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擊疫情這場全民戰"疫"面前,除了捐款捐物的合力凝聚,我們在個體的時代選擇中,也感受到了每個人面對戰"疫"的決心和勇氣。近期,小牛電動收集了一波小牛車主們的"戰"疫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了身邊人的正能量!
石家莊牛油劉思思:主管護師主動請纓支援武漢
作為主管護師,劉思思從事臨床護理工作近十年,作為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和黨員,春節假期結束後,劉思思主動提交了請戰書,希望奔赴一線支援武漢:"我已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出發!"
上海牛油莊大琪:自願報名增援火車站
莊大琪是名上海基層公務員,二月春運返程開始後,他自願報名增援火車站,檢測來滬人員身體狀況。大琪和同事每天都要穿著防護服、口罩、護目鏡在崗六小時以上,同時為了儘量 不脫掉數量緊缺的防護服,在崗期間不能喝水吃東西,也不能輕易上廁所,不穩定的工作時間和超大的工作強度成為大琪的日常,而半夜沒有火車進站的兩小時,則成為他和同事們珍貴的補覺黃金時間。
安徽牛油陳杰:樂觀抗"疫" 消除心理恐懼同樣重要
陳杰是一名神經外科醫生,因為所在醫院有幾十名醫生已經奔赴武漢前線,所以陳醫生在除夕當天就取消休假開始值班了。一邊不眠不休接待病患,一邊工作間隙在群裡闢謠科普,在陳醫生看來,消除大家心理上的恐懼和緩解患者對於病痛的恐懼同樣重要。對於疫情期間每天都要上下班外出,陳醫生也很樂觀,開玩笑說:"我平常上班忙,只通勤所以騎車裡程少,但這段時間大家都不出門,我終於要完成'金榜題名'、'裡程之王'、'王者風範'這些成就了~"
惠州牛油阿豪:每天穿越火線 聊車成為最大慰藉
阿豪是惠州牛油同城會負責人,也是惠州中心人民醫院檢驗科的醫生,疫情期間為已確診病人做身體指標檢測。在13度左右的涼爽溫度下,3層防護服、3層手套、醫用N95的全副武裝讓一些常規操作也變得困難,有時還會因為動作太大而呼吸不暢,但是阿豪卻希望溫度能更高一些,在他看來有利於疫情控制更重要。每天在確診患者間"穿越火線"的阿豪只能住進醫院安排的酒店,有時還會喉嚨痛,總感覺自己要中招了,而下班後窩在酒店裡與同城會的牛油們聊聊車,已經成為最大的慰藉。
疫情阻擊戰已經到了關鍵時期,如果每個人都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竭盡全力抗擊疫情,那麼摘下口罩露出微笑的那天就會更快到來!希望每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牛油們、白衣天使們、各行各業的戰士們都能早日平安歸來,回到家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