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地高考分數公布,重慶理科第一名李欣穎因「三元及第」登上熱搜。小小年紀的她,曾是2017年重慶市中考狀元,現在又一舉斬獲2020重慶市高考理科狀元和2020全國同卷(二卷)全國狀元。許多人都疑惑,李欣穎到底是怎麼學的,為什麼她就能多次斬獲「狀元」名號呢?從2017年,李欣穎榮獲中考狀元時的採訪中不難看出,她在學習上用了這三個方法。
一、培養學習興趣
「如果一定要總結學習方法的話,最重要的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吧。」。2017年,謝欣穎以727.5分奪得重慶中考狀元,採訪時她說了這樣的一句話。謝欣穎父親也坦言:謝欣穎從小就沒有上過任何補習班,寒暑假都是在家練練鋼琴、學學書法、做手工等,做她感興趣的事情。謝欣穎興趣廣泛,從五歲時就開始接觸鋼琴,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最後順利通過了十級考試。初中時,無論學習再怎麼忙,謝欣穎也會抽空彈會鋼琴。如果沒有興趣,可能謝欣穎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放棄了鋼琴。
想讓孩子更加優秀就要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愛好是獲得知識的第一步。培養學習的興趣比任何補習都更有效。
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謝欣穎的學習習慣非常好,聽課時不放過任何一個知識點,拿著兩支筆,一支鉛筆負責記錄難點和疑點,另一支筆負責記錄知識點,課下也積極向老師請教、溝通。初三下學期時,班主任讓謝欣穎分享學習方法,她認認真真花了一周時間,手寫了上千字給同學分享。在空閒時,只要一有時間,她就去泡圖書館。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孩子學習的自覺性也會加強。優秀的學習習慣和自覺性,不僅能讓孩子更有效率的學習,家長也會十分省心。
三、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謝欣穎優秀的成績和找對了學習方法有很大關係,在老師分享學習方法時,她十分專注地記錄,之後從老師們分享的學習方法中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她掌握了適合自己的「漁」。孔子也曾主張因材施教,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知識是魚,學習方法就是漁,如果孩子只一味的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不去主動學習,那孩子永遠沒有辦法釣到「魚」。
你高考分數有沒有超出你的期望呢?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