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網紅打卡地 , 來香港這5個小眾地標打個卡,你去過幾個?
來香港,總會去著名景點打個卡。景點總是會有很多人,拍不出來高逼格的調調,風景也變的平平無奇。所以,你需要一些更小眾的地標!離開鬧市中心的高樓大廈,到犄角旮旯裡的居民樓轉轉,每一個老建築都是一-個故事。偶爾闖入鏡頭的路人,都會為風景增色。『滴~』到這裡來打卡吧!
日月星街
這裡在1900年代曾經是早期香港電燈灣仔發電廠的所有地。當時取了《三字經》中的「三光者,日月星」來命名發電廠附近的街道,以比喻電力帶來光明,而現在則是時尚設計的集中地。
從皇后大道拾階而上,這裡開始轉為另一片時尚又靜謐的小天地,放慢腳步沿著星街、月街、日街閒逛,在小巷弄裡會發現許多個性小店。有充滿工業感的咖啡廳,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生活精品店,你會突然發現在這一處不同喧鬧的香港,有著別樣風情。
藍屋
在灣仔的石水渠街72號有這樣幾棟房子,它們的外牆分別都只由一種顏色的油漆,這就是藍屋的所在地啦,根據這種起名的方法它旁邊的幾棟建築分別叫做綠屋、黃屋、橙屋和粉屋。
這棟房子為什麼通體是藍色呢?據說是因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工人在翻新這棟樓的外牆時,手頭上只有藍色的油漆,於是就將這棟房子粉刷成了藍色。二十多年的時間過去,這棟樓依然有人居住,然而遊客不允許上去。唯一留下的是藍屋地下的大堂開了一間香港故事館,訴說著香港的故事,藍屋的故事,你的故事....
很多人說他們覺得香港就應該都是高樓大廈,覺得這樣的地方總是給人一種破敗之感。然而我覺得這才是她真實的地方,她有繁華,有落魄,這才是我喜歡的那個香港味道。半山扶梯出中環地鐵口的時候看到指示牌上面寫著半山自動扶梯,因而做完了正事就開始了兩個小時的半山扶梯之旅。從中環的B出口出來的馬路是德輔道中,到馬路對面沿著馬路向]牌號碼增加的方向走,找到利源西街左轉,到皇后大道後繼續向前走,走到看到一個長長的天橋就是半山自動扶梯啦。
第一站就是荷李活道啦,這是一條著名的古董街。走到堅道向右走看到指示牌寫著孫中山紀念館,整個紀念館有四層,裝修很精緻。接著是些利街清真寺。這是一個很小的院落,但是自然而然地給人一種寧靜感。推開綠色的大門,走進可以看到綠色的磚牆遠處是一-身白衣的老人。女孩子戴頭巾才能進去所以有點小遺憾。
接著往 上走就走到頭啦,建議大家往回走哦因為沿著幹德道到中環地鐵站要走很久呢,回來的路上也許還能發現驚喜呀~回來的時候自動扶梯和些利街重合,那裡有很多精緻的餐廳可以供大家選用。之後不必一定走自動扶梯,可以在威靈頓街下來向右走到硨甸乍街,這是有名的一條石板街,走回皇后大道之後再回到德輔道中,可以坐一次叮叮車感受一下老香港的氣氛。叮叮車從後面上車前面下車,下車時再刷八達通卡。這樣兩個小時的半山扶梯周邊就逛完啦~
香港彩虹郵
公屋文化在香港可算是一一個豔麗的文化特色,形形色色的公屋在香港數不勝數,每至節假日中環或銅鑼灣之類的地方就開始人山人海,購物儼然成為香港的一~張名片,可是偏愛清靜,我往往更願意去各種公屋走走看看。彩虹郟算是公屋中最有名的了,攝影人都喜歡到這拍下獨特色彩的照片,這片居民區遊客很少,哪怕節假日也是偶爾幾個人來此地取景攝影,必然的打卡點就是這個建在停車場上的籃球場,七彩色的建築所有人在看到照片的瞬間都曾以為這是漫畫場景,親自走進才發現
是如此真實的存在,除繁華之外,香港仍有一片如漫畫版的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