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競爭壓力很大的時代,「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已經成為了中國父母膜拜奉行的信條,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後於別人。
因此父母們不停的帶著孩子奔波於各種興趣班之間,把關注過度的放在了培養孩子的技能方面,卻往往忽略了孩子素質和品德上的修養。
馬伊琍曾經在微博發過一個內容,文字是這樣的: 某衛視錄完兒童舞蹈比賽後的現場,臺裡工作人員拍的,拿再多的獎又有何用?
配圖中地上全是各種各樣髒亂的垃圾,是參加比賽的孩子和父母留下來的。
蘇格拉底曾說過: 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會交場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
孩子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生活各方面的影響都很大,作為家長有必要從小重視對孩子素質的培養和教育。
記得去年有個新聞: 上海迪士尼樂園一位女子被一個8歲男孩碰到屁股,女子說了男孩幾句,卻被男孩的家長及朋友辱罵,說了很多不堪入耳的話。
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叫啥......
「你是有妄想症吧,長成這個樣,還摸你屁股啊?」
一般正常的話,家長對該女子道歉,解釋孩子還小,人多也不是故意的,事情也就結束了。
但家長卻情緒激動,為了給孩子「出頭」,動手打人警察介入,最後落個輿論譴責和賠償的結果,真是得不償失。
這種情況家長們總是會推卸責任地說「他還是個孩子」。孩子小是事實,可他對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也是事實。
「子不教父之過」,孩子這個樣子,家長負一大半的責任,你不教,自然會有人幫你教,社會會讓他們受到應有的懲罰。
因此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對孩子言傳身教,我們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們的影響非常大,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對孩子潛移默化,和孩子共同進步,為社會添上一點美好。
地鐵上總會遇到一些熊孩子,有踩在座位上玩扶手的;有在地鐵行駛過程中從車頭跑道車尾的;更有竄來竄去把踩人腳當遊戲不道歉的;
2016年,江蘇宿遷兩個「熊孩子」玩火燒毀兩輛汽車,家長賠償44萬。一沒注意,熊孩子破壞力比你想像的更大!
嚴重的時候,熊孩子和犯罪真的只在一線之間。其實很多都是大人的責任,孩子還小,是非觀還不明確,他們的世界裡沒有規矩。
正因為如此,教會自己的孩子基本的道理和規則是家長基本的責任和義務。
約翰·洛克說: 優良的品德是內心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行的良好的教養。
還聽過一句話: 孩子是大人的一面鏡子,父母的教養就是孩子的教養!
願我們能以身作則,給孩子做良好的榜樣。願我們能向品德和素質靠近,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
我是,專注讀書乾貨,情感分享及成長經驗,樂於用書中知識解答生活中的小事。
用文字表達心情,用觀點豐富生活,願我的文字能讓你多一點思考,多一點溫暖!感謝你的關注,彼此鼓勵,共同成長,願我們都能收穫一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