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的山路,我們一起走

2020-12-22 瀟湘晨報

漫漫的山路,在中山澗鎮九年制學校李天明老師看來,那分明就是山裡孩子們通往理想的坎途。 2012年初秋,蕎麥花香正在南山的溝峁間流淌。乍一聽起來,這儼然充滿著詩情畫意,若是我們真正置身其中的時候,或許會有另外一番感觸。這一年,李天明老師從大學本科畢業,帶著幾件簡單的行李走進了這所坐落在山坳裡的九年制學校,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 鄉村的教學生活,是寧靜而繁瑣的。幾年之後,他憑藉自己過硬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成為了校黨支部書記。當教育扶貧工作推進以來,作為黨員的他,在工作和生活裡,顯然多了一份任務,多了一份責任,自然也多了一份付出。 除了負責協調推進全校的教育扶貧工作而外,李天明老師同樣也是教體系統結對幫扶貧困學生教師隊伍中的一員。他的幫扶對象是校內的劉**同學,這個學生出生於一個特殊的家庭,父母均為智障人士,生活起居全靠年邁的奶奶照顧。 李天明老師第一次到訪劉**同學家的時候,他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個一貧如洗的家庭,破敗的院落,炕頭單薄的被褥,牆角殘損的家具,僅此而已。一家人的生活,也只是能夠勉強維持溫飽而已。眼前的一切,如同一根針扎在他心上,隱隱作痛。也正是從那一次家訪開始,他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這個掙扎在困境裡的孩子! 或是因家庭環境所致,眼前的這個孩子性格內向,語言極少,不善與人交流。在學校的日子裡,沒有了奶奶的陪伴,劉**同學會獨自坐在教室的角落裡發呆,會一個人抱著飯盒去食堂就餐,會一個人在操場邊上看書,總是顯得那麼形單影隻。打開他的心扉,就成了李天明老師的首要幫扶任務。 有一次,劉**同學意外小腿受傷,李天明老師帶著他去醫院看病。無論是在去往醫院的路上,還是在醫院治療的時候,這個孱弱的孩子竟然表現得極其鎮定。在治療結束返校的路上,李天明老師看著他的樣子,又想到了自己的孩子,心中不覺有些傷感:同樣是孩子,他卻得不到本該有的父愛和母愛,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彌補他的這種缺失呢?唯有盡我所能去照顧他,減少他內心的陰霾和本不該承受的苦痛。 有時候,李天明老師會產生一種錯覺,覺得他就是自己的孩子,心裡時時刻刻惦念著他,想著他今天飯吃飽沒,衣服穿得厚不厚。前些日子,劉**同學生病了,小腿受傷,李天明老師帶著他去醫院看病,看著劉**的樣子,再想想自己的孩子,心中不覺有些傷感。幫扶,在於點滴的付出,更在於長久的堅持。在天氣暖和的時候還好一些,身邊總會有好心人送給劉**同學一些舊衣服穿。可是到了冬天,別的孩子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而他身上只有薄薄的單衣,兩隻手和臉凍得發紅。每到冬天,李天明老師就把自己家孩子的衣服給他拿來穿,或者直接到童裝店去買,腳上的鞋也是如此。周五回家的時候,也會幫他把被子帶回家,勤洗被套床單,並且為他換上厚被子。 由於家裡條件受限,不遠不近的上學路便成了擺在劉**同學眼前的最大難題。雖然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從周一到周五可以住在學校,但是周五怎麼回家?周日怎麼返校?年邁的奶奶,沒有任何辦法可以把他送到學校。步行,對一個年紀小小的孩子來說,顯然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難。幫扶,就從如何解決劉**同學從家裡到學校的交通問題開始。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讓扶貧的政策打通最後一裡路,李天明老師毅然決定,每周五放學先把劉**同學送回家,然後他自己再回家;等到周日的時候,在返校上班前先去劉**家裡把他接上,再一起到校! 接送劉**同學上下學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許諾,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劉**同學家到學校的距離大約30多公裡,道路狹窄且崎嶇難走,一邊是山,另一邊是深溝,在這條道路上行走,經常會面臨跌入深溝的危險,但是李天明老師對劉**同學的幫扶也從未停止過。幸運總是眷戀著那些無私的人們,在接送劉**同學那條羊腸小道上,李老師不知經歷了多少驚險的瞬間。一次李老師在送劉**同學回家途中,上坡行至一彎道處,驚險的一幕發生發了,迎面突然出現一輛油罐車,毫無準備的李老師急忙將車靠邊停好,才避免了了一場事故的發生,李老師的車也差點掉進邊溝。時至今日,李老師對此事還心有餘悸。要是那次出了車禍,傷著劉**同學,他該如何向劉**同學的奶奶及親人交代。但是,每當看到劉**同學寒酸的家庭和他奶奶那雙望子成龍的雙眼,李老師又不忍心放棄這個寒門學子,也更堅定了一如既往接送劉**同學上下學決心…… 時光如梭,轉眼已經快有兩年多時間了,每周必走的那條通向劉**同學家和學校的路,李天明老師自己也記不清走過了多少個來回。但是,那條路什麼地方轉彎,什麼地方上下坡,什麼地方長著幾棵什麼樣的樹,他卻是記得清清楚楚。 漫漫的山路上,李天明老師和劉**同學總是形影相隨,成了一道最美的風景。正如李天明老師常說的那樣:「我深知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願意將自己有限的力量全部使出來,讓他的童年裡也有一些溫暖的底色,讓他的世界裡,也能看見燦爛的天空。」

【來源:靖邊縣中山澗鎮九年制學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楊萬裡最有意思的一首詩,山路迢迢無盡,正如漫漫人生
    而這首《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就是,楊萬裡最有意思的一首詩,山路迢迢無盡,正如漫漫人生。山路迢迢無盡這是一首非常有內涵的古詩,看似通篇都在寫層巒疊嶂,無窮無盡的山勢。但實際上卻是在暗喻,他那跌宕起伏的人生道路,與歷經浮沉的心酸境遇。
  • 《一程山路》陪你看盡人生花開花落,說不盡道不出的是我們的故事
    《一程山路》陪你看盡人生花開花落,說不盡道不出的是我們的故事一路山程,一段心境,感同身受,一個人走在煙雨中的江南小鎮,旁邊是緩緩前行的輕舟,就像蘇軾筆下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滋味。不知過了多久,一路披荊斬棘,來到了大山深處。
  • 山路蜿蜒
    我現在也走在山路上,向最深處走。  最深的地方曾經是我最熟悉的地方,而現在或許是最簡單的地方:一棵樹,一座墳。不,更簡單,一棵枯樹,一座荒墳。  2  我提到了樹和墳,我也應該提到我的外公,那座墳是他的。  外公在我們這裡稱姥爺,這不值得提,可在早早失去了爺爺的背景下,姥爺便也成了最大的依託。
  • 放學走山路回家遭殘害 花季少女凋謝在黑森林(圖)
    據居民說,傍晚6點之後,就沒有多少人走了。  除了這條路,小安上學放學還有另外一條路可走。可是那要花一塊錢的車費。就是為了省下這一塊錢,這條偏僻的山路就成了她每天上學放學唯一的路。  不祥之兆此前曾經出現過。去年,小安曾在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我一個人走在山路上,天色已經很晚,再過半個鐘頭,天就要黑了。
  • 保康:奔波在山路上的「英語走教」
    5年來,阮班瓊克服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等困難,風雨無阻地穿行於全鎮5所鄉村小學之間,每天一個來回,每周要往返150多公裡的山路。寺坪鎮中心學校曾經讓阮班瓊回到鎮中心學校教書,結束支教生涯,但阮班瓊已經對5所走教學校的師生有了深厚感情,他說雖然很辛苦,但為了農村邊遠地區的學生能學到英語、享受公平的教育,他願意把汗水繼續灑在這條充滿希望的路上。
  • 開國元勳的尋書故事:毛澤東曾走30裡山路借書
    核心提示:  在10月15日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自己的尋書故事:走30裡地,向另一位知青借《浮士德》,看完之後,再走30裡地送回去。  在資源匱乏的年代,開國元勳也都有找書借書的經歷,讓我們一起分享那一個個尋書的故事。  「幾十裡山路,換來棠佳閣的藏書,真是太值了」  毛澤東年幼時酷愛讀書,14歲的時候,他已經把家鄉韶山能借到的書都讀過了。一天,毛澤東正在地裡幹活,有個過路人來找水喝,隨口說棠佳閣的藏書很多。毛澤東一聽,忙問棠佳閣有多遠。  過路人說:「遠著哪!
  • 東極仙谷自然風景區「山路走著走著就斷了」
    「景觀亭塌了,地板道路溼滑,還走著走著就斷了……」最近,本報接到多名遊客反映,稱位於密雲區新城子鎮的東極仙谷自然風景區內存在木質涼亭坍塌,標識牌破損且字跡模糊難辨認,以及石板路面溼滑且道路多處坍塌等問題。最近,記者趕至實地探訪。
  • 漫漫人生路我們慢慢走
    人生路漫漫,有好多個時間段,從我們孩提時期,有爸爸媽媽的呵護,每天玩開心了就是最大的任務,大一點啦,到兒童時期,那個時候就想什麼時候可以長大,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無拘無束沒人管,想幹嘛就幹嘛。我是老大,我說的算!
  • 小說《山路》:一對父子關於走什麼路的對話,啟發教育意義重大
    但魚兒知道,每個人最後都要登上一座山,在不同的高度選一條山路,找到自己的歸宿。若是當時能走那條山路,現在咱們還用愁些什麼。」從指縫滲出的淚水越來越多,父親的聲音也哽咽了。魚兒之前從未見過父親哭,看到父親哭了,魚兒的眼神也茫然起來。
  • 走山路上學的「冰花男孩」,如今已辨認不出,洗衣做飯樣樣在行!
    走9裡山路上學的「冰花男孩」,如今變化太大,建了新房住了新家!在網絡上走紅的人太多了,每年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人火爆網絡,但是有一個人卻很特殊,他的火爆,讓我們帶有一絲絲的心痛。這個男孩叫做小滿,這張照片很快走紅網絡,瘦小的身體穿著單薄的衣服,徒步走9公裡的山路趕到學校參加期末考試,在寒冷的冬季,偏僻的山區裡前行1個多小時,不僅僅手腳凍僵了,就連頭髮都變成了「雪花狀」,可見天氣是有多冷。
  • 考研路漫漫|「我們的徵程是星辰大海」
    初到大學時,雖懵懵懂懂,但王曉彤有著一顆炙熱的心,想去學習更多知識、認識更多朋友,還夢想著和好姐妹擁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基於對宣傳工作的熱愛,在大一時她就加入了「河南師範大學大學生通訊社」,從事校園新聞採編的工作,後來還開始負責學院的宣傳工作和記者團的籌建。
  • 自駕遊要注意,老司機教你如何走山路,達到平又穩的效果
    我們在外出遊玩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段山路,但現在的車自動檔居多,許多新手司機習慣性地從不換檔,那麼如果路況複雜,就比較危險了。自動檔不僅有D一個行車檔,還要配合其他駕駛技巧。老司機就教你如何安全行車、走山路。
  • 2年前,走9裡山路上學的「冰花男孩」,如今變化太大,誤入歧途了?
    2018年1月在網絡上爆火的一個視頻,讓我們認識了這個名叫王福滿的小男孩。 小滿是雲南山區的一位留守兒童, 與自己的奶奶和姐姐在家鄉的老房子中相依為命,每天需要早起走9裡的山路去上學。2018年1月的一天早晨,氣溫只有零下9度,小滿穿著一件十分單薄的衣服,花了一個小時走9公裡的山路趕往學校,參加期末考試。
  • 還記得那個走4.5公裡山路上學的「冰花男孩」嗎?如今現狀如何?
    平凡的我們早已對這種生活見怪不怪,可是又有幾個人會想過,就是這樣我們嫌棄並拼命想要掙脫的生活,在他人眼裡都是一種奢求。大家可還曾記得那個走4.5公裡山路上學的「冰花男孩」?現在他又過得怎麼樣呢?一、一張照片爆紅網絡,感動無數網友2018年1月9日,一張一個小男孩頭頂雪白的冰花、站在教室裡的照片出現在了網絡上,並引起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 這裡的山路十八彎
    這裡的山路十八彎,這裡的水路九連環;這裡的山歌排對排,這裡的山歌串對串。正如這首《山路十八彎》所唱的那樣,山路總是彎彎曲曲的,就好像河流似的,而在山路上修建的公路也是如此。那麼,這問題就來了,盤山公路為什麼要修得這麼繞呢?修成直線的不好嗎?
  • 歲月的山路‖沿著歲月的臺階拾級而上,是我們再也無法返程的人生
    歲月的山路‖沿著歲月的臺階拾級而上,是我們再也無法返程的人生 歲月的山路 卻顧所來徑 往事荒草叢生 故人不見蹤影
  • 大山裡的彎彎山路
    02今年春節在四川過年,太太對我說我們去河對面高山上玩吧,河對面的高山比太太家的山還要高。我帶上太太、娃娃們開車出發了。跨過河,開始爬山。越爬越高,路越來越險。山路很窄,根本錯不開車,拐彎處你根本看不到對面是否有來車,被山擋住了,我只能不停鳴喇叭,慢慢駛過。
  • 女教師堅守鄉村34年 每天走16公裡山路上課(圖)
    鍾沱小學地處酉陽縣城後山的一個山坳裡,從縣城到學校要翻兩個山頭,走8公裡的崎嶇山路。  學校有15間教室,現在只剩兩間教室還「活著」,還能聽到朗朗讀書聲。  3月27日,記者來到這座山村小學,準備體驗教師吳玉淑的平凡和艱辛。她從18歲走進這座大山開始,再也沒離開過,每天來回走16公裡的山路,她已走了34年。
  • 廣東叢林孤島村:上有滾石,下有深淵,村民不敢走山路怕無人救
    萬一發生山路塌方,這10個位於深山裡的自然村村民怎麼辦?每次暴雨過後,第二天一大早,張汝球就和村幹部林計有一起上山巡訪,到山區的村裡走訪,及時了解情況。(張汝球與村幹部林計有徒步山路走訪村民)從地圖上看,駱坑村距離河洞村委,僅相隔9公裡,卻因道路不通而寸步難行。從村委出發,沿218鄉道南下,開車抵達河洞橋頭村時就會遇到「斷頭路」。
  • 每天走9裡山路上學,如今變化大到不敢認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送東陽馬生序》這篇文言文,主人公對知識的渴求非常強烈,即便條件艱苦,也絲毫不敢懈怠。天氣寒冷,連硯臺裡面的墨汁都結冰了,手指被凍得不能彎曲,但絲毫不敢懈怠。抄寫完畢後,便跑著去還書,不敢超過約定的期限。環境艱苦不算什麼,只要能學習知識,什麼困難都能克服。