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半農: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

2020-12-24 馮勇傑

情歌》

天上飄著些微雲,

地上吹著些微風。   

啊!

微風吹動了我頭髮,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戀愛著海洋,   

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   

這般蜜也似的銀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魚兒慢慢遊。   

啊!   

燕子你說些什麼話?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樹在冷風裡搖,   

野火在暮色中燒。   

啊!   

西天還有些兒殘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一小農家的暮》

她在灶下煮飯,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剝剝的響。

灶門裡嫣紅的火光,

閃著她嫣紅的臉,

閃紅了她青布的衣裳。

他銜著個十年的菸斗,

慢慢地從田裡回來;

屋角裡掛去了鋤頭,

便坐在稻床上,

調弄著只親人的狗。

他還踱到欄裡去,

看一看他的牛,

回頭向她說:

「怎樣了──

我們新釀的酒?」

門對面青山的頂上,

松樹的尖頭,

已露出了半輪的月亮。

孩子們在場上看著月,

還數著天上的星:

「一,二,三,四……」

「五,八,六,兩……」

他們數,他們唱:

「地上人多心不平,

天上星多月不亮。」

《我們倆》

好悽冷的風雨啊!

我們倆緊緊的肩並著肩,手攜著手,

向著前面的「不可知」,不住的衝走。

可憐我們全身都已溼透了,

而且冰也似的冷了,

不冷的只是相併的肩,相攜的手。

《相隔一層紙》

屋子裡攏著爐火,

老爺分付開窗買水果,

說「天氣不冷火太熱,

別任它烤壞了我。」

屋子外躺著一個叫化子,

咬緊了牙齒對著北風喊「要死」!

可憐屋外與屋裡,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

《詩神》

詩神!

你也許我做個詩人 ?

你用什麼寫你的詩?

用我的血,

用我的淚。

寫在什麼上面呢?

寫在嫣紅的花上面,

日已是春殘花落了。

寫在銀光的月上面,

早已是烏啼月落了。

寫在水上面,

水自悠悠的流去了。

寫在雲上面,

雲自悠悠的浮去了。

那麼用我的淚,寫在我的淚珠上;

用我的血,寫在我的血球上。

哦!小子,

詩人之門給你敲開了,

詩人之冢許你長眠了。

《沸騰》

──國慶日晚間在中央公園裡

沸熱的樂聲,轉將我們的心情鬧靜了。

我們呆看著黑沉沉的古柏樹下,

點著些黑黝黝的紅紙燈。

多謝這一張人家不要坐的板凳;

多謝那高高的一輪冷月,

送給我們倆滿身的樹影。

《落葉》

秋風把樹葉吹落在地上,

它只能悉悉索索,

發幾陣悲涼的聲響。

它不久就要化作泥;

但它留得一刻,

還要發一刻的聲響,

雖然這已是無可奈何的聲響了,

雖然這已是它最後的聲響了。

劉半農(1891.5.29~1934.7.14) 劉半農原名劉復,江蘇汀陰人。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1911年曾參加辛亥革命,1912年後在上海以向鴛鴦蝴蝶派報刊投稿為生。1917年到北京大學任法科預科教授,並參與《新青年》雜誌的編輯工作,積極役身文學革命,反對文自文,提倡白話文。

1920年到英國倫敦大學的大學院學習實驗語音學,1921年夏轉入法國巴黎大學學習。1925年獲得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所著《漢語字聲實驗錄》,榮獲法國康士坦丁.伏爾內語言學專獎。1925年秋回國,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講授語音學。

1926年出版了詩集《揚鞭集》和《瓦釜集》。1934年在北京病逝。病逝後,魯迅曾在《青年界》上發表《憶劉半農君》一文表示悼念。

相關焦點

  • 民國大師劉半農:發明1個漢字,被女性罵了3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我願以憤火照出他的戰績,免使一群陷沙鬼將他先前的光榮和死屍一同拖入爛泥的深淵。」——魯迅·《憶劉半農君》很多人都學習過詩篇《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的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該詩篇是劉半農在上世紀20年代於英國倫敦大學留學期間所創作,最初詩名是《情歌》,後來又改為這個名字。
  • 世上本無「她」,只因有了他,「她」字的來歷
    那麼,現在的"她"是誰創造出來的呢?創造出「她"的是當時北京大學的教授劉半農,是他第一個提出用「她」來特指女性的第三人稱。劉半農或許你不熟悉,但他有一首詩你肯定不陌生,這就是《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
  • 我們每天都在書寫的「她」,造字僅有百年,發明的還是個男的!
    此時,北大教授、站在新文化陣營裡的劉半農衝鋒在前,通過創設「她」——這一象徵反對專制提倡民主的漢字,硬是在千百年封建男權的頑固堡壘上撕開了一道口子。不出所料,「她」剛一出世,立刻遭到來自封建保守勢力的大肆攻擊和反對。
  • 趙元任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賞析
    藝術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創作於1926年,初刊登於1928年版的《新詩歌集》。此曲出版後在當時的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 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是我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劉半農先生。劉半農先生是「新文化運動」時期重要的新詩詩人,早年留學法國,專攻語言學,回國後在北京大學任教。
  • 教我如何不想她 |葉兆言:上學記憶之金童橋小學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年9月,江陰籍著名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劉半農先生留學倫敦大學時寫下了不朽的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
  • 你知道「她」字的來源嗎?創造這個字的人曾被罵三年!
    1915年新文化運動爆發以後,當時受過西方新式教育的文化學者們掀起了一陣思想文化的革新運動,白話文得到迅速的普及,許多通俗易懂的文字開始得到適用,而在文字的發展中,有這樣一個人,他創造了「她」字,卻被罵了三年!他就是劉半農。
  • 抖音今夜微風輕送把我的心吹動是什麼歌 經典歌曲再現江湖
    抖音上有很多的流行歌曲,也有很多的經典歌曲,那麼抖音今夜微風輕送把我的心吹動是什麼歌呢?這首歌就是非常經典的歌曲叫做《最真的夢》,是周華健唱的,之所以在抖音火了起來,是因為姐妹聚會的時候,很適合這首歌當做是背景音樂。
  • 劉半農:因發明一漢字被女性痛罵3年,如今這個字被國人廣泛使用
    當時劉半農已經發表了《我之文學改良觀》等文章,對文學革命從形式到內容都提出了見解,反響強烈,並且時任北大校長的蔡元培覺得劉半農是個人才,便破格將其聘為了北大預科國文教授。彼時劉半農說要用「她」來代替女性第三人稱,難道不是搞歧視、男女對立?劉半農苦笑,自己還真不是搞特殊,但劉半農並沒有被罵退縮,反而覺得更應該推廣「她」字,1920年,劉半農在英國倫敦大學留學期間創作出了詩歌《教我如何不想她》,詩名開始是叫《情歌》,後改為了此名,這也是劉半農首次正式用到了「她」字。
  • 劉半農因「回歸熱」去世,其弟音樂家劉天華因猩紅熱去世
    諸多因素,使得劉半農的病逝,蒙上了一重悲涼的色彩。1935年5月,劉半農與其弟劉天華的棺木,一起安葬於香山玉皇頂。▍劉半農墓▍劉天華墓劉半農1891年出生於江蘇江陰,自幼聰慧過人,6歲能作對聯、詠詩。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發表《我之文學改良觀》等文章,同年夏,劉半農被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破格聘為北大預科國文教授,劉半農也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先鋒。1925年,劉半農獲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8月,在回國的海輪上,劉半農寫下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他在這首詩中首次使用「她」字。1935年2月19日是瑞典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的七十大壽。
  • ...當它成為他或者她的時候 ——評蔣純《驚天預言:智能的覺醒》
    當他將《智能的覺醒:驚天預言》送給我的時候,我突然覺得,他與我們既是同事,也是同行。當一字一句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在「同事同行」的前面加上三個字「優秀的」。 當然,我非常清醒,認為他是我們優秀的同事和同行,這只是我們單向度的一廂情願。和蔣純先生相比,我們永遠都是「跛腳鴨」,缺乏科技素養、科技知識和科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