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發出做好2020年高職擴招專項工作的通知。全面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進一步穩定高職擴招規模。
該通告大致有四點:
一、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穩定高職擴招規模
二、系統總結經驗做法,做好擴招各環節工作
三、加快補齊辦學條件,做好分類教育管理工作
四、加強組織實施,形成工作合力
而近日,廣東省教育廳再次發出公告,為了深入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將積極推進高職擴招,刺激經濟社會發展,在保質保量的情況下完成今年的高職擴招工作。
此通知一出,意味著離正式報名時間不遠了!
每年實際報名人數都是超過高職擴招人數數額,而且每個省都有規定的招生指標,需要儘快著手準備才是!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此次通知的詳細內容。
圍繞今年高職擴招目標,積極準備、謀劃和推進相關工作。早準備,年初全面總結去年高職擴招工作,建立工作檯帳,摸清今年高職擴招生源和學位供給情況,積極動員中職畢業生參加高考補報名和報考高職。早謀劃,全國兩會結束後,迅速組織開展高職擴招可行性分析和實施路徑論證,出臺《2020年高職擴招工作方案》。早行動,春季學期開學後,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全力做好春季高考高職招生錄取工作;截至5月底,報考人數達到28萬餘人、已錄取22萬餘人,分別比2019年同期增長33.3%、15.9%,已完成全年高職錄取任務的49%。
聚焦高職擴招工作重點難點問題,出實招、解難題。壓實學校責任,建立高職擴招與財政資金、改革試點、「質量工程」項目安排聯動機制,並將相關指標納入高職「創新強校工程」考核範圍,持續加強督導檢查。做實學位供給,2020年省財政安排8.9億元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專項資金支持省屬高職擴招工作,下達15.5億元專項資金推進省職教城二期工程先行項目建設,確保今年新增學位1.7萬個;繼續探索職業教育資源有效組合方式,加快實施省屬職業院校集團化辦學,積極推進高職專業學院和現代學徒制試點。落實生源保障,建立工作檯帳,重點做好中職應屆畢業生報考動員組織工作;多渠道、全方位精準宣傳,努力讓高職擴招政策家喻戶曉,鼓勵引導更多考生報考。
堅持以生為本,繼續完善靈活多樣的考試招生政策措施,服務和方便考生報考。簡化報名流程,從領取報名號到報名確認、志願填報等均在網上完成。探索適合社會人員的考試方式,由招生院校根據生源特點,自主確定測試方式和內容,提高考試的針對性;在高職擴招專項行動擬試點採用以職業技能考核為主的自主招生方式。放寬報考條件,明確在廣東省累計繳納1年(含)以上社保,並與省內企事業單位(含幼兒園、醫院等機構)籤訂勞動合同的外省戶籍在職員工,可報名參加高職擴招專項行動。
加強統籌協調,落實各方職責,強化經費、條件和計劃等方面支持,不斷完善高職擴招長效保障機制。強化經費保障,2019年,將省屬公辦高職生均撥款標準提高至1萬元,比2018年增長43%,省財政投入13億元用於高職「擴學位」「提水平」。今年將繼續全面落實舉辦方責任,完善生均撥款制度,加大專項補助資金支持力度,強化財政支持;落實高職擴招學生同普通高校在校生同等享受國家和省級資助政策,加大助學力度,確保貧困家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強化條件保障,將辦學條件達標情況納入高職院校考核範圍,建立辦學條件與招生計劃安排聯動機制;繼續簡化基建項目審批程序,支持學校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切實改善辦學條件;加快起草深化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強化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計劃保障,足額下達高職招生計劃並優化安排;加大對優質高職院校招生計劃投放力度,重點支持面向省內戰略性支柱產業、新興產業集群相關專業和經濟社會發展緊缺、就業率高的專業;擴招專項行動計劃重點投向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等四類人員。
聚焦人才培養,狠抓培養質量,讓廣大考生「學得好」「好就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認真落實《關於做好擴招後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完善加強高職擴招學生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實施高職教育「質量工程」,推動學校實施分層分類培養,努力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加強監督檢查,成立擴招質量監督工作小組,加強人才培養全過程管理,及時總結經驗、解決問題;建立高職擴招工作檯帳,制定審核要點,對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制訂和實施情況開展抽查和質量評價,規範教學管理。強化業務指導,設立省級高職擴招專項教改項目,支持學校探索適合社會人員特點的培養模式;充分發揮省高職教指委作用,組織制定教學標準,開展教學基本功比賽和說課活動等,不斷促進教學能力和教學質量整體提升,努力培養更多高質量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