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句最關鍵的話:涉及二人感情的問題,第一溝通人永遠都是彼此,哪怕是在矛盾的時候。
在此之前,我來大概分析一下女生的心理狀態:
以我淺顯的人生經歷來看,大多數女生要的並不是無盡的物質需求,更多的是想獲得另一半的關注和通過物質來達成的真實感。這些統統應該被稱為「精神需求」。
每個女生由於她的出生環境不一樣,因此她們的精神需求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女生她小時候有過心理創傷;有的女生是單親家庭;有的女生受盡欺負;有的女生又過於軟弱;這些環境會導致女生產生各種類型的心理需求和負面狀態,由於年幼又缺乏有效的宣洩及調節手段,長年累月下來就會產生一種這樣的慣性。而這種慣性,女生沒有去認真思考和反省(或者說沒有勇氣去面對),為了偷懶,強行以「不安全感」的理由去逃避對慣性的正視。或許她們都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基於各種原因,她們無奈的選擇了這一點。
我曾經閱讀過一本書,講訴的是女生從相識到相戀的心理狀態變化為理性->感性。我覺得這個說的很對。一開始女生對於男生是警惕的,但隨著女生開始接受男生,男生上位成功之後,女生就會變成一個感性的存在,並隨著時間推移,開始逐漸積累正面或者負面的情緒。有意思的是,由於自身長期積累的情緒波動(稱為慣性)並沒有去除,女生也不知道如何去辨別和處理,因此就會出現一種特別有意思的情況:
1.女生覺得男生對她太好,她感覺到不真實,然後疊加慣性出現第一種情緒波動;
2.女生覺得男生對她冷落了(關注度下降或者說無意中做了傷害她「敏感」的心的事),她感覺男生不愛了,疊加慣性出現第二種情緒波動。
這兩種情緒波動,很多女生的處理辦法也不同,但大多數一定是以下這種模式:
通過傷害另一半的方法,來確定真實感和關注感;
這種傷害包括:
1.提及前任;
2.無來由的各種試探,極其需要一種所謂的儀式感;
3.讓男方做一些比較難做到或者不願意做的事情。
以上這三種方法,通常會導致一個極其嚴重的後果——切斷直接的溝通渠道。為什麼說切斷直接的溝通渠道後果很嚴重呢?因為切斷直接的溝通渠道後,雙方對於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就開始出現不信任感,這時候如果有周圍的人稍微那麼煽風點火一下,立刻形勢就會出現危機(比如周圍人來一句,如果他愛你,他就會怎麼都會慣著你寵愛你這種極其腦殘的話。賈乃亮的例子啊)。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最嚴重的在於,由於直接溝通渠道的丟失,雙方之間彼此的不滿及負面情緒就會積累,這又反過頭來繼續切斷溝通渠道,讓負面情緒持續的惡性循環,一直積累到一方無法承受之後,就是分手結局。
通過這個剖析,就很容易理解女朋友作的主要原因,及時對症下藥就可以解決大部分作的問題:
1.建立強有力的溝通渠道,一定要約定,出現彼此之間的問題就要當天解決,如果當天解決不了就一定要備案,後續找時間去解決;
2.男女一方一定要有一個善於或者建立溝通的角色,經常復盤問題,彼此加強理解溝通;
3.引導雙方直面彼此的陰暗面,把以往的負面慣性宣洩出來。二人世界的宣洩,通常是最有效的,也能規避很多人(甚至包括父母兄弟)對彼此感情的影響。
4.儘量避免異地或者長距離不在一起。尤其是戀愛早期的狀態,這叫月滿則虧,是最不穩定的時候。
所以「女朋友怎麼才叫作,作到什麼程度男朋友會分手「這個問題,首先默認的前提是三觀基本一致,因為不一致,再怎麼溝通都是沒用的,彼此GET不到對方的點,溝通渠道也就無從談起了;
在這個基礎上,解決辦法就是等她「發病」時,先解決女方的慣性問題,不讓問題出現疊加狀態;再和她冷靜的直面和思考這個問題,誘導她給出這個問題的解和答案。如果女生聰明,積極同男友直面問題,很容易就可以從作的狀態清醒過來,並反過來加強彼此感情及融合三觀。而這時候男方就要給女方持續的心理暗示,強化這個問題的解,打斷"A=C"的固有成見,建立」A=B「的二人連接,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女方的作的問題了。
至於作到什麼程度男方會考慮分手,只有一種可能:溝通機制沒有建立,導致負面情緒隨著時間推移漸漸積累,當溝通完全斷絕,基本就是要分手的節奏了。男女都應該記得,無論有多大的矛盾,男女有多麼累,宣洩的第一人,一定是彼此,不然他人添油加醋,只會更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