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這種韓國人餐桌上司空見慣、必不可少的食品,近些日子卻令韓國人頭疼、鬧心。隨著白菜、蘿蔔價格瘋漲,一場「泡菜危機」讓不少家庭吃飯不香,讓不少餐廳老闆心疼成本,更令一些人鋌而走險,因偷白菜蹲班房。
價瘋漲
美聯社5日報導,本周韓國市場和雜貨店出售的白菜均價為每棵1萬韓元(約合8美元),是9月3000韓元一棵的3倍,是去年同期1600韓元一棵的6倍多。
白菜是泡菜基本原料,韓國家庭不可或缺。白菜價格飆升使得不少民眾生活受到影響。不少人開始選用蘿蔔作替代品,推動蘿蔔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兩倍多。
韓國聯合通訊社5日報導,蘿蔔市價約為每根4150韓元(3.7美元),比中秋節前3000韓元(2.7美元)上漲將近四成,較去年同期1180韓元(1.06美元)飛漲251.7%。
怪天氣
按韓國政府說法,這輪蘿蔔、白菜等蔬菜價格飛漲,應歸咎於天氣。
韓國今年春季持續出現低溫天氣,夏季出現高溫,9月又遇暴雨,致使農作物減產,從而誘發糧食價格上漲。今年9月,韓國通貨膨脹率達到17個月以來的新高。
農林水產食品部認為,9月大白菜產量為15.1萬噸,較去年同期25.2萬噸減少四成,原因是「異常天氣變化」。
這一部門預計,隨著今年蔬菜產量持續減少,預計白菜價格有望在11月時穩定在每棵2000韓元(1.8美元)。
挺鬧心
蔬菜價格飆升,韓國人日常生活有些亂套。
「現在,我不得不忽視孫子和丈夫每頓飯都要吃泡菜的要求,真不知道這種情況還要持續多久,」首爾市民金炯淑(音譯)說,「如果你不每日三餐都吃泡菜,你就不是韓國人。」
正如金炯淑所言,韓國人飲食少不了泡菜,不少餐館,不論韓式還是西餐中餐,免費提供小碟泡菜。但「泡菜危機」發生後,不少企業內部餐廳減少向員工免費提供的泡菜供應量,一些餐館開始對續添泡菜收費。
夏俊泰(音)在首爾經營一家餐館,他抱怨說,餐館以泡菜湯聞名,但最近蔬菜價格上漲讓他不得不考慮漲價,「我需要把價格翻番,但那樣一來就不會有顧客再光顧這裡;但如果我不提價格,我就得花更多的錢買食材」。
零關稅
為遏制白菜、蘿蔔等蔬菜價格瘋漲,韓國政府近期決定,暫時取消白菜和蘿蔔的進口關稅。
韓國企劃財政部5日宣布,從10月14日左右起開始取消白菜和蘿蔔進口關稅。這一政策將持續至今年年底。今年大蒜最小市場準入配額從1.4467萬噸增至2.6467萬噸。
韓國政府現階段對白菜和蘿蔔分別徵收27%和30%的進口關稅。
另外,首爾市政府還決定在幾家大型農貿市場上出售30萬棵特價白菜,這批白菜價格是市價的5成至7成。首爾市政府預計,這一措施將惠及1萬戶家庭。
忙搶菜
特價白菜獲不少首爾市民歡迎甚至「追捧」。
韓聯社記者目睹市民在冠嶽區一家農貿市場「搶白菜」的場面。這家菜場按袋銷售特價白菜,每袋3棵,售價1.4萬韓元,每人最多可購一袋。
500多名市民為買白菜排起長龍。排隊5小時候後最先購得白菜的辛某說:「由於擔心晚了買不到,我從凌晨就開始排隊。現在白菜實在太貴。」
市民趙某說:「這是我們中秋後首次買白菜,如果省吃儉用,可以撐10天。」
韓聯網刊登一張照片顯示,一名中年婦女購得特價白菜後將白菜舉過頭頂,喜形於色。
有趣聞
「泡菜危機」期間發生不少趣事。
東北部江原道警方3日逮捕一名男子,原因是他涉嫌從農戶菜地裡偷走10棵白菜。
首爾商人金昌萬(音)說:「我能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我每頓飯都要吃泡菜,要不然就感覺缺了點什麼。」
總統李明博似乎也捲入「泡菜危機」。
韓國《中央日報》報導,「第一夫人」金潤玉女士平時喜歡去市場買菜,最近去市場發現大白菜居然1萬韓元一棵,便和李明博談及此事。李明博隨後囑咐青瓦臺廚房長,用洋白菜取代大白菜,製作泡菜。
「第一家庭」的「飯桌之事」經媒體報導後,招致一些網民們批評。網民們反映,每棵洋白菜售價將近1萬韓元。
不可少
韓國人喜食泡菜,首爾有泡菜博物館,每年舉辦泡菜節。韓國第一名太空人還把泡菜帶進太空艙。
農林水產食品部官員李貞植(音)說,韓國人每年消耗145萬噸泡菜。其中,45萬噸由工廠製作,其餘由家庭或餐館製作。
按傳統,每年11月起,韓國家庭主婦就會把配好醬料的大白菜或蘿蔔等放入大罐子中,埋入地下,讓泡菜在冬季裡發酵。不少家庭買來「泡菜冰箱」,讓冰箱內部溫度適宜泡菜發酵。
另外,韓國友石大學研究人員今年9月宣布,他們發現,泡菜中含有大量有助減肥的乳酸菌。(杜鵑)
責任編輯:朱穩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