花園的裡,仍然來了不少遊客。迎客、接待,送客,劉家花園品牌創始人劉端元正為此忙得不可開交。「生意挺好的,平時人挺多的,今天大概接待了1000人吧。」經營這家農家樂,早早地就讓劉端元全家過上了小康生活,讓他和家人輕鬆地在成都買了房買了車。但在過去,他們唯一的收入來源卻是賣花。
從過去貧窮的農村,到如今以鄉村休閒遊和花卉產業聞名於成都的三聖花鄉幸福梅林,這中間的蛻變離不開一直默默努力的劉端元。
劉端元是成都最早的賣花人,是他最早把貧窮鄉村裡的鮮花賣到了繁華的春熙路。1973年,劉端元和夫人從丈母娘那裡拿了一批香雪蘭的種子,就在他們這裡的地裡種下了。「當時並不是為了賣,只是覺得好看,種點自己觀賞,後來知道有市場,就到城裡賣,也就是現在的春熙路。」劉端元說。「每天凌晨4點起床,我們老兩口就挑著扁擔走2小時路到春熙路。」對於賣花的收入,劉瑞元樂呵呵地說:「一朵花賣1角錢,2朵1角5,毫不誇張地說,掙的錢能把我這塊100平方米的地鋪滿都還有剩餘的,當年一年的收入就是幾萬元。」
然而,劉端元並不滿足現狀,閒不住的他又開始不斷創新生意經。「劉家花園是從八幾年開始創立的,最開始連名字都沒有,客人都是詢問我本人的名字,一直到1998年,我才到工商局註冊了劉家花園(這個名字)。」
回憶起過去的時光,劉瑞元感慨萬千:「我記得第一批客人是在1985年,3個40多歲的中年男性,平時喜歡在我們魚塘釣鯽魚,是市區某高校的老師。一開始,他們自帶饅頭、花卷這樣的乾糧,我只提供熱水。」當時的農家樂的經營模式很單一,僅限於釣魚。「客人釣上來的鯽魚,我2元/斤購買,再去市場上以4元/斤的價格賣出去,就這樣賺差價」。後來,大家就熟悉了,慢慢變成了他們付錢,和我們一家人一起吃飯,第一次收費掙了30元;再到後來人越來越多了,坐不下了,我們弄了6張桌子接待釣魚的客人,一桌150元,能供七八個人吃。菜品很豐富:有自己做的家常菜,附近買的滷菜,涼拌菜。」
因為生意火爆,不少人一到周末就慕名專程來劉端元家裡釣魚、吃魚,他很快成了村裡第一個「萬元戶」,吸引了眾多鄉裡鄉親上門來討教生意經。劉端元一點不藏私,總是不遺餘力地傳授,甚至手把手地教。很快,農家樂就在三聖花鄉遍地開花,不少人更是把自家的花卉園和農家樂結合起來,大大增加了休閒樂趣。
三聖鄉農家樂在這10年前的確很火,但隨著最近幾年來的市場變化,周邊及各地農家樂、鄉村旅遊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並發展壯大,同質化、檔次不高、特色主題不明顯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了嚴重製約農家樂發展的因素。「2012年以前差不多有280家農家樂,2012年減少了60餘家。」
「傳統的農家樂已經跟不上時代了,我們必須改變。」劉端元告訴記者,「首先是老百姓口味的變化,對食物的要求高了,現在很多客人都很喜歡我們自己種的綠色蔬菜,追求更加豐富的口味,拿涼拌菜來講,以前一個涼拌菜就兩三種調味料,現在一個拌菜要十幾種甚至更多(調味料)。」其次是對硬體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了。「以前桌椅板凳、麻將、茶水備好就可以了,現在要有配套的設施才行。要有一定的建築風格,有山有水有氛圍,以中餐、茶坊、住宿、遊泳、ktv、撞球、桌球、羽毛球、兒童樂園為一體的最好。」
對於這樣的情況,劉端元說,「近年來,我們投資很多錢用於農家樂的升級——農家樂變藝家樂,從單一、落後和粗放的發展向精品、文創方向發展,實現了農家樂+文化藝術的產業升級。不僅可以吃和耍,還能在三聖花鄉看到各類藝術展品,體驗不同風格的風情。」當然,劉端元表示:最根本的還是誠信。「我們農家樂經營了20多年,經歷了從弱到強的發展。改革開放後,才開始慢慢發展起來。從20多年的經營來看,我覺得誠信經營最為重要,這是讓我們能夠一直經營下去的最大砝碼。」劉端元舉了個例子:如果一桌酒席的標準是888元,那你一定要配夠這一桌的菜,如果說在質量上面做文章,比如分量少了,那麼回頭客自然就少了。
發展農家樂,學習是少不了的。為了推動越來越多的農家樂重新尋找市場定位,錦江區政府一方面組織農家樂業主到溫州、大理等實地考察和學習;另一方面,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鼓勵他們為當地從業者開展培訓,增加他們的就業技能。
對於這40年的變化,劉端元形容:「現在的生活像是上了天堂了,現在跟原來比是天地之別,不能比,現在好的不能形容,好比說咱這車,現在三聖鄉家家戶戶都有車,原來村上沒有一個車,還有房,大家生活好了,很多人都買了二套房了,原來買得起房嗎,自己院子裡的房都蓋不起,各方面都比原來進步得多了,黨的政策給我們提供了發展的平臺,致富的門路,車房都有了。」
未來幾年,劉端元打算新增觀光景點,打造精品農家樂。「大概像主題公園一樣,以花為主,有山(假山)有水,有彎彎曲曲的碎石小路……到時候你再來看看我們農家樂的新變化!」劉端元躊躇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