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基建行業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工程機械的使用率只增不減,隨之而來的工程機械的信息化管理也越來越被施工企業重視,更多的施工企業選擇通過科技的手段進行施工設備的管理。
山東路橋戰略籤約
8月22日下午,山東高速路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路橋)與南京智鶴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鶴科技)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
籤約儀式
(左:智鶴科技CEO劉兆萄,右:山東路橋副總經理王林洲)
在本次籤約儀式上,山東路橋王總表示,會將機械指揮官系列產品應用到整個集團的工程機械管理中,並針對閒置機械的租賃服務進行深度戰略合作,建立一個工程機械租管一體化的平臺。
山東路橋實行「租管一體化」模式,不僅是工程機械管理的一次改革和探索,更是利用機械指揮官智能終端將集團內部所有自有、租賃的工程機械和車輛聯網,建立一個龐大的 「工程機械資料庫」。實現機械各項數據採集、建模、存儲、分析到應用的全流程。不僅能幫助企業全面督查現場情況,及時進行遠程指導管理,更重要的幫助施工企業節省更多管理成本的同時,通過機械租賃的方式實現工程機械的增量收益。這一舉動為施工企業工程機械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視野。
戰略合作現場討論
不得不說,「十三五」期間,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工程機械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在這種背景下,大量的工程機械設備被使用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利用物聯網信息技術實現工程機械管理從而節省機械使用成本已成為必然趨勢。
九綿高速觀摩會
在8月15日至16日,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主辦的九綿高速BIM技術應用現場觀摩會在江油順利召開。700多名公路建設企業代表從全國各地趕來參會,共同學習觀摩九綿高速「綠色公路智慧基建」BIM信息化系統的深度應用。
九綿高速BIM技術應用現場觀摩會
機械指揮官副總經理王超群王總也作為特邀嘉賓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為現場的施工企業分享了關於工程機械管理最前沿的「黑科技」—人工智慧+物聯網的管理方式,贏得了現場的陣陣掌聲。
王總在會上分享到,目前我國工程機械保有量巨大,設備新增需求減少,從臺班、包月及專業分包三種模式分析了目前機械租賃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實現施工設備的數位化管理方式,實現對工程機械工作時長和怠速情況的精準分析,助力施工企業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九綿高速BIM技術應用現場觀摩會
機械指揮官物聯網管理系統在九綿高速建設上成功運用,這一嘗試不僅得到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公路工程建設行業協會等全國行業專家的高度認可,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全國的施工企業對工程機械管理的需求正在日益提升。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第三工程官方報導
前段時間,中鐵二十五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也對機械指揮官在項目部的應用做了官方報導:
文中指出:「為減輕巡查人員壓力,確保全線機械設備安全平穩運行,湘府西路項目引進了機械指揮官的無線油位監測儀。不僅減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更是對設備油耗進行精準把控。油耗較從前有了明顯的下降,為項目節約了不少成本。」
機械指揮官產品正式投入市場一年多的時間,就受到了全國各地施工企業的青睞。這不僅僅是因為機械指揮官過硬的硬體技術,更是因為切實的解決了施工企業在工程設備管理方面的實際問題:幫助企業在設備應用層面提高使用的合理性以及工程機械設備的利用率,做到設備不停、管理靈活、效率提升的目標。
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會有更多的施工企業感受到機械指揮官帶來的利好,更科學的管理工程機械的使用,實現真正的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