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到北京旅行只能去一個地方,我想很多人都會堅定不移地選擇:故宮!在環遊中國的第68天,我也和夢裡的故宮在現實中相遇了。
來到前門時,我的前後左右都是寶,站在天安門廣場上,正前方是天安門,左邊是人民大會堂,右邊則是國家博物館,心中不禁會燃起自豪感,感覺自己的身上都在散發光芒。
穿過天安門城樓,就是故宮的午門,我也是從這裡開啟期待已久的故宮之旅。中國明清兩代的宮殿的歷史,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位置,這都讓故宮顯得尤為莊嚴。將目光從午門向裡移,腳步慢慢向前跨,走進紫禁城,歷史氣息撲面而來,如同穿越,時空悄悄發生變化。
沿著中軸移步,最先看到的便是故宮裡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即我們所熟知的金鑾殿,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場所。它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精華,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在藍天的映襯與陽光的照耀下,這裡從殿頂到漢白玉臺階都散發著令人讚嘆的光芒。
中和殿,故宮三大殿之一,位於太和殿之後。四角攢尖,平面為正方形,金磚鋪地的它是皇帝往太和殿大典前休息的地方。在作為遊人的我的眼裡,無論是寶頂,還是琉璃瓦與瑣窗,都足夠吸引人心。
保和殿,位於中和殿之後。看過兩個大殿之後,也許它的視覺震撼力便不那麼足夠了,但這依然不影響它以專屬的姿態和故事留住遊人。
故宮裡的一磚一瓦都有屬於自己歲月的故事,若是想把每一處都看足了,大概是不可能的。行走在這座長方形城池裡,時光似是飛逝,想發現更多美的我走到了東西兩邊的宮殿。
紅牆黃瓦,金碧輝煌,讓今人流連。當跨過一道道門,發現牆外依然是牆是,我仿佛可以真切地體會到古人的心情,也似乎能看見這裡曾經發生的歷史故事。
前段時間電視劇《延禧攻略》大火,當中的延禧宮也成了眾多劇迷必到的打卡地。我也在無意中走到了這裡。和劇中的樣貌不同,現實中的延禧宮其實曾經是一座西洋建築,還經常著火,於是被停工了,成了不被重視的「爛尾樓」,據說還是北京最古老的爛尾樓,這也讓很多人大呼:反差太大了!
常看歷史劇的人,相必對坤寧宮也都不陌生,都知道是「老佛爺」住的地方。我穿梭在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這後三宮時,常常會忘了到底哪裡走過了,哪裡還沒有走,這也讓我更加好奇舊時宮人們謎一般的宮廷生活。
御花園,帝後和妃嬪們吟詩作對,賞花賞月的地方。現今看來,園裡依然處處是美景,設計精巧的亭子,盛開的花朵,古老的大樹……讓我甚至欣喜。
故宮的美,是道不完,也訴不盡的了。只有親子到了這座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的宮殿裡,才能明白,到底是什麼讓它自古至今都魅力非凡,輝煌無比!
本文作者:雅倫,一個愛旅行的海島女孩兒,喜歡記錄沿途風光、風土人情,探尋特色的美食。關注我,一起在旅程中遇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